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综合辅导
临床资料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羊 > 养羊问答 > 正文
羊病问题症状描述:多发的传染病有哪些?
其他门诊 更新:2016/5/23 字体:
多发的传染病有哪些?
-----
羊的各种传染病无论在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或流行病学特性方面,都是极其不同的。绵羊山羊对一些传染病的感受性也存在差异,不同年份、类型和品种的羊抗病能力也有区别。羔羊、幼龄羊发病率高,粗毛羊较细毛羊及其杂种羊抗病力强。羊传染病经过多年的大力防制,多数已得到基本控制,有的在一些地区已被消灭,但仍有一些在小范围内散发流行,应引起养羊者的重视。(1)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具有传染快、发病率高的传染病。主要由消化道传染,也可经粘膜、乳头及损伤的皮肤传染。在新疫区流行,发病率可达100%;在老疫区发病率相对较低。常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缓,夏季平稳。多在蹄部发生水疱和溃疡,表现跛行、采食困难、流涎、食欲下降。体温高达40—41℃,持续两到三周。这种病对初生的羔羊危害严重,有时呈出血性肠炎,并因心肌炎而死亡。对怀孕的母羊可导致流产。防治:本病处于国家规定的动物A类传染病的首位,属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靠定期接种疫苗来避免其发生。发现有此病出现时,应立即进行封锁,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病羊应处死深埋或焚烧处理。对疫区及周围地区的易感动物紧急接种灭活疫苗。另外要加强消毒工作,可用2%烧碱水对羊舍、用具消毒。也可用强力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为主原料的制剂)按照1:150—400浓度进行预防性环境消毒。由于口蹄疫病毒对日光、热、酸、碱均很敏感,常用的消毒剂还有20—30% 草木灰水;1—2%的甲醛溶液;0.2—0.5%过氧乙酸;4%的碳酸氢钠。(2)羊炭疽: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5天,多为最急性,突然发病,患羊昏迷眩晕,摇摆,倒地,呼吸困难,结膜发绀,全身颤栗,磨牙,口、鼻流出血色泡沫,肛门、阴门等天然孔流出血液,且不易凝固,数分钟即可死亡,尸体长时间不僵直。羊病情缓和时,兴奋不安,行走摇摆,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粘膜发绀,后期全身痉挛,天然孔出血,数小时内即可死亡。外观可见尸体迅速腐败而极度膨胀,天然孔流血,血液呈煤焦油样,凝固不良,可视粘膜发绀或有点状出血。注意对死于炭疽的羊,严格禁止剖检。预防与治疗:1、在发生过炭疽病的地区,每年要对羊接种一次Ⅱ号炭疽芽胞菌苗l毫升。春季可对新引进的羊或新生的羔羊补免。接种前要作临床检查,必要时检查体温。瘦弱、体温高、年龄不到1个月的羔羊,以及怀孕已到产前2个月内的母羊,不能进行预防接种。接种过疫苗的山羊要注意观察,如发现有并发症,要及时治疗。无毒炭疽芽胞苗(对山羊毒力较强,不宜使用),对绵羊可皮下接种0.5毫升。2、炭疽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所以有炭疽病例发生时,应及时隔离病羊,对污染的羊舍、用具及地面要彻底消毒,可用10%热碱水或2%漂白粉连续消毒3次,间隔1小时。病羊群除去病羊后,全群用抗菌药3天,有一定预防作用。山羊和绵羊炭疽病程短,常来不及治疗,对病程稍缓和的病羊可采用特异血清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病羊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30—60毫升,必要时于12小时后再注射1次,病初应用效果好。3、患炭疽病死亡的羊,严禁剥皮吃肉或剖检,否则,炭疽杆菌形成芽胞,污染土壤、水源和牧地。尸体要深埋,住过病羊的羊舍及用具要用10—30%的漂白粉或10%硫酸石炭酸溶液砌底消毒。4、炭疽杆菌对青霉素、土霉素及氯霉素敏感。其中青霉素最为常用,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5万单位,每8小时肌肉注射1次。(3)羊痘:病原是痘病毒,病羊的痘疮和痂皮中都含有很多病毒。吸入带有病毒的尘埃或吃了被病毒污染的羊料、饮水可被感染。羊痘多发生于春、秋两季,传染很快,病羊痊愈后能获得终身免疫。患羊最明显的症状是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结膜充血,流鼻涕,食欲减少,精神萎靡。一般发热1—3天后,皮肤上出现红斑点,过1—2天,形成绿豆大硬结节,然后变成蓝白色水疱。再经3—5天,水疱化脓破裂。以后逐渐结痂,然后脱落,留有疤痕。防治:在疫区对绵羊每年定期注射羊痘疫苗有一定的免疫作用。对羊群要经常检查,检出病羊,立即隔离。对病羊加强护理,对症治疗,水疱或脓胞破裂后,可用3%来苏儿或3%石炭酸水冲洗,再涂以碘甘油或紫药水。为防止并发肺炎等病,可注射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4)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传染病,多突然发病,病程较短,急性死亡,真胃(第四胃,皱胃)发生出血性炎症。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潮湿、低洼以及沼泽地带为多发区。在秋、冬和初春季节,羊寒冷饥饿或吃了冰冻带霜的饲草而抵抗力减弱时,容易诱发本病。最急性型病羊突然停止采食和反刍,腹痛,呻吟。弓背,后躯摇摆,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带泡沫的液体,痉挛倒地,四肢呈游泳状运动,2—6小时即死亡。急性型,病初期精神不好,食欲减退,行走摇摆不稳,离群喜卧,排粪困难,继之卧地不起,腹部膨胀,呼吸急促,当体温上升到40℃以上时,不久即死亡。剖检可见皱胃粘膜呈出血性炎症,底部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胸、腹、腔和心包积液,十二指肠粘膜有明显的充血、出血,甚至形成溃疡,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防治:本病可用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进行预防,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可达半年。对病程稍缓的可以用青霉素进行治疗,早期有一定的效果。(5)羊猝疽: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临床上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本病发生于成年绵羊,以1—2岁的绵羊发病较多,常流行于低洼、潮湿地区和冬春季节,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呈地方性流行。由于该病的病原与羊肠毒血症同属魏氏梭菌属的细菌,仅为不同型的细菌,所以该病的的症状、病理变化与羊肠毒血症相似。防治:可以参照羊快疫、羊肠毒血症进行。(6)羊肠毒血症(软肾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经消化道感染。多发生于夏初至秋末。发病急,病羊常突然死亡,呈散发性。发病较慢者,生前可见兴奋症状,呈转圈运动全身痉挛,倒卧昏迷,虚弱而亡。剖检可见胃肠粘膜出血。肝肿大质脆,胆囊肿大。一侧肾脏肿大松软如泥状,故又称“软肾病”。防治:在常发病地区,于本病流行季节前给羊群接种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或单用羊肠毒血症菌苗。流行季节,羊群出牧时间不宜过早,并防止过食嫩草和精料。病程稍长的病羊,口服或注射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均有一定疗效。(7)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病原主要为B型魏氏梭菌,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混合感染后可加重病情。本病多发于出生后一周龄的羔羊,2—3日龄的发病率较高,7日龄以上的仅个别发病,一般春季发病较多。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感染。母羊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均可促使发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主要特征。防治:秋季注射羊厌氧菌五联苗或羔羊痢疾苗,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口服土霉素0.15—0.2克,每日一次,连续口服三次,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治疗以清理肠道、杀菌消毒为主。先口服6%的硫酸镁溶液20—30毫升,经6—8小时,口服0.5%高锰酸钾溶液20—30毫升/次。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铋0.32克、碳酸氢钠0.2克混合加水一次内服,3次/日。在使用上述药物时,还应对症治疗,强心、补液、镇静。(8)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以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但对湿热的抵抗力不强,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传染源是病羊及带菌羊,尤其是受感染的妊娠羊,在其流产或分娩时,可随胎儿、胎水胎衣排出大量布氏菌。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皮肤、结膜和配种感染。防治:主要措施是检疫、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培养健康羊只及主动免疫接种,采用自繁自养的管理模式和人工授精技术。发现布鲁氏菌病,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其消灭。彻底消毒被污染的用具和场所。销毁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羊场工作人员也应注意个人防护,以防感染。(9)羊黑疫: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B型诺维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本病主要发生于1岁以上的绵羊,以2—4岁绵羊最易感,多发于春夏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潮湿地区,与肝片吸虫感染密切相关。死后皮下静脉显著淤血,羊皮呈暗黑色外观,故称为羊黑疫。防治:预防此病的关键是防止肝片吸虫的感染,为羊创造一个干燥的环境。本病可用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进行预防,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可达半年。对病程稍缓的可以用青霉素进行治疗,早期有一定的效果。(10)羊传染性脓疮:又称羊口疮,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状厚痂为特征。通过病羊、带毒羊或病羊用过的料槽由皮肤或粘膜擦伤传播。羔羊、幼羊发病最多,常群发性流行。本病常可在羊群连续危害数年。防治:定期进行羊传染性脓疮疫苗注射接种,严防创伤感染,发病后对全群羊多次彻底检查,病羊隔离治疗,用2%氢氧化钠溶液或10%石灰乳等彻底消毒用具和羊舍。
-----

做好免疫和消毒
-----

口蹄疫,羊痘
相关文章
 2016年执业兽医考试题库最新版下载(全科/水
 2015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有关事项公告
 2014年3月5日各地批发市场牛肉价格
 2015年全国执业兽医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中国兽医协会网报名入口2016年开通时间
 2014年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在线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