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妇产科 >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讲稿第十三章  产时病 :第三节 胎位异常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医学检验网第三节  胎位异常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

一、定义:正式临产后胎头枕骨持续不能向前方旋转,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

二、病因:骨盆形态及大小异常,头盆不称,胎头俯屈不良,子宫收缩乏力

三、诊断要点

1.症状:过早出现排便感及肛门坠胀,产妇不自主向下屏气;继发性宫缩乏力;宫颈水肿;产程异常。

2.腹部检查:宫底部触及胎儿臀部,胎心音在肢体部听及最响亮。

3.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枕后位(宫口开全或近全时肛查直肠后部较空虚,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斜径或横径上);宫颈扩张3~4cm作阴道检查(囟门触不清时,通过触摸耳廓位置及方向确定胎方位)。

4.辅助检查: B超。

四、对母儿的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难产,软组织损伤,产后出血,产后感染。

2.对胎儿的影响:产程延长,难产,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率↑。

五、治疗

治疗原则——如无骨盆异常,可试产经阴道分娩。

1.第一产程:潜伏期(支持疗法,哌替啶地西泮缩宫素);活跃期(人工破膜,缩宫素或剖宫产)。

2.第二产程:转胎后自然分娩或助产分娩,或剖宫产。

3.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应用催产素,抗生素。

胎头高直位

一、定义:胎头以不屈不仰姿势衔接于骨盆入口,其矢状缝与骨盆入口前后径相一致。

二、病因:不明,可能与头盆不称、骨盆形态及大小异常、胎头大、腹壁松弛、胎膜早破等因素有关。

三、诊断要点

1.症状:胎头入盆困难,下降缓慢或停滞,宫口扩张缓慢甚至停滞,可致产程延长。

2.腹部检查:高直前位(胎心在腹中线稍高处听诊最清楚)。高直后位(下腹部左右两侧均可听到胎心音,可在耻骨上方触及胎儿下颏)。

3.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入口前后径相一致,大囟在骶岬前,小囟在耻骨联合后,为胎头高直前位,反之为胎头高直后位。

4.B超检查

四、处理

1.胎头高直前位——阴道分娩或剖宫产

2.胎头高直后位——剖宫产

前不均倾位

一、定义:枕横位胎头侧屈以前顶骨先入盆。

二、病因骨盆倾斜度过大,扁平骨盆,悬垂腹。

三、诊断要点

1.症状:易发生胎膜早破;胎头下降、衔接困难;活跃早期出现尿潴留;宫口扩张至3~5cm时停滞;宫颈水肿;胎头水肿。

2.腹部检查:耻骨联合上方扪到胎头前顶部,而后于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一侧胎肩,但不能触及胎头。

3.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横向偏后,骨盆后半部空虚。

4.B超检查

四、处理:大部分需剖宫产。

面先露

一、定义:分娩过程中,因胎儿极度仰伸,使胎儿枕部与胎背接触,以面部为先露时。

二、病因:头盆不称、骨盆狭窄,悬垂腹,脐带绕颈或脐带过短,胎儿畸形。

三、诊断要点

1.症状:均在临产后发现,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可合并活跃期延长。

2.腹部检查:颏前位(腹前壁下可触及胎儿肢体,胎心在胎儿肢体侧的下腹听得清楚);颏后位(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枕骨隆突与胎背之间有明显的凹沟,胎心听诊较弱)。

3.肛查及阴道检查:肛查(可触及高低不平,软硬不均的面部);阴道内诊(扪及胎儿口、鼻、眼等各部)。

4.B超检查

四、处理

1.颏前位——无头盆不称(阴道自然娩出或产钳助娩);头盆不称或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

2.颏后位→持续性颏后位——剖宫产。

3.胎儿死亡、胎儿畸形——穿颅术。

先露

一、概念

1.定义:产科最常见异常胎位。

2.临床特点:分娩时易致胎儿后出头困难、脐带脱垂、围产儿损伤、窒息,增加围产儿死亡率。

3.中医病名:坐胎。

二、病因:可能原因:胎儿在宫腔内活动空间过大(腹壁松弛、羊水过多)或过小(子宫畸形、胎儿畸形、羊水过少、双胎妊娠),头盆不称。

三、诊断要点

1.症状:孕妇自感肋下有圆而硬的胎头,宫缩乏力,宫口扩张延缓,产程延长。

2.腹部检查:子宫轮廓呈纵椭圆形,子宫底触及胎头,耻骨联合上可触及胎臀,胎心听诊在脐上最清楚。

3.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肛查(触到胎臀或胎足)。阴道检查(直接触到胎臀、胎足、外生殖器及肛门)。

4.辅助检查:B超。

四、www.med126.com/shiti/对母儿的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继发性宫缩乏力,胎膜早破或宫颈裂伤。

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胎膜早破→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后出头困难,新生儿颅内出血、窒息,臂丛神经损伤

五、处理

1.妊娠期:膝胸卧位,激光照射、针灸或艾灸至阴穴,外转胎位术。

2.分娩期:⑴择期剖宫产。

⑵经阴道分娩的处理:第一产程:卧床休息,少作肛查,如发生脐带脱垂行剖宫产。宫口开大4~5cm破水后,胎足常脱至阴道,用“堵”外阴方法。

第二产程:三种分娩方式,其中臀助产术最常用。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应用催产素,抗生素。

肩先露

一、定义:胎儿横卧于骨盆入口平面之上,先露为肩。

二、病因:与臀先露相同。

三、诊断要点

1.症状:易发生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形成“忽略性横位”或“嵌顿性横位”;形成病理性缩复环,是子宫破裂的先兆。

2.腹部检查:子宫呈横椭圆形,腹部一侧触及胎头,另一侧触及胎臀,耻骨联合上方空虚,胎心在脐周听诊最清楚。

3.阴道检查:胎膜已破可触及胎儿肩胛骨、肩峰、腋窝及肋骨。

4.辅助检查:B超。

四、处理

1.妊娠期:膝胸卧位,激光照射、针灸或艾灸至阴穴,外转胎位术。

2.分娩期:⑴足月活胎,临产前,临产早期——剖宫产。

⑵经产妇宫口开大5cm以上——转成臀先露→助产阴道分娩。

⑶出现先兆子宫破裂或已有子宫破裂征象——立即行剖宫产术。甚则行子宫切除术。

⑷胎儿已死亡——断头术或碎胎术。

⑸检查软产道,术后预防感染。

复合先露

一、定义:胎儿先露部伴有肢体同时进入骨盆入口。

二、病因:骨盆狭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临产后胎头高浮,经产妇腹壁松弛,早产,双胎等。

三、诊断要点:根据阴道检查触及胎先露旁有小肢体可确诊。

四、处理

1.无头盆不称——产妇向脱出肢体对侧侧卧,如胎头与手复合先露,在宫口开全后上推胎手,产钳助产。

2.合并头盆不称——剖宫产。

相关文章
 护理学基础课程简介:
 内科护理学授课讲义: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图片资源:10-5
 外科护理学网络资源:实验指导
 营养与食品卫生授课教案:第二讲 社区营养
 妇产科学在线考试:妇产科复习题4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