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高级职称
资讯
报名时间 准 考 证 考试查分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职称论文
专业
普通外科 妇 产 科 普通内科
全科医学 儿 内 科 急诊医学
口腔医学 麻 醉 学 更多专业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高级职称 > 考试题库 > 正文
2012年度广东省卫生高级主任药师职称普通内科专业考试训练题—糖尿病(二)
更新:2011/12/12 字体:

2012年度广东省卫生高级主任药师职称普通内科专业考试训练题—糖尿病(二)

第二章  糖尿病


【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史】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类型中也存在着异质性。总的来说,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一)l型糖尿病
绝大多数T1DM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某些外界因素作用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激活T淋巴细胞介导的一系列自身免疫反应,引起选择性胰岛β细胞破坏和功能衰竭,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行性加重,导致糖尿病。
1.多基因遗传因素  T1DM多基因遗传系统至少包括IDDM1/HLA、IDDM2/INS 5’ VNTR以及IDDM3~IDDM13和IDDM15等。其中IDDM 1和IDDM2分别构成T1DM遗传因素的42%和10%,IDDM 1为T1DM易感性的主效基因,其他为次效基因。www.med126.com
HLA是一种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由HLA复合体所编码。HLA复合体位于人类第6对染色体短臂,其功能基因可被分为三类:I类基因包括HLA-A、B、C等;Ⅱ类基因包括HLA-DR、DQ和DP等;Ⅲ类基因主要编码补体、肿瘤坏死因子(TNF)等。HLA-经典I类及Ⅱ类分子均为抗原递呈分子,可选择性结合抗原肽段,转移到细胞表面,被T淋巴细胞受体所识别,启动免疫应答反应。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IDDM1包含HLA区域与T1DM关联的一组连锁位点,主要是HLA-DRB1、DQA1和DQB1,它们的易感或保护效应强弱不等,IDDM1关联是HLA-DRB1、DQA1和DQB1的综合效应。由于HLA复合体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这些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构成一个单倍型(haplotype),在遗传过程中,HLA单倍型作为一个完整的遗传单位由亲代传给子代,更能反映与T1DM的关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报道的与T1DM易感性关联的单倍型不尽相同。
IDDM2/INS 5’ VNTR是T1DM第二位重要的基因,它是胰岛素基因(INS)旁5’调控区转录起始点前一可变数量的串联重复序列(5’VNTR)。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根据串联重复单位的数目可将VNTR分为I类、Ⅱ类及Ⅲ类等位基因。I类短VNTR与对T1DM的易感性有关,Ⅲ类长VNTR与对T1DM的保护性有关。认为后者的显性保护效应与其诱发自身免疫耐受有关。
T1DM存在着遗传异质性,遗传背景不同的亚型其病因及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2.环境因素
(1)病毒感染:据报道与T1DM有关的病毒包括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脑心肌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迅速、大量破坏β细胞或使细胞发生微细变化、数量逐渐减少。病毒感染还可损伤胰岛β细胞而暴露其抗原成分、启动自身免疫反应,这是病毒感染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医,,学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2)化学毒性物质和饮食因素: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动物模型以及灭鼠剂吡甲硝苯脲所造成的人类糖尿病可属于非自身免疫性胰岛β细胞破坏(急性损伤)或自身免疫性胰岛β细胞破坏(小剂量、慢性损伤)。母乳喂养期短或缺乏母乳喂养的儿童T1DM发病率增高,认为血清中存在的与牛乳制品有关的抗体可能参与β细胞破坏过程。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辽宁省2011年骨科专业医学高级职称考试押题
 2011安徽蚌埠内分泌专业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
 辽宁省2010年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破格评定人员
 2012年河南省医学高级职称普通外科学考试案
 2012年广西自治区钦州市医学技术高级专业职
 医学高级职称2013年河南口腔颌面外科考试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