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流行病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流行病学-电子教材:第一章绪论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第一章     绪论

   医学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个内容丰富多彩的领域,分科越来越细,各科从疾病(病理、病生、内、外、妇、儿)和健康(解剖、生理、生化)状态的不同角度出发,共同为增进人类健康而发挥作用。这些众多的学科大体可分为三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这三类学科构成了医学整体,使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更趋全面和深入。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导学科,它在传染病的预防上起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不断发展、完善,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它的研究方法对研究不明疾病起着独特的作用。流行病学不仅是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而且也是现代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他已成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口腔医学、妇幼保健等专业的必修课程。流行病学在1978年被中国科学大会列为医学科学发展的带头学科之一。流行病学发展过程中的许多事实证明:流行病学是“医学侦探”和“医学之母”的称号。

  第一节  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为了深入地了解现代流行病学,我们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流行病学发展的历史。流行病学是在近代才形成独立的学科。但其萌芽确是相当早的。根据其发展进程的内容特征(侧重点)可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在流行病学发展的第一阶段,研究内容多限于传染病,这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此期间人类社会贫穷、营养不良、恶劣的环境卫生与不良的个人卫生,导致传染病猖獗流行。(20世纪三十年代以前)。

(1)    萌芽期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经过长期经验教训的积累,开始有意识地处理一些疾病,逐渐形成经验医学。《春秋襄公十七年传》(公年前556年)记载“国人逐疯狗”。当时众人能够一同追逐疯狗,说明观察了许多事实而认识到疯狗与狂犬病的关系。世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始于6世纪的埃及,持续了50余年;历史记载1665年9月一周内,伦敦有7165人死于鼠疫;1736年云南省师道南对鼠疫流行做过认真的观察。它写的《鼠疫行》一诗云:“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无几日,人死如圻堵。周死人,莫文书,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多步,忽死两人横截路,……”,它即描述了鼠疫流行的悲惨情景,又观察记载了先有鼠死,几日后便有鼠疫在人间流行。《皇帝内径素问》记载,旧制朝臣家有疾易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疾,百日不得入宫。说明对传染和传播也有认识,而且采取了检疫措施。至明朝隆庆年间(16世纪中叶)对人痘接种方法已经形成系统的归纳。这些都说明我国古代已产生预防的思想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种认识显然不是根据个别现象,而是通过多数事例反复验证所形成的。

16世纪中叶意大利医生Fracastoto发表了《传染物(De)Contagione》(1546年),提出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引起传染的推论,引起了世人的注意,但他的思想直到三百年后因显微镜的发明才被证实。

由于传染病对人类严重的威胁,促使印度等国制订了麻风、鼠疫及天花等病的预防法规;15世纪中叶,意大利威尼斯还规定外来船只必须先在港外留验40天,这就是 quarantine (检疫)一词的来源。()

可见中世纪以前群体观对经验医学的发展起了一www.med126.com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原始的群体观察、调查的方法只能认为是流行病学的萌芽,距离形成独立学科尚有一定路程。

(2)    成长期

17世纪中叶英国商人Graunt(1662)收集了1603年以后伦敦的死亡登记单进行分析,发现出生的性别比男大于女、城乡死亡率的差异以及婴儿死亡与人口密度的关系等,而且第一次创制了寿命表,开辟了用数学方法衡量人群健康和探讨致病因素的途径。至18世纪Lind(1747)分组观察不同饮食对坏血病的疗效,发现桔和柠檬的疗效最显著,开创了用人群实验以研究疗效和病因的先声。1778年 Pott 发现烟清洁工的阴囊癌发病率很高,而推断了它的致病原因。1798年Jenner用牛痘接种预防天花成功,为传染病的预防开辟了新途径。

这一时期以急性传染病的研究为主,他的研究特点是:①根据病人的分布频率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②通过人群实验以探讨病因或措施效果;③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取得成效。这些研究工作对流行病学的发展影响显著,标志着流行病学具备了独立学科的雏形。(这一时期我国处于明末和清初期间)。(群体研究、急性传染病)

(3)    发展期

现代流行病学的开拓者当推Brownlee和Goldberger等人。他们主张对零散发生的病人也应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对以急性传染病为主体的流行病学概念有所突破。由于流行病学方法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形成了流行病学与医学各科之间观点和方法的相互渗透而形成了一些新的分支,例如遗传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肿瘤流行病学、精神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移民流行病学等等。这一时期为流行病学的第二阶段奠定了基础。这时期我国处于清朝末期。

2、 第二阶段

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中心逐渐转移到研究病因未明疾病、非传染病及多种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糖尿病等等)。

20世纪30年代,随着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寄生虫学的发展,促进了传染病和流行病学的飞速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和卫生状况的改善、引水卫生问题的解决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许多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在发达国家,传染病的流行越来越少,因而一些原因未明的非传染性疾病、退行性疾病就成了主要卫生问题。特别是统计学的发展为病因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大大促进了流行病学的发展。

3、 第三阶段

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从研究人群疾病开展为同时研究人群的健康状态及卫生保健和卫生事业等方面的问题。在1948年,WHO为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是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这几个方面均处于良好状态,而不是等于无疾病或虚弱”。由此可见健康必须是:①无病或无异常;②身体发育匀称,生理功能协调;③对环境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④长寿;⑤是人群中和谐的一员等。对健康的理解已不仅限于生理方面,还应包括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流行病学研究健康状态当然涉及发育、老化、智慧、适应能力、精神、心理等方面。加拿大流行病学家Last JM在1983年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提出的流行病学定义是:“流行病学研究在人群中疾病与健康有关状态及事件的分布和决定因素,以及用这些结果以控制健康问题”。这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健康与疾病是机体的两个方面,从健康到疾病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研究人群中疾病的问题必然涉及健康问题。

   第二节  流行病学定义及其研究特点

流行病学一词译自“Epidemiology”,可以理解为人群众频发现象的学问(或原理)。作为医学词汇,频发现想当然指疾病或健康状态而言。关于流行病学各家提出了许多定义,其中少数学者坚持把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局限于传染病,而大多数学者则主张应当研究人类的健康状态或一切疾病。这种现象正说明流行病学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扩大和他本身发展的速度。定义不同是因为所强调的侧面不同。但各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探讨人群中疾病的自然史,对发病原因或危险因素(risk factor)进行分析研究,以便采取预防对策。纵观流行病学的发展历史以及许多流行病学家所下的不同定义,可以看出流行病学定义是随时代和根据不同国情而变化的。他赋予了流行病学不同的任务和规定了不同的研究对象。

  一、  目前适合我国的定义

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目前对流行病学作如下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以上定义适合目前我国的卫生实践又充分显示了学科的本质定义,突出了学科的实用性,表明了流行病学一门应用学科。是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

  二、  流行病学定义的内含

流行病学定义只有两句话,但展开后可以看出许多含义:

1、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

流行病学是从以传染病为主要对象发展过来的,目前扩大到所有的疾病和健康状态。它包括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层次。疾病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非传染病等一切疾病。伤害包括意外、残疾、弱智和身心损害。健康状态包括身体生理变化的各种功能状态、疾病前状态长寿。这里所说的健康状态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机体、精神和社会方面均处于良好的状态)是一致的。

2、 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

定义中首先提到揭示流行(主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他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这是第一阶段的任务,可简称为“揭示现象”。其次定义中指明要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与原因,也就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出发生该种现象的原因,可简称为“找出原因”。第三个阶段是合理利用前两个阶段的结果,推导出预防或处置的策略或措施,可简称为“提供措施”。只有以叙完成上述三阶段的任务,才算工作的完整。

3、 流行病学深度的三个范畴

不同的任务要求有不同性质的工作与之相配合来完成。当我们的任务是“揭示现象”时,基本上属于描述性工作,既由描述性流行病学来完成,这种工作不能直接找出原因,更不能检验某种措施的效果,它仅能提供深入探讨原因的基础数据,但是可以对现象作初步分析,提出假设(可能的原因)。下一深度要求“找出原因”,他借助分析流行病学的工作来完成,也就是借助分析流行病学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的病因线索。最后,要求以找到的原因为基础而“提供措施”,并进一步确证措施的有效性,这要用人群流行病学实验,也就是试验流行病学的工作来完成“提供措施”。

一般来说,这三个范畴的工作是由浅入深,以序步步推进的卫生资格考试网,在科研工作中尤其如此,只有这样才有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足够说服力,但在实践中常常根据具体的条件和情况着重或集中进行某一部分的工作。

4、 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

从方法学来看,科学的方法不外由历史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几大类。思维上的逻辑推理是任何学科及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的,流行病学工作也不例外。但流行病学则以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为基本的方法,其中尤以观察法为重要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学体系,被广泛用于研究群体水平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因为现代流行病学研究并不限于实地调查一种手段,过去有人称这种方法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不如现在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更加确切。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类型,国内外学者意见不尽一致,为了明确认识各种流行病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正确而恰当地运用他们,认真进行方法的分类很有必要。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设计策略防病任务来分类。两者联系密切、相互交织,但设计策略是核心,它反映了流行病学研究的不同性质;后者反应是防病工作的任务,不容忽视。

(1)    按照设计策略分类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现代流行病学 P4)

(2)    按照防病任务分类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病例调查

2:暴发调查

3:专题调查

5、 流行病学中的三大要素

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要有自己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学科又必须到特定范围内去发挥和推动生产力。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前面已经有了交代,而全部流行病学内涵则可以概括为原理、方法和应用三个部分。流行病学主要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方法论,有别于理论科学。纯理论的内容在流行病学中比较少而且不够成熟,因此用原理代替理论两个字比较合适。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一、  基本原理

现代流行病学的原理如下: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其中包括疾病的流行现象;②疾病的发病过程,其中涵盖了集体的感染过程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③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疾病的生态学;④病因论,特别是多因论;⑤疾病的推断原则;⑥疾病的防制原则和策略,其中包括: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等。这些原理都会在各章中给予进一步阐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现代流行病学的原理已经超越了以传染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传统流行病学。如疾病的人群状态就不仅只考虑到传染病的流行,而更多考虑到各种疾病的分布和非流行状态。考虑病因的时候,涉及到一切自然和社会的外环境和人体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内环境因素,既以多因论作为指导,他与当今的生理-心里-社会的医学模式是同步的。

  二、  流行病学的应用

随着流行病学原理的扩展和流行病学方法的进步,流行病学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从传染病到非传染病,又从非传染病扩大到健康及保健,他实际上已经深入到医药卫生和公共事业的各个方面。我们将从五个方面加以概括。

1、 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流行病血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预防疾病。预防是广义的,包括无病时预防使其不发生,发生后使疾病得到控制或减少直至消除。这就是多年来形成的疾病三级预防的指导思想(1:发病前期—增进健康、特殊保护;2:发病期—早期发现和诊断、早期治疗;3:发病后期—防止病残、康复工作)。

流行病学预防分为策略和措施两大类。前者是防制方针,属于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后者是具体防制手段,是战术性和从属性的。人们往往注重具体措施的提出和实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科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而忽略了流行病学在制定与提出策略方面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普种牛痘是预防的有效方法(措施),如果加强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病人、对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并同时对周围人群有计划地种牛痘(所谓的环状种豆)——策略,结果全世界消灭了天花。只有在正确策略指导下采取的措施才是有效的。

2、 疾病的监测

它是长期地、连续地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收集并分析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以判断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并评价预防对策的效果或者决定是否修改已经制定的预防对策。

3、 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这是为了彻底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而必须进行的工作。因为只有彻底了解了疾病发生、多发、或流行的原因才能很好地防制甚至消灭某一种疾病。

有些疾病的病因是单一的(如传染病的麻疹痢疾和利器的创伤),有些却不这样单纯(非传染病是由许多因素综合致病的,冠心病由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少活动、肥胖等等因素致病,这些都叫做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逐个澄清这些危险因素。

在很多情况下,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而诸多危险因素已经被发掘出来,据此防制疾病变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吸烟是肺癌的一个危险因素,而病因可能是烟草中的一个某个成分,控制吸烟却能有效地预防肺癌。因此,流行病学工作不拘泥于必须找到病因,若能找到一些关键的危险因素,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防制疾病的问题。这一点是非常实际的,是流行病学应用中的一大特点  参见4版P7)

4、 疾病的自然史

健康的维持有赖于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疾病在人的个体中有一个自然发展过程(亚临床期、症状早期、症状明显期、症状缓解期、恢复期),叫做疾病在个体的自然史。所以,从健康到疾病到结局的演变构成一个生物学梯度,它是互相连接、互相衔接的过程。

流行病学要追究从健康演变为疾病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疾病转归的预后因素(prognostic factor),所以能够观察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全部过程。对疾病全过程的了解主要是从群体角度出发的,因为疾病的自然史也表现为群体现象。影响在人群中疾病变化的因素才是对该疾病发生、发展有普遍意义的因素。这是个体观察难于达到的。疾病在人群中自然发生的规律,叫做人群的疾病自然史,简称疾病自然史。疾病自然是研究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一个生动的例子是:通过疾病自然是观察,我们了解到乙型肝炎有很大可能通过孕妇垂直传播给新生儿,故采用注射疫苗来早期预防。

5、 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

这涉及到防制疾病效果的最终判断。---疫苗效果;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药物流行病学);用于疾病诊断和预后的评估(临床流行病学);在社区中进行大规模干预(饮水中加佛、食盐中加碘),属于试验流行病学;类似的评价也用于卫生工作或者卫生措施效果的评价(评价人群有关疾病、健康问题),这属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归根结底卫生问题要看人群众的效果如何,只有人群众的结果才能最终说明人群中的问题,显然,只有流行病学才能承担此项任务。

以上列举了五项流行病学的用途,第一、二项可看作是经常性的流行病学实践,直接参与防制疾病与促进健康;第三、四项可看作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以期从根本上防制疾病与促进健康;第五项应看作是流行病学的特殊功能,用于评估防制疾病与促进健康以及卫生工作的最终效果。由上述可见流行病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既涉及疾病又涉及健康,既解决现实问题又深入研究,即考察局部的措施效果又评价决定全局的卫生工作,可谓广泛地触及到了公共卫生及保健工作的各个方面。(现代流行病学P8进行了6个方面的应用分类)

   第四节  流行病学的特点

流行病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从定义和前面对定义的阐述中,我们已初步体会到流行病学在医学中表现的特点,现归纳如下:

1、 群体的观点

流行病学的着眼点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群(或者特定的人群),他所关心的常常是人群众的大多数,而不仅仅注意个体的发病情况。也就是说,流行病学是从群体的角度宏观研究事件的发生与动态分布。流行病学的群体观点,与临床个体水平的研究有着质的差别。健康的维持有赖于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两个方面。疾病的发展因病种不同又快有慢。慢着可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疾病的发展一般总是在健康的机体致病因素开始作用后经过潜隐的异常状态、前驱期、轻症、重症、恢复期或频死期等阶段,所以健康与疾病是互相连续、互相衔接的过程。从健康到疾病的演变构成一个生物学梯度。他的全过程就是疾病在个体的自然史。流行病学要追究从健康演变为疾病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疾病转归的预后因素(prognostic factor),所以能够观察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全过程。对疾病全过程的了解主要是从群体与出发的,因为疾病的自然史也表现为群体现象。影响在人群中疾病变化的因素才是对该疾病发生、发展有普遍意义的因素。这是个体水平难以达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因而人群观点在流行病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同样,流行病学的宏观性研究与基础医学的微观水平研究不同。流行病学工作者之所以要学习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流行病学工作,流行病学工作的目标始终是人群的宏观性研究。人群研究必然是在现场进行,所以流行病学研究必须具备人群的观点和现场的观点

另外,人群的疾病与健康现象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社会的烙印,例如研究分布必然要涉及职业、宗教信仰、居住地等以社会为特征的分布。进行决策及采取措施的时候必须运用社会的手段,如行政、宣传教育、改善生活、改进卫生设施及加强保健服务等等。流行病学是医学中渗透、结合了诸多社会因素的一门科学。因而,流行病学具有群体性和社会性

2、 疾病病因的多因论观点

疾病的发生是机体因素(内因)与环境因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诸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都可能起作用。什么是病因呢?A.M.Lilienfeld关于疾病病因的定义是:“哪些能使人们发病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就可以认为有病因关系存在;当他们之中的一个或多个不存在的时候,疾病频率就下降”。这个病因定义打破了以往传统的疾病特异的单一病因概念的束缚。

3、 对比的观点

对比是分析的灵魂,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

4、 概率论观点

当我们描述疾病发生、死亡或健康状态的时候(分布),一般不用绝对数,而用相对数,比如百分率。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各种率是有关概率参数的近似估计,这在统计学假设检验、危险度估计及其可信限水平中能够反映出来。概率论观点避免了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犯简单化、表面化的错误。这种概论的观点也是与个体水平研究迥然不同的。

5、 预防为主的观点

流行病学不仅仅是一门方法学,还是一门应用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他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

   第五节  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流行病学应用广泛,涉及面宽,因而几乎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的各主要学科。历史发展中,他伴随着卫生统计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以及传染病学的发展而走过来的。现在则除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外,与社会医学、心理学、及一系列预防医学,也包括卫生管理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当然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更是密不可分。

流行病学的宏观研究方法、实验室的微观研究方法以及临床的个体研究方法并列为医学三大基本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学科在教材种增加了流行病学的内容,他们的研究工作越来越要求流行病学的配合。三种研究方法结合运用,更有利于医学的发展。

当今,流行病学出现了与相关学科定义相互渗透的现象,有几十种这样的名称出现。如分子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肿瘤流行病学、心血管流行病学、围产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职业流行病学、营养流行病学、灾害流行病学、老年流行病学、健康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等等。这证明了流行病学与诸多学科的广泛联系,以及当今学科之间交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大趋势。对于以上名称有人叫做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实际上其中一部分称为交叉学科(如临床、药物流行病学)较为合适。另一些则仅仅是流行病学在某方面(如老年、健康、灾害流行病学)或某些病种(如肿瘤流行病学)上的应用,目前都谈不上是流行病学的分支。

  

 

 

相关文章
 眼科学作业习题:眼外肌
 病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病理学习题集:第十三
 病理生理学电子教材(中文):第三节 发病机制
 内科学图片库:循环系统20040516225033627
 中医妇产科学讲稿:第一节 胎儿窘迫
 医学统计学作业习题:第五章 t检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