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儿科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
儿科学-教学大纲:儿科学教学大纲(小专业)
来源:泸州医学院 更新:2013/9/29 字体:

泸  州  医 学  院

儿科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麻醉、检验、影像、预防等专业用)

泸州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二零零陆年七月

前  言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及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儿童自胎儿至青少年是一个体格和智力不断成熟的过程,其机体在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方面均与成人不同,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各有其特点。儿科学自始自终贯穿着这一动态发展的特点。也是儿科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因此必须正确掌握儿童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各项措施,以促进和保障祖国下一代的成长。

根据医学教育事业的任务,儿科教学要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造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具有优良的科学技术本领,能全心全意为儿童健康服务的医务工作者。

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有严密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努力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关于事实的依据,概念的说明,原理的论证,统计的应用,都必须准确,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进行深入透彻的阐述,并注意学科的系统性。在广度和深度上要反映科学技术的新近展,使之具有与本门科学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并符合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和教师启发诱导下,不但能掌握儿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在运用和继续钻研上得到启发,养成独立学习,观察识别、思维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儿科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临床实习二个阶段。本大纲课堂讲授33学时,临床实习约6~8周。临床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毕业后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讲课时数分配

课题

讲课时数

见习时数

绪论

1学时

生长发育

2

小儿喂养

2

儿童保健

1

新生儿总论

2

新生儿黄疸

1

新生儿呼吸障碍(肺透明膜病、缺氧缺血性脑病)

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1

营养不良

1

液体疗法

2

小儿腹泻

1

急性呼吸道感染(上感、肺炎)

3

先天性心脏病

3

急性风湿热

2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1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3

肾病综合征

小儿血液、血液特点与营养性贫血

3

共计

33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 我国儿科工作的成就和展望。

☆熟悉 儿科学的特点

☆掌握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特点。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祖国医学在儿科学方面的成就及建国以来儿科工作的成绩,包括儿童保健、推广新法接生、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各系统常见病治疗的进展和中西医结合等方面。

2、一般介绍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3、重点讲解儿科学的特点,分基础与临床讲述。前者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及免疫等方面,后者包括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等方面。

4、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自学

【复习思考题】

1、儿科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2、儿科学与临床其它学科相比有哪些特点?

3、小儿如何进行年龄分期?

小儿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了解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价意义。

☆了解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掌握  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包括测量方法,正常值,计算方法等)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包括各系统的发育规律)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

2、一般介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3、重点讲解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

(1)体重:出生体重,暂时性体重下降或生理性体重下降,2岁前后增加规律,计算公式,测量方法,和影响体重增加的因素。

(2)身长:出生身长,2岁前后增长规律,计算公式,影响身长增长的因素,测量方法,坐高的测量与意义。

(3)身体比例与匀称性:头与身长比例,体型匀称,指距与身高的评价与意义。

(4)头围、胸围、上臂围的发育和测量方法、正常值、颅骨,脊柱、骨龄的发育及影响因素,出牙时间、顺序及影响因素。

4、重点讲解小儿神经心理的发育规律:结合小儿神经系统形态及功能发育阐述各年龄小儿运动功能、语言、思维、心理和神经反射的发育。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2、反映小儿体格生长的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有何意义?

3、如何评价小儿的生长发育水平?

4、小儿神经心理的发育规律。

小 儿 喂 养

【目的要求】

☆熟悉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熟悉  小儿物质代谢的特点及营养需要。

☆掌握  婴幼儿喂养方法。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包括乳儿肠道菌群特点及粪便特点)。

2、一般介绍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各年龄小儿对热量、水分、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

3、重点讲述母乳喂养的优点,哺乳方法,断奶时间及注意事项。

4、重点讲述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的适应症,乳类食品的选择,牛、羊乳极其他代乳品的成分、优缺点及使用方法。

5、重点讲解添加辅食的重要性,添加的原则、种类及时间以及如何根据地区和条件不同合理选用。

6、一般介绍断奶后的喂养及婴儿膳食的配制原则、种类和方法。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与营养的关系。

2、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各年龄小儿对热量、水分、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

3、婴幼儿喂养的方法有那些?

4、母乳喂养有何优点?

5、婴儿如何进行食物的转化?

儿童保健

【目的要求】

☆掌握  各年龄期保健的重点。

☆了解  小儿保健组织结构,托幼机构管理及保健的具体措施。

☆熟悉  小儿的预防接种。

【主要内容】

1、重点讲解小儿各年龄期的保健重点(包括胎儿期和围生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与青春期)。

2、重点讲解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1)护理:居室,衣着、生活制度,培养良好习惯。

   (2)营养:婴幼儿喂养指导及集体儿童的饮食管理。

   (3)计划免疫:概念;疫苗种类及接种时间;疫苗反应。

   (4)儿童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5)定期健康检查:新生儿访视;儿童保健门诊。

   (6)体格锻炼:户外活动;皮肤锻炼;体育运动。

   (7)儿童伤害预防:窒息与异物吸入;中毒;外伤;溺水与交通事故。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小儿各年龄期保健的重点有哪些?

2、何为计划免疫?其程序有哪些?

新生儿总论

【目的要求】

了解  新生儿医学的重要性,围产医学的定义。

掌握  各种新生儿(包括足月儿,未成熟儿、过期产儿)等的定义、解剖生理特点和护理。

☆ 熟悉  新生儿期药物治疗的特点。

☆了解  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状态。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新生儿医学的重要性和围产期医学的定义。

2、一般介绍足月儿、未成熟儿、过期产儿、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高危产儿的定义。

3、重点讲解新生儿及未成熟儿在呼吸、循环、泌尿、血液、消化、神经、肾上腺、水电解质平衡和能量代谢、酶系统、免疫以及体温调节等方面的特点。

4、结合上述特点重点讲解新生儿、未成熟儿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包括中性温度对体温的关系)。

5、一般介绍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状态,包括生理性黄疸,“马牙”和“螳螂嘴”假月经、乳腺肿大、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围产医学、新生儿、新生儿学、活产儿的定义;

2、新生儿如何进行分类?

3、正产足月儿与和早产儿有何生理特点?

4、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

【目的要求】

☆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了解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有关因素和防治方法。

☆熟悉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要点。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一般介绍生理性黄疸的特征及其产生机理。

3、重点讲述几种常见的病理性黄疸,包括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分别讲述其临床特点及诊断,鉴别要点。

4、一般介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有关因素、发病机制、防治方法。(包括酶诱导剂,光疗,换血等治疗方法的简介。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有何特点?

2、新生儿黄疸如何进行分类?

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定义和防治方法?

4、新生儿溶血病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呼吸障碍

【目的要求】

☆了解  新生儿呼吸障碍的各种病因。

☆了解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理 。

☆掌握新生儿窒息,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湿肺以及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要点。

☆熟悉  新生儿呼吸障碍的一般处理原则和人工呼吸器给氧的指征。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新生儿发生呼吸障碍的可能病因,并指出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死亡最多见的原因。

2、一般介绍新生儿呼吸生理的进展,结合讲解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3、重点讲解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湿肺和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要点。

4、重点讲解上述疾病的治疗要点。

5、一般介绍新生儿呼吸困难对人工呼吸器给氧的指征、方法和护理注意事项。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见习

【复习思考题】

1、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新法复苏方案;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其他疾病,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伤风新生儿败血症,可争取在见习中看到和自习。)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目的要求】

☆熟悉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了解维生素D的来源及其在人体的转化过程。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的机制。

☆了解本病的鉴别诊断。

☆掌握本病的治疗与预防。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维生素D的来源、生理功能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2、重点讲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理(包括甲状旁腺对钙磷的代谢作用)。

3、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X线检查和血生化检查特点)。

4、一般介绍本病与抗D佝偻病的鉴别。

5、重点讲解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强调综合性措施(包括户外活动,合理喂养,维生素D疗法,与钙剂应用),防止滥用维生素D。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2、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症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病因及其维生素D缺乏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关系。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包括显性症状与隐性症状。

☆掌握本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了解本病的鉴别诊断。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指出甲状旁腺功能在本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2、重点讲解本病的显性症状和隐性症状,指出手足搐症患儿佝偻病骨骼改变轻微在原因。

3、重点讲解本病的诊断。

4、一般介绍本病与低血糖症,婴儿痉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痉挛性喉炎的鉴别。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复习思考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目的要求】

☆熟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因。

☆熟悉本病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的联系。

☆掌握本病的治疗与预防方法。

☆了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因如热量不足、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缺乏,先天不足或疾病影响。

2、结合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

3、根据病因重点讲解营养不良的治疗及预防。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复习思考题】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小儿液体疗法

【目的要求】

☆熟悉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熟悉小儿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病理生理。

☆掌握小儿液体疗法的计算原则。

☆熟悉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及应用方法。

☆掌握小儿常见疾病的液体疗法(重点:小儿腹泻病)。

【主要内容】

1、重点讲解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2、重点讲解小儿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病理生理。

3、重点讲解小儿液体疗法总的计算原则。

4、一般介绍各种常用溶液的组成及其适应症 。

5、重点讲解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

6、一般介绍小儿腹泻病合并肺炎、心衰;重度营养不良以及新生儿腹泻病的补液方法。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见习

【复习思考题】

1、小儿液体平衡有何特点?

2、小儿脱水的定义、性质和程度如何判断?

3、小儿各种电解质紊乱的定义、临床表现和判断;

4、小儿各种酸碱失衡的定义、临床表现和判断;

5、小儿液体疗法的计算原则。

6、小儿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及应用方法。

7、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腹泻病)

【目的要求】

☆掌握本病病因、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掌握本病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

☆了解本病的预防。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本病的概念。

2、重点讲解本病的发病机理及由此发生的共同临床表现如消化道症状,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中毒症状。

3、重点讲解本病的病因诊断,包括:

   (1)细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属及其他。

   (2)病毒:轮状病毒。Norwalk病毒。

   (3)真菌:白色念珠菌及其他。

   (4)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4、一般介绍鉴别诊断,包括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生理性腹泻、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大便有较多白细胞者(细菌性痢疾坏死性肠炎)。

5、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液体疗法只提具体措施,其补液根据可在小儿液体疗法中讲)

6、一般介绍预防要点。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见习

【复习思考题】

1、小儿腹泻病的定义及易感因素有哪些?

2、小儿小儿腹泻病的病因有哪些?

3、小儿腹泻病的发病机制;

4、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几种常见腹泻病的临床特点;

5、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小儿腹泻病治疗的原则。

急性呼吸道感染

【目的要求】

☆熟悉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检查方法。

☆掌握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

☆熟悉  肺炎的病理生理。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儿科疾病中的地位。

2、一般介绍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3、一般介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和预防。

4、一般介绍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5、结合肺炎的病理生理重点讲解肺炎的主要症状、体征,以及重症肺炎的表现(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

6、重点讲解几种不同类型肺炎的特点(腺病毒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合胞病毒肺炎及支原体肺炎)。

7、一般介绍肺炎的并发症(脓胸、脓气胸、张力性气胸、肺大泡)。

8、重点讲解肺炎的治疗,包括抗菌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疗程,心衰和中毒性脑病的处理,激素的应用指针。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见习

【复习思考题】

1、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小儿肺炎的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4、小儿重症肺炎的表现(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和治疗;

5、不同类型肺炎的特点(腺病毒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合胞病毒肺炎及支原体肺炎)。

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了解 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熟悉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分类。

☆掌握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氏四联症的血液动力学、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的诊断。

☆熟悉  上述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心脏胚胎发育,正常胎儿血液循环及出血后血循环的变化。

2、一般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

3、结合血液动力学变化一般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4、重点讲解上述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心电图改变,超声心动图特点和临床意义,并且一般介绍心导管,心血管造影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见习

【复习思考题】

1、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2、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分类;

3、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心电图改变,超声心动图特点和临床意义。

急性风湿热

【目的要求】

☆了解  急性风湿热的病因及病理过程。

☆掌握  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熟悉  急性风湿病的治疗及预防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本病病因和发病及病理过程。

2、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3、一般介绍如何确定会计资格风湿热仍在活动阶段以及初发与再发的区别。

4、一般介绍急性风湿热的鉴别诊断(主要与病毒性心肌炎、类风湿病,变应性亚败血症等鉴别)。

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与预防。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急性风湿热的病因及病理过程;

2、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3、急性风湿病的治疗及预防。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目的要医学全在线求】

☆熟悉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熟悉小儿肾脏疾病主要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熟悉肾小球疾病的分类。

【主要内容】

1、一般介绍小儿肾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解剖特点。

2、重点讲解小儿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

3、重点讲解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极其结果分析。

4、重点讲解肾小球疾病的分类(临床、免疫及病理分类)。

【教学方式】

讲授

【复习思考题】

简述小儿泌尿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简称急性肾炎)

【目的要求】

☆了解急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掌握一般病例与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掌握一般病例和严重病例的处理。

☆熟悉急性肾炎与泌尿道感染、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进性肾炎和病毒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主要内容】

1、一般讲解急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重点讲解记性肾炎一般病例及严重病历的临床表现几极其产生机理。

3、重点讲解急性肾炎尿液及血液检查(血沉,抗“O”和补体)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4、一般讲解急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5、重点讲解急性肾炎一般病例及严重病例的处理(心衰、高血压脑病与急性肾功能不全)。

【教学方式】

讲授、见习

【复习思考题】

急性肾炎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

【目的要求】

☆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病因。

☆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掌握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与区别。

☆熟悉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掌握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主要内容】

1、重点讲解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2、重点讲解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病年龄,实验室检查,病理,预后。

3、一般介绍肾病常见并发症(感染、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肾小管功能障碍)。

4、重点讲解肾病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制的用法为主)。

【教学方式】

讲授、见习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小儿泌尿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2、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3、急性肾炎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4、如何鉴别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

小儿造血、血液特点与营养性贫血

【目的要求】

☆掌握正常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了解贫血发生的原因。

☆熟悉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条件下几种常见的小儿贫血的诊断方法。

☆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治方法。

【主要内容】

一.一般讲解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1、正常小儿造血的变化规律。

2、正常小儿血象特点。

3、正常血红蛋白种类的变化规律及婴幼儿时期胎儿血红蛋白增高的临床意义。

二.重点讲解几种营养性贫血的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方法。

(一)缺铁性贫血:

1、发病机理:(1)铁代谢特点:吸收、分布、利用、排出。(2)阐述铁对血红蛋白的合成作用及缺铁时发生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缺铁原因:摄入不足,先天储存不足,吸收不良,生长发育快、消耗量大。

3、临床表现:贫血的一般表现及原发病的表现。

4、实验室检查:血象、骨髓象、血清铁和铁结合力等。

5、预防:结合病因讲解预防措施。

6、治疗:病因治疗,饮食疗法,铁剂,输血等。

(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病因及发病机理:维生素B12、叶酸对核酸代谢及红细胞发育的作用,缺乏的原因(摄入不足、生长迅速、消耗增多)。

2、临床表现:一般贫血表现,神经精神症状(运动能力、智力发育倒退现象、震颤、病理反射等),消化系统症状。

3、实验室检查:血象和骨髓象的变化。

4、结合病因讲预防措施。

5、治疗: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的应用。饮食治疗。

(三)根据不同地区条件讲述地中海贫血综合征,见习中讲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诊断要点。可在实习时以专题讲座形式介绍,也可结合病例,组织同学讨论时介绍。

【教学方式】

讲授、见习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2、如何预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简述小儿铁代谢特点;

4、 为什么早产儿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如何预防?

5、 简述铁缺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相关文章
 生理学电子教材:第十一章 内分泌
 妇产科学电子教案: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中医妇产科学讲稿:第二节 侵蚀性葡萄胎
 内科学图片库: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
 病原生物学多媒体课件: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讲稿:第三节 产褥中暑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