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高级职称
资讯
报名时间 准 考 证 考试查分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职称论文
专业
普通外科 妇 产 科 普通内科
全科医学 儿 内 科 急诊医学
口腔医学 麻 醉 学 更多专业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高级职称 > 重庆 > 正文
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更新:2010/12/31 字体:


第五十二条运动医学专业
(一)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从事运动创伤专业者
a.基本理论知识
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b.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如:神经科、骨科、外科、影像诊断、肌电图等)的理论知识,并能用其正确解决本专业的相关问题。
c.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从事医务监督专业者
a.基本理论知识
系统掌握临床运动医学、运动卫生保健等基础知识;熟悉运动所致的生理、生化、病理生理的变化;掌握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基本知识。
b.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内科、传染病、诊断学(动态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核医学技术、CT、MRI等)、急诊医学等有关知识。
c.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3)从事运动营养专业者
a.基本理论知识
系统掌握运动营养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技能。熟悉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卫生保健、运动训练等基本知识。
b.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本专业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c.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及工作量:
(a)从事运动创伤专业者: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熟练正确地处理各项运动创伤,解决复杂的疑难病例至少60例;手术水平:能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的或疑难的精细手术(如膝关节联合损伤)至少50例;针对体育训练中出现的创伤问题,能提出有效的预防指导意见和措施。
(b)从事医务监督专业者:
能熟练正确地解决运动性疾病和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至少100例;掌握运动机能试验的方法和评定,至少完成50例次。能对病后训练及比赛提出建议,至少完成50例次;能指导运动者和慢性病患者进行科学锻炼,能对个人卫生、运动卫生、场地卫生、自我检查进行具体指导,并能解决较疑难的问题,至少完成50例;指导组织运动比赛医学服务至少3次,熟悉有关兴奋剂(D0ping)的规定;指导运动员选才工作至少30例;能提出1~2种有效的消除疲劳的方法或综合方案。
(c)从事运动营养专业者:
能熟练地进行有关运动员营养状况评定,解决常见运动营养问题的诊断、处理和防治,至少50例次;能指导解决与运动营养有关的疾病(如:贫血、骨质疏松症、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硬化、肥胖、糖尿病、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及中毒、脱水、热病、低血糖等)的诊断与防治问题;指导有关膳食调查(包括营养计算、生化检测和营养缺乏或中毒的临床体征检查和营养平衡的技能)至少50例次;指导运用新的有效、合法和无副作用的营养措施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和训练效果,并加速其运动后的体力恢复,至少50例次;能提出并指导开展有关运动营养方面的新措施和新的检测技术,对在无手术条件的单位工作者和从事通科运动医学专业者可免除手术操作的要求,但须了解相应的手术理论知识及运动医学3个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诊治手段。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二)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精通运动创伤、医务监督、营养各自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本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见解。
(2)相关理论知识
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及前沿知识的进展、技能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与法规。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及工作量:
(a)对所从事专业伤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有较高的造诣;能熟练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
伤病和重大技术问题;能正确组织指导抢救本专业的危重病人;有较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做高难度的手术,完成疑难手术及会诊分别不少于50例。
(b)有组织领导本专业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能力。
(c)具备院外会诊能力。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第五十三条康复医学专业
(一)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康复医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医用物理学、物理疗法学(含运动疗法学)、电诊断学、运动功能评定、针灸学、按摩学、社区康复学;掌握肌电图、诱发电位、运动力学、中医推拿学、作业治疗学、言语矫治学、心理评定与治疗学、残疾学、职业康复学、以及康复医学工程学的基本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a.掌握外科学、骨科学、神经病学、内科学、老年病学等临床学科中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与知识。b.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检验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心肺功能检查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c.了解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如:分子生物学、中医中药学)。
d.熟悉本专业治疗、评定设备的结构与原理。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熟练、正确地处理较复杂、疑难病症,如复杂的颈腰椎病、复杂骨关节损伤、严重手外伤、大面积烧伤、重症脑卒中、闭合性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瘫、冠心病及心脏术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截肢后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等。熟练掌握某些较复杂技术,如肌电图、诱发电位、等速肌力评定与训练、步态分析、心肺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各种神经生理疗法、功能性电刺激、作业疗法、认知功能评定与训练、言语矫治、心理评定与治疗、假肢、矫形器等。能独立承担院内会诊,能指导下级医师处理本专业较复杂、疑难病例。在有病房的单位,至少担任2次病房主治医师工作,每次至少4个月,承担二线值班。有一定的病房与门诊工作的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诊治本专业病人至少100个完整病例,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二)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具备所规定的本专业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并在本专业领域有独到见解。
(2)相关理论知识
在达到所规定的本专业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进展。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从事本专业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本专业临床医疗工作中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正确熟练地解决本专业的疑难、复杂病症和重大技术问题,能承担院内外复杂疑难、病症的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本专业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诊治本专业病人至少60个完整病例,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第五十四条核医学专业
(一)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核医学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核物理、核化学基础;熟练掌握放射性药物、核医学仪器、电子计算机在核医学中的应用;掌握放射防护技术;掌握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原理、检查法及临床应用、体外放射配体结合分析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2)相关理论知识
a.熟练掌握外科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儿科学、影像诊断学、统计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中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b.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规范、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和技术工作经验,独立承担院内会诊,并指导下级医师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的问题,有一定的科室及实验室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在掌握核医学操作技术,核医学仪器的使用及常规放射性药物制备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关节系统、血液与淋巴系统、肿瘤及炎症的核医学检查及治疗规程。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200例,其诊断符合率、治愈或有效率等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低年主治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住院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二)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具备所规定的核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在达到所规定的核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进展。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从事核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0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技术工作经验,能正确熟练地解决本专业的疑难、复杂病症和重大技术问题,能承担院内外复杂疑难病症的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在熟练掌握各系统核医学检查和治疗规程的基础上,在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专长。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例不少于20%,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山西省人事厅《关于做好2008年度全省专业技
 四川省达州市关于做好2011年度营养与食品卫
 2013江苏省卫生高级职称计算机考试和职称外
 2011年甘肃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专业组答辩安
 2012年河南省消化内科专业医学高级专业技术
 2013年宁夏人事考试网高级卫生职称评审结果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