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冠心病可分为哪几种临床类型?
1.基本类型 冠心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6种基本类型;①急性冠心病。②猝死(原发性心脏停顿)。②心绞痛。④心力硬竭。⑤心肌梗塞。⑧心律失常。
2.WHO分型 1979年WHO的国际心
脏联合会拟定的分类法,将冠心病分为5种类型。
(1)原发性心脏停顿 又:称猝死。指突然发生的心脏停止跳动,多由于心脏电活动不稳定所引起,且无其他疾病依据。未使用心肺复苏或使用后无效。可有或无冠心病史。
(2)心绞痛
(3)心肌梗塞
(4)冠心病的心力衰竭 可以是AMl或陈旧性心校引起,也可由于心绞痛或心律失
常引起。如无心梗依据,并排除其他疾病,可假设为冠心痛所引起。
5)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为冠心病唯一症状。如冠脉造影异常,诊断可明确。否则,
冠心病诊断是假设性的。
3.其他常出现的名词 除上述WHO分型外,在临床上常出现下列概念:
(1)隐性冠心病 指一些无临床症状,但静息或负荷状态下心电图有缺血性变化或同时有持续高脂血症的患者。提出隐性冠心病概念,是为了早期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可采取有效措施,延迟和逆转冠脉上轻微动脉粥祥硬化病变。
(2)心肌硬化(cardiac sclerosis) 是由于冠状动脉粥祥硬化造成广泛心肌长期缺血以致营养障碍或反复小灶性心肌梗塞所引起,导致心肌细胞减少,纤维组织增生。临床上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
(3)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srdiomyopathy) 是由于在冠心病基础上,长期前后负荷增高引起,心脏增大。诊断依据为:①明确的冠心病诊断。⑨心脏增大,以左室增大为主。⑧临床上有心力衰竭(主要是左心衰竭)表现。
3. 心绞痛的分型诊断有哪些?
(一)劳累性心绞痛 其特点是疼痛由体力劳累、情绪激动或其它足以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休息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后迅速消失。包括:
1.稳定型心绞痛: 最常见,指劳累性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在1—3个月内并无改变,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累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性质和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相仿(3—5min),用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疗效。
2。初发型心绞痛: 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间末到1个月。有过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已数月不发生疼痛,现再次发生时间末到1个月也可列入本型。
3。恶化型心绞痛: 原为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率、程度、时限、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可发展为心肌梗塞或淬死,亦可逐渐恢复为稳定型。
(二)自发性心绞痛 其特点为疼痛发生与体力或脑力活动引起心肌需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冠脉血流贮备量减少有关。疼痛程度较重,时限较长,不易为含用硝酸甘油所缓解。包括:
1.卧位型心绞痛:休息或熟睡时发生,常在半夜、偶在午睡或休息时发作,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可能与做梦、夜间血压降低或发生末被察觉的左心室衰竭,以致狭窄的冠状动脉远端心肌灌注不足有关。因平卧时静脉回流增加,心脏工作量和需氧量增加所引起者,有人认为是重度劳累性心绞痛的表现。本型也可发展为心肌梗塞或卒死。
2.变异型心绞痛: 临床表现与卧位型心绞痛相似,但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的ST段抬高,与之相对应的导联则ST段可压低。为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病人迟早会发生心肌梗塞。
3.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亦称中间综合征。疼痛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历时较长,达30min到1h或以上,但无心肌梗塞的客观证据,常为心肌梗塞的前奏。
4.梗塞后心绞痛: 是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一个月内又出现的心绞痛。由于供血的冠状动脉阻塞,发生心肌梗塞,但心肌尚未完全坏死,一部分未坏死的心肌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又发生疼痛,随时有再发生梗塞的可能。
(三)混合性心绞痛 其特点是病人既在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发生心绞痛,亦可在心肌需氧量无明显增加时发生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狭窄使冠脉血流贮备量减少,而这一血流贮备量的减少又不固定,经常波动性地发生进一步减少所致。
近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被认为是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之间的中间状态。它包括了除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外的上述所有类型的心绞痛,还包括冠脉成形术后心绞痛、冠脉旁路术后心绞痛等新近提出的心绞痛类型。此外,恶化型心绞痛和各型自发性心绞痛又被称为“梗塞前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