题 库 微 信 搜 索
临床技能
科目
临床技能 外科技能 中医临床
病例病案 影像与技术 综合信息
辅助检查 护理技能 医学论文
 医学全在线 > 临床技能 > 护理技能 > 专科护理 > 正文
前列腺摘除术后的管道护理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9/4 字体: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当组织增生严重压迫尿道而出现明显症状时,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保持尿液引流通畅,是预防术后出血或感染发生的关键。

  我科采用的手术方式主要以耻骨上经膀胱行前列腺摘除术为主。该手术术后3天内病人通常带有三根管,即耻骨后负压引流管、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及导尿管。

  耻骨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耻骨后负压引流管主要是采用经消毒、灭菌的一次性负压引流球放置在耻骨后的方式进行引流,以防止漏尿及瘀血积于耻骨后。

  (1)必须始终保持负压球为负压状态,翻身时保持负压引流球随体位移动,防止管道脱出;(2)认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准确记录引流液量;(3)经常观察衔接处有无松动,挤压管道观察有无阻塞,保持负压引流通畅。

  耻骨上膀胱造瘘管的护理

  此管可作为膀胱减压用,减轻伤口张力以促进伤口愈合以及用于术后膀胱对位冲洗。

  (1)首先应保持其引流通畅及避免污染。在进行膀胱对位冲洗时通常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速度根据引流管内液体的颜色而定。当引流液呈暗红或浅红色时应放慢冲洗速度,但必须时刻保持引流冲洗通畅,及时添加冲洗液,防止液体滴空,添加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冲洗过程中随时观察冲洗引流液颜色、性状、液量,并且准确记录。(2)如出现冲洗引流不畅时,可用一次性(60ml)大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适当加压冲洗、回抽,反复多次进行,直到通畅;若经反复加压冲洗、回抽仍未通畅时,应检查造瘘管是否由膀胱造瘘口处脱出,如系造瘘管脱出膀胱,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导尿管的护理

  此管主要用来控制出血、引流尿液及进行膀胱对位冲洗。

  (1)术后常利用三腔导尿管来压迫止血,方式:将15~20ml蒸馏水注入球囊内,此水球被放置在前列腺窝的上方,导尿管固定在大腿内侧,开始需稍加牵引,以防导尿管滑入膀胱内,同时应告知病人该导尿管固定牵引的重要性,自己不可随意自行松开,固定导尿管一侧的大腿应尽量保持伸直,以免影响牵引效果。另外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牵扯此管。

  (2)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及避免污染。导尿管一旦阻塞会造成疼痛。因此当病人主诉疼痛时应详细检查导尿管及引流液情况,触摸下腹部是否有膨胀现象。有膀胱膨胀时,应立即冲洗导尿管除去阻塞物。通常引流不畅的原因有血块堵塞、导尿管脱出等。因此,若出现引流液的量少于冲洗液量时应及时检查尿管的位置,挤压尿管,保持通畅。鼓励病人摄取足够水分,稀释尿液以减少感染及导尿管阻塞机会。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并准确记录。

  通常术后第四天尿液会变成琥珀色或粉红色,若出现青绿色,可能为绿脓杆菌感染的征象。

  (4)保持尿道外口清洁干净

  术后,病人大多会有少许渗液流出,应每天2次用生理盐水擦洗尿道外口及尿道外口附近的导尿管,并涂抗生素软膏以防发生尿路感染

  病人体位

  术后病人下腹部有三根引流管,待病人清醒及血压平稳后应采取半卧位,抬高下肢以利引流。翻身时各引流管应随体位而移动,防止脱出、扭曲、受压。翻身后应固定好并确保各引流管的通畅。

  拔管的护理

  术后一般5~7天可拔除导尿管及膀胱造瘘管。负压引流球一般在术后72小时即可拔出。

  (1)通常先拔导尿管,造瘘管末端用无菌纱布包裹夹紧,保持造瘘口及周围清洁干净,每天更换局部敷料。

  (2)每天必须定时开放造瘘管以逐步锻炼膀胱排尿反射。

  (3)鼓励病人多饮水自行排尿。待病人能自行正常排尿后即可拔除造瘘管。但在未拔期间应告知病人不要过度牵拉造瘘管,每天观察病人的排尿量,观察造瘘口周围的皮肤。

相关文章
口腔科病历(口腔科病历的规范书写补充)
妙用一次性针帽
神经外科病人行腰穿持续外引流的护理
病人的清洁、舒适与安全护理
静脉输液法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