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高级职称
资讯
报名时间 准 考 证 考试查分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职称论文
专业
普通外科 妇 产 科 普通内科
全科医学 儿 内 科 急诊医学
口腔医学 麻 醉 学 更多专业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高级职称 > 重庆 > 正文
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更新:2010/12/31 字体:


第四十六条病理学专业
(一)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a.熟练掌握病理学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包括病理解剖学、外科病理学、脱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生理学、超微病理学基础。
b.熟练掌握病理学专业常用专业技术原理及应用,包括常规组织切片染色原理、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原理、电镜标本制备原理、电镜在病理学中的应用、计算机及图像分析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2)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及妇产科学。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病理学专业工作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病理解剖与病理诊断工作不少于40周,如同时兼任病理工作与临床工作,则每年参加病理专业工作不少于25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疾病的病理学诊断、鉴别诊断(包括:尸体解剖诊断、冰冻切片诊断、细胞学诊断)等方面有较高造诣,能独立诊断较疑难病例,如诊断鉴别良恶性肿瘤、疑难病例的尸体解剖诊
断、死因分析等;各种病理学诊断不符合率不超过2%;对某些疾病的病理诊断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能较好地主持临床病理讨论会,包括尸检病例讨论和外检病例讨论的组织领导工作。担任主治医师期间,主持临床病理讨论会不少于2次。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具有熟练的病理学技术操作能力,掌握下列专科技术:尸体解剖、外检标本及细胞学标本处理,图像分析技术、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显微摄影技术等。担任病理主治医师工作期间,须参加外检及尸检病理工作,每年独立诊断病人不少于1000例。每年完成尸检2~5例。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病理切片诊断讨论会;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每年主持病理切片讨论会至少4次;有带教2名病理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二)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具备病理专业副主任医师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并在本专业某一领域有独到见解。
(2)相关理论知识
在达到病理专业副主任医师必备的水平的基础上,熟悉了解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病理学专业工作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病理学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尸体解剖及外科病理诊断工作不少于35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疾病病理诊断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具有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能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及重大技术问题,独立承担院内外疑难病例、复杂病例的会诊。每年主持临床病例讨论会至少2次。专业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病理学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完成病理诊断(包括会诊)至少1500例。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第四十七条医学影像专业
(一)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包括层面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对某一系统疾病病理学基础有进一步了解;掌握各系统x线诊断学或超声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诊断技术。从事x线诊断专业者应对下列某一领域疾病的影像学有较深入研究(如:神经放射学、心胸放射学、骨及关节放射学、腹部放射学、小儿放射学及介入放射学)。从事超声诊断学专业者对某一系统疾病有较深入研究(如:肝癌、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或介入超声对某一系统疾病的应用等)。了解磁共振成像(MRI)的原理及诊断原则。负责MRI诊断工作者必须经考核并取得上岗证书。
(2)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三级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如:神经内、外科,心、血管内、外
科,呼吸内、外科、肝胆外科等)。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不少于35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影像专业(包括x线、CT、及/或超声、MRI)能熟练掌握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介入放射学医师应熟悉有关的介入性诊疗技术。能承担院内会诊,并指导下级医师解决较复杂、疑难病症的影像诊断技术问题。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放射诊断专业:每年亲自诊断及签署x线诊断报告至少2000份;在有CT、MRI设备的医院工作者,每年亲自诊断及签署CT及/或MRI至少3000份。超声诊断专业:每年至少完成超声诊断2000份;诊断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定期主持病例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二)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具备所规定的医学影像专业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
在达到所规定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与其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不少于30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有很丰富的影像学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解决各系统疑难、复杂病例的影像诊断问题;从事探入性治疗专业的医师能解决一些疑难技术问题,如金属内支架的应用等。承担院内外疑难、复杂病例的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亲自诊断(包括参加会诊的病例)不少于500例,其中疑
难病例不少于20%,诊断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第四十八条传染病专业
(一)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本专业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必备的基础理论为:医用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病学、生理学及病理学等;临床医学理论为:病毒性病、细菌性病、三体(衣原体、支原www.med126.com体、螺旋体)病、真菌病、寄生虫病以及毒感染与肿瘤。必备的技术理论和知识为: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菌学和病毒学检查、单克隆抗体技术、传染病影像诊断学与内窥镜学等。
(2)相关理论知识。
a.掌握相关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如:流行病学、内科学、神经内科学、儿科学等)。
b.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如《传染病防治法》;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规范、技术
规程和规章制度。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包括病房和门诊)不少于40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本专业的危重病人,如:重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性休克、感染中毒性脑病、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及常见传染病危重型(包括暴发型流脑、重型乙脑、肺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重型流行性出血热、中毒型菌痢、重型霍乱等);能独立解决传染病的复杂疑难病例,如发热、黄疸、昏迷、腹泻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承担院内会诊。能指导下级医师解决常见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问题,有一定的病房、门诊医疗组织和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具有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传染病常用诊疗技术,如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胸腔及腹腔穿刺、腰椎穿刺及骨髓穿刺和呼吸器的操作等。每年诊治传染病患者不少于200例,初诊、确诊符合率不低于95%,治愈率、有效率及抢救成功率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3)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二)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传染病专业副主任医师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并在本专业领域有所专长。
(2)相关理论知识
在达到所规定的传染病专业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规范、技术规程。
(3)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其中参加专科门诊至少40次。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传染病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能熟练正确地组织、指导、救治本专业危重病人,能解决复杂疑难病例诊疗中的难题。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具有全面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每年诊治传染病人至少150例,其中疑难复杂病例不少于40%,治愈率、有效率和抢救成功
(2)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3)科研
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山西省人事厅《关于做好2008年度全省专业技
 四川省达州市关于做好2011年度营养与食品卫
 2013江苏省卫生高级职称计算机考试和职称外
 2011年甘肃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专业组答辩安
 2012年河南省消化内科专业医学高级专业技术
 2013年宁夏人事考试网高级卫生职称评审结果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