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病理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
病理学-授课教案: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来源:泸州医学院 更新:2013/9/30 字体:

病理学教研室教案

课程名称

病理学

年级

06

专业、层次

临床本科

授课教师

职称

副教授

课型(大、小)

学时

4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病理学》(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淤血的后果;槟榔肝、心衰细胞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常见血栓类型、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栓塞的概念、血栓栓塞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概念、原因及常见脏器梗死的病理变化。

2、熟悉血栓形成过程、及血栓类型和组成;栓子运行途径、其它栓塞类型;

3、了解淤血的病变;血栓形成的机制;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概 述                          (5分钟)

1、淤血的原因、病变及后果                 (30分钟)

2、血栓形成的条件、过程、常见血栓类型、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50分钟)

3、栓塞的类型、栓子运行途径、血栓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45分钟)

4、梗死的原因及常见脏器梗死的病理变化。          (25分钟)

 小 结                          (5分钟)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1、淤血的后果、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对机体的影响、常见血栓类型及血栓栓塞对机体的影响;概念:槟榔肝、血栓形成与栓塞。

2、应用大量图片和临床病例来加深认识。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概 述

保障正常血液循环的必要条件:

血量——(过多)充血、(过少)缺血

 血液性状和管道通畅——

    (凝固)血栓形成-(脱落)栓塞-梗死

 管道的完整性——出血

、充血 和淤血

(一)动脉性充血

(二)静脉性充血(淤血congestion)

1、原 因

(1)静脉受压

 (2)静脉腔阻塞

 (3)心力衰竭

 (4)肢体长时间下垂

2、病变和后果

病 变

 肉眼:   体积  温度  颜色

 镜下:   血管扩张、充满血液或伴出血

     及水肿

 

    紫绀  含铁血黄素细胞

后 果

(1)淤血性水肿

(2)萎缩、变性、坏死

(3)淤血性硬化

(4)出血

(5)侧支循环建立:有利有弊

3   重要器官的淤血

(1)肺淤血 ——左心衰所致

 病 变:肺体积、颜色、切面

 心衰细胞

 肺褐色硬化

 急慢性肺淤血的镜下区别:

肺水肿程度

间质增生程度

(2 )肝淤血 ——多见于右心衰

病 变:体积、颜色、硬度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的典型肉眼形态

   淤血性肝硬化 ——慢性肝淤血后期形态

二、血栓形成(thrombosis)

概 念:固体质块形成 ——血栓(thrombus)

原位性阻塞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1、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正常时——抗凝

    损伤时——促凝

2、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流缓慢/或和产生漩涡

3、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高凝状态)

(1)遗传性高凝状态 ——少见,V因子基因突变

(2)获得性高凝状态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质、量变化及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如:组织损伤、妊娠、内脏癌、羊水栓塞、溶血等。

3)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原因不明(自身免疫)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和血栓的形态

1、白色血栓(头)      组成  部位

2、混合血栓(层状血栓)(体)

3、红色血栓(尾)

4、透明血栓(微血栓)

延续性血栓

(三)   血栓的结局

1、软化、溶解、吸收 脱落

 2、机化 、再通

 3、钙化 —— 静脉石 (动脉石)

(四)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阻塞血管

动脉

不完全阻塞:缺血 ——萎缩、变性

完全阻塞:坏死(脑软化、肢体坏疽)

静脉(完全阻塞)

侧支良好:影响小

侧支不良:淤血、水肿、出血等

2、栓塞

3、心瓣膜变形(心瓣膜病)

4、广泛性出血——  DIC

三、栓塞 (emblism)

概 念:   不溶性物质  ——   栓子

异位性阻塞

(一)栓子运行途径

1、左心腔和主动脉系统的栓子——主动脉分支

2、右心腔和腔静脉系统的栓子——肺动脉及分支(肺)

3、门静脉系统的栓子——门内静脉分支(肝)

另:交叉运行

  逆向运行

(二)栓塞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1、血栓栓塞(占99%)

(1)肺动脉系统栓塞  栓子95%来自下肢深部静脉

   1)小分支及中等分支栓塞   下肺多见

   2)广泛或主干及大分支栓塞   后果严重

肺动脉栓塞症与猝死  右心衰

(2)主动脉系统栓塞 栓子多来自左心

脑、肾、脾常见

执业护士

2、气体栓塞

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

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迅速溢出

(1)空气栓塞

Ø原因:胸、颈部外伤及医源性因素

Ø致死气量:100ml±

(2)减压病 主要为氮气

3、羊水栓塞:呼吸循环衰竭、 DIC

原因 前置胎盘、羊膜早破

4、脂肪栓塞

 原因 骨折、创伤、手术等,大多无症状

、梗死(infarct)

概 念:  缺血性坏死

(一)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原 因

1、血栓形成 主要发于在动脉病变基础上

2、动栓栓塞 常发生于肾、脾、肺

3、血管受压闭塞

4、动脉痉挛

此外是否发于梗死还取决于:

   条件

 侧支循环

 双重供血

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等

(二)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1、病 变

基本病变为凝固性坏死(脑除外)

梗死灶形状与器官血管分布有关

(1)门部器官(?)

(2)心脏

(3)肠管

颜色 、周界、出血多少(贫血性出血性梗死)

2、类型

(1)贫血性梗死

(2)出血性梗死

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自学)

 

 

 

 

 

 

 

 

 

 

 

 

 

 

 

 

 

结合临床

图片

结合临床

图片

图表

图片

动画

图片

 

 

概述   (5分钟)

以概述引出本章主要内容。

淤血的原因、病变果                 (30分钟)

 

 

 

 

 

 

 

 

 

 

 

 

重点在原因及后果

血栓形成的条件、过程、常见血栓类型、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50分钟)

重点:概念、条件、常见血栓的部位与组成、血栓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注意讲清血栓形成的部位与组成及相应的条件。

栓塞的类型、栓子运行途径、血栓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45分钟)

血栓形成与栓塞作对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注意介绍血栓栓塞,其它类型则提出要点。

梗死的原因及常见脏器梗死的病化。(25分钟)

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又各为一种具有独立原因、机制、过程、病变及影响的病理过程。它们既可以原发,也可继发。它们或在疾病中成为主要病变(肺淤血、脑血栓形成心肌梗死),或加重病情(亚心炎继发脑栓塞)。血栓形成、栓塞虽均阻塞血管,但前者为原位性阻塞、后者为异为性阻塞,且阻塞物(血栓、栓子)的成因、组成均不相同。

1、淤血的后果?

2、血栓形成的条件?

3、血栓形成栓塞有何异同?

4、血栓形成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www.med126.com

 

 

1、炎症的主要原因及渗出过程

2、炎症的主要类型

3、肉芽肿的概念及肉芽肿性炎

4、复习免疫应答的相关内容

 

 

 

 

 

检查预习情况,对本章教学进行评估和检讨。

相关文章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七章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
 药学的生物化学教材建设
 内科护理学授课讲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外科学授课教案:4MODS&ARDS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讲稿:第一节 决定分娩的
 护理学基础研究性学习:第四章舒适与安全第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