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高级职称
资讯
报名时间 准 考 证 考试查分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职称论文
专业
普通外科 妇 产 科 普通内科
全科医学 儿 内 科 急诊医学
口腔医学 麻 醉 学 更多专业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高级职称 > 重庆 > 正文
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更新:2010/12/31 字体:


第三十四条计划生育专业
(一)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计划生育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包括解剖学、组胚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妇产学、男性学等;对生殖生理学、生殖内分泌学、计划生育学应有更深入地了解;熟练掌握计划生育专业诊疗技术的机理和各种常见手术及并发症的有关理论与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医学遗传学、优生学、医学心理、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医学检验学、影像诊断学(超声、放射)、细胞诊断学等学科中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深入了解分子生物学、人口学、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等。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方向;能将新技术、新理论应用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践和科学研究。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5年期间,平均每年参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基层服务)不少于40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的主治医师,有在妇产科或外科(泌尿科)有关专业进修或工作不少于2年的经历。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正确、熟练地完成计划生育的各项技术服务工作,并能正确、熟练地诊治节育手术并发症和有关的危重疑难急症;能承担会诊;能指导下级医师解决计划生育常见的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治和手术问题;能承担计划生育的指导与咨询工作;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中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对本地区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能圆满完成计划生育专业较大或较复杂手术,如高危妊娠中止术、输卵管或输精管吻合术等,能处理计划生育手术中合并症,5年中作为术者或第一助手不少于500次;掌握与计划生育有关的B型超声波检查、腹腔镜手术等技术。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医疗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工作的能力,有带过两名医师的经历;能主持病例讨论;每年在专业培训班授课至少两次。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二)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具备所规定的计划生育专业副主任医师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并有独到的见解。
(2)相关理论知识
在达到所规定的计划生育专业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应深入了解与其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新理论应用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践和科学研究。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时间不少于35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正确、熟练地组织和指导对专科危重病人抢救和治疗;能解决疑难复杂病症的诊治及重大技术问题;能承担疑难复杂病症的会诊;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在担任副主任医师期间,承担或指导计划生育疑难危重病例诊治不少于300例;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材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计划生育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的设计、组织和总结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第三十五条儿科专业
(一)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掌握儿科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医学影像学,诊断学,临床检验学等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a.了解与儿科学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遗传学、围产医
学、儿童心理学、内分泌学等基础理论与知识。
b.了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学科的基础理
论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根据各医院条件,应包括独立管理儿科病房2~3年(包括ICU),门急诊1.5~2年。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独立诊断、治疗、抢救儿科重症及疑难病例,并指导下级医师解决儿科常见的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承担院内儿科会诊。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掌握儿科特殊诊断方法,如肾脏穿刺术、脑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术及消化内窥镜等技术,熟悉其正常指标及非正常值的临床意义。
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周主持医疗查房至少3次;每年诊治病儿不少于500例,其中比较疑难的病例不少于20%。诊断正确率及抢救成功率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二)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儿科副主任医师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上,系统掌握儿科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
技术知识,并有独到见解。
(2)相关理论知识
在儿科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与其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儿科,尤其是儿科某一亚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包括:查房、会诊、门诊、急诊、临床教学、培训讲课、指导研究生及临床科研等)不少于35周,其中参加本专业门诊及查房不少于40次。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儿科及儿科某一亚专业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独立处理复杂
疑难病症;能组织指导抢救及治疗危重病儿;能诊断治疗难度较大的病例;能承担院内外疑难复杂病例的会诊。对儿科的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领导、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儿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诊治病儿(包括会诊、查房、门急诊)不少于500例(不包括常规门诊量),其中疑难及危重病儿不少于30%。诊断正确率、抢救成功率及医疗技术在省内达到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但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第三十六条口腔专业
(一)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a.基础理论:掌握口腔颌面部解剖学、生理学、口腔组织www.med126.com病理学、口腔微生物学、口腔材料学、医学统计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b.临床医学理论:系统掌握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科学、口腔正畸科学
等专业理论知识。
c.技术理论和知识:较为熟悉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学、口腔生物力学、口腔材料学、充
填技术、根管治疗学、修复技工工艺学等技术理论和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较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如:内科学、普通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
学、耳鼻喉科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计算机应用等)。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和法
规。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口腔科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具有较丰富的口腔科常见疾病和一般疑难病临床诊断治疗经验。在本专业范围内,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或技能特长。能主持口腔科重危病人抢救与治疗。具备对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等复杂疾病治疗的能力。
掌握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治原则。具备复杂牙列缺损修复及疑难牙列缺失修复的能力。熟练掌握错颌形替牙期反颌、乳牙反颌正畸的治疗技能。基本掌握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及诊治原则,具备院内会诊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口腔科主治医师工作期间:①诊治口腔内科疾病不少于2500人次,其中包括:牙痛的鉴别诊断、急性牙槽脓肿的诊治、牙周炎和粘膜病的系统治疗;②诊治口腔颌面科疾病不少于2000人次,并独立完成唇裂、颌骨囊肿、颌下腺切除等级别的手术及颈外动脉结扎术不少于400例;③熟练掌握各类冠、桩核修复体、固定桥、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总义齿等技术,完成上述各种修复件、临床工作不少于1500件;④完成错颌畸形的矫治工作不少于75人次。申报口腔科副主任医师资格者,可任选前述二项进行医疗工作情况评审与考核。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二)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a.基础理论:全面掌握口腔颌面部解剖学、口腔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微生物学、口腔材料学、医学统计学等基础理论。
b.临床医学理论:深入系统全面掌握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科学、口腔
正畸科学、口腔预防科学等专业理论,并能灵活运用于临床、科研与教学。
c.技术理论和知识:熟悉口腔材料学、口腔生物力学、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学、充填技术、治疗学、修复工艺学等。
(2)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相关专业理论和与本专业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
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医学生物工程、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等)。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根据具体工作及研究方向,较系统地掌握某些相关专业知识。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具有口腔科常见疾病和疑难疾病诊治经验,能解决复杂疑难病例的诊疗问题与技术问题,在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的造诣。具备对疑难的龋病及非龋牙体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等疾患诊治能力。对牙槽穿外科、口腔颌面肿瘤、外伤、感染等疾病诊治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相当于腮腺切除术级别的手术、颌骨切除术及植骨术等技能;具有处理口腔颌面部外伤、感染、出血等急诊救治的经验。对复杂牙列缺损的缺失修复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水平;掌握常见错颌畸形矫治原则及常用技术。掌握系统性疾病口腔表现的诊治技能。具有院内、外会诊的能力。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a)诊治上述口腔内科疾病不少于2500例次,其中复杂疑难病症
不少于20%,包括:猖獗龋的设计与治疗,重度磨损的诊治,根管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一般牙周手术与粘膜病的诊断。(b)诊治上述口腔颌面外科疾患不少于1750例次。完成相当于腮腺切除级别的手术,颌骨切除术及植骨术等不少于200例次。(c)完成各种修复体临床工作不少于1000件,其中复杂疑难修复体不少于20%。(d)完成错颌畸形的矫治不少于75例次。申报口腔科主任医师资格者,可任选前述二项进行医疗工作情况评审与考核。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山西省人事厅《关于做好2008年度全省专业技
 四川省达州市关于做好2011年度营养与食品卫
 2013江苏省卫生高级职称计算机考试和职称外
 2011年甘肃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专业组答辩安
 2012年河南省消化内科专业医学高级专业技术
 2013年宁夏人事考试网高级卫生职称评审结果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