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实施计划(2019-2021)》
甘卫基层发﹝2019﹞174号
为着力解决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培训人员重复、培训项目分散、培训质量不高、质量监管缺失等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培训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完善指标可量化、过程可追溯、质量可保证、成效可叠加的培训机制,紧紧围绕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中医适宜技术等重点服务内容,进行分层次、分年度、有计划、有步骤培训,用三年时间切实提升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县域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特制订本计划。
一、明确目标任务
(一)培训目标。经过三年时间,全省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工作形成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模式,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梯队建设和临床学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村卫生室常见多发疾病初级诊治,及常见急症早期抢救转诊等能力得到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下简称“基本公卫服务”)村级承担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实现小病不出村,发挥好基层医疗卫生保障“网底”职能;乡镇卫生院能够承担分级诊疗病种救治任务,基本公卫服务乡级承担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实现常见病不出乡,发挥好区域医疗卫生保障“承接”职能;县级医疗机构能够承担分级诊疗病种救治任务,危急重症抢救能力和疑难病转诊能力得到加强,县域就诊率达到分级诊疗要求,实现90%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大病不出县,发挥好区域医疗服务保障“龙头”职能。
(二)培训重点。村级能力提升培训以36个多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11种常见急症应急处置规范、临床基本用药管理规范、6类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应用、14项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及慢性“四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村级承担任务实施规范为主要内容(村级培训目录见附件1);乡级能力提升培训以乡级分级诊疗病种诊疗规范、超声放射检验等技术操作规范、9类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应用、14项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及慢性“四病”管理乡级承担任务实施规范、全科医生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乡级培训病种目录见附件2);县级能力提升培训以县级分级诊疗病种诊疗规范,麻醉、康复、呼吸、消化、心内、妇产、超声、精神、儿科等专科及各医院需加强的专科诊疗服务能力,5个县域医学中心(心电、影像、病理、检验、消毒供应)和5个医疗救治中心(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儿童救治、创伤)诊疗服务能力,及县级疾控机构慢病综合管理能力为主要内容。
(三)年度培训任务。各地要以2019、2020年培训任务为重点实施培训工作(见附件3),并于2021年对县乡村各级培训进行全面考核评估,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培训内容,切实提升培训成效、提高服务能力。省卫生健康委将以此为依据,在继续做好国家和省级延续性培训项目的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强弱固本”的原则筹集培训资金、设立培训项目、制定培训方案,确保“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90%常见多发疾病和部分大病不出县”的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四)培训项目规划。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包括年度内国家和省级下达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培训项目(2019年培训项目见附件4),省卫生健康委将根据中央和省级财政拨付情况,及年度重点培训任务,分年度下达2020年和2021年培训资金。
二、规范项目实施
(一)培训教材。各级各类培训项目应严格按照培训大纲组织实施,无配套教材的培训项目,由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统一制作,相关教材和课件内容要紧扣基层卫生工作重点,课程结构要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确保满足教学质量要求。
(二)培训方式。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以远程线上授课培训方式为主,可通过电脑PC端或手机APP端实时在线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依托国家培训信息系统,采取模块式教学及必修、选修相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与当地实践技能培训基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县级医疗机构相关中心、专科的业务骨干能力培养通过对口帮扶、专科联盟、医联体等渠道,以外派上委培的方式进行。其他培训项目均由市县统一选定培训基地(或承担培训任务单位),采取集中授课方式进行。
(三)培训师资。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和要求,整合建立师资团队,由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担任。各培训项目结束前,培训基地(或承担培训任务单位)要组织受训学员对培训师资授课能力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进行满意度评价,优秀等次人员要给予相应奖励,不合格等次暂停或取消师资资格。
三、强化组织管理
(一)建立培训项目联管机制。各市、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建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基层、疾控、妇幼、医政、科教等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能力提升培训项目领导小组”,制定本地具体实施方案并报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统一协调实施国家和省级各类培训项目,着力提高项目组织科学性和项目实施成效性。
(二)整合培训资源。市、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是基层能力培训项目的实施主体,要对各类培训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对目标人群相同,培训内容、培训方向接近的培训项目,可在师资遴选、课程安排等方面进行合并,提高项目集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对目标人群相同,培训内容、培训方向不同的培训项目,可在人员组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保证项目执行连贯性。培训基地(或承担培训任务单位)遴选工作,要根据辖区医疗机构、专业机构整体布局,及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条件要求进行综合考量,共享教学资源。整合国家和省级项目时,要以严格落实国家培训大纲要求及资金使用要求为前提。
(三)建立培训管理台账。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培训管理台账内容包括:参训人员姓名、身份证号、工作单位、执业资格、培训时间、理论考核成绩、跟踪考核成绩。线上培训相关信息从培训系统抓取统计,各县导出数据后定制成册并录入跟踪考核成绩。培训管理台账将作为培训项目过程监管、成效评价、资金审计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县级区域医学中心、医疗救治中心及薄弱学科等项目承建单位要参照上述要求,建立本单位外派培训人员管理台账并报县卫生健康局报备。
四、加强培训考核
(一)考核方式。所有国家和省级下达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必须严格落实“培训考核、跟踪考核”双考核机制。培训基地(或承担培训任务单位)完成培训课程后要统一组织培训考核,线下培训为闭卷考试,线上培训为在线考试。线下培训考核由培训基地(或承担培训任务单位)组织实施,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考核结果,省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抽查考核结果。线上培训考核由省卫生健康委在甘肃省基层卫生管理平台统一组织。通过培训考核人员在返回工作岗位3至6个月内,由县区对其培训成效进行跟踪考核,重点考核参训人员是否从事与培训内容相关的业务工作、做到人岗相宜;是否能够规范开展相关的技术服务、做到学以致用。跟踪考核要以培训前后医疗机构在基本医疗、基本公卫等方面相关重点能力评价指标为依据(医疗机构就诊人次、诊断准确率、县外转诊率、远程会诊使用率,可诊疗常见病、分级诊疗病种数,可诊疗重大疾病病种数,可开展检验检查技术项目和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及开展质量,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服务质量,慢性“四病”规范管理率等),对参训人员、医疗机构及行政区域的培训成效进行综合评估,跟踪考核结果录入培训管理台账。各地应对未通过考核人员统一组织补考。县级区域医学中心、医疗救治中心、县级薄弱学科等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外派参训人员的培训考核由培训医院具体负责,跟踪考核由派出医院统一组织实施。
(二)结果应用。乡村两级参训人员通过基本医疗、基本公卫、中医适宜技术等内容的培训考核和跟踪考核后,将发放培训合格证。培训考核结果与个人工作考核挂钩,考核期内(两年为一期)未取得培训合格证且补考未通过的参训乡、村医务人员,视为工作考核不合格,应责令暂停执业活动三至六个月并再次接受培训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后仍未通过培训考核的,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或乡村医生证书)。其他国家和省级培训项目参训人员考核结果,按照项目相关规定要求予以应用,并作为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基层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不担当、不作为以及挪用培训资金的地区和单位,要及时予以通报处理,情节严重的提请当地纪委进行追责、问责。
(三)成效评价。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培训成效评价纳入卫生健康各类考核的重点内容,以县、乡、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培训前、后的诊疗病种、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等为参考指标,对能力提升成效进行量化评估。2019年各地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和培训考核结果,也将作为省卫生健康委2020和2021年培训资金分配的依据。
五、加强资金监管
(一)规范使用资金。各地要结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提前做好资金使用计划,明确资金用途、款项支出、审批流程等具体事项,保障培训工作有序实施。培训资金不足或无资金支持的培训项目,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予以支持,努力达到培训目标。在确保国家和省级下达培训项目按期保质完成的基础上,可根据辖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需要增设培训项目。
(二)完善监管措施。市、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年度绩效目标切实加强培训资金使用监管。培训基地(或承担培训任务单位)要建立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细则和管理责任分工,严格按专项资金管理规定专款专用,严禁扣留、挪用等行为发生。
(三)加强财务审计。培训完毕后,培训基地(或承担培训任务单位)要及时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财务决算。市、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及时对其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财务审计,保障资金使用安全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六、靠实各级职责
(一)本实施计划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培训的工作总纲,由基层卫生健康处牵头,相关处室配合,明确工作分工,细化具体指标,加强对各地培训项目的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制度落实、培训成效等工作环节的动态监管。
(二)市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查找短板弱项,细化培训措施,严格按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抓好组织管理、培训考核、资金监管等重点环节,提高培训质量和成效。
(三)承担具体培训任务的医疗卫生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培训日程和制度,加强培训人员管理,为培训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详情:《甘肃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价条件标准(试行)》通知 甘人社通〔2019〕307号
医学全在线-高级职称频道(www.med126.com/zhicheng/)第一时间整理发布全国各地医学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报名入口、考试时间、成绩查询、评审公告、评审结果、证书发放等通知。
更多甘肃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