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食管裂孔疝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esophageal hiatus hernia
拚音 SHIGUANLIEKONGSHAN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食管裂孔疝系腹腔内脏经膈食管裂孔疝入胸腔所致,是各种膈疝中最常见者。
中医释名 以脘部痞胀疼痛、呕吐等为主要表现的疝病类疾病。
西医病因 在先天性食管裂孔缺陷,以及老年人结缔组织弹性减弱,韧带和肌膜松弛等基础上,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如咳嗽、呕吐、便秘、肥胖、妊娠、腹水和腹内肿瘤等,均可将胃底或其他腹内脏器推至松弛的食管裂孔而诱发本病。LES必须位于膈下时才具有生理性括约肌功能而防止胃内容物的返流。食管裂孔疝发生后,LES疝入膈上,则将导致胃内容物返流,乃为本病产生临床症状的重要基础。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症状的出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本病在一般人群普查中发病率为0.52%,而在有可疑食管裂孔疝症状者的常规胃肠X线钡餐检查中,食管裂孔滑疝的检出率为11.8%。近年来在X线检查时采用特殊体位加压法,其检出率可达80%。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膈疝是因痰气阻滞,胃失和降,进而使部分胃体逆入胸膈,壅塞气机。
病理 本病一般可分为三型:①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最为多见,约占总病例的95%,食管长度正常,但食管胃连接处暂时或永久地通过食管裂孔疝人膈上不同位置。②食管裂孔旁疝:食管胃连接处位于膈下的正常位置,但一部分胃底在食管旁通过食管裂孔而疝入膈上。③混合型食管裂孔疝:亦称食管胃疝。乃为上述两型的混合型,胃食管连接处及胃底部均通过食管裂孔疝入膈上。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依靠典型的两大主症和X线检查。食管镜检查主要用以诊断并发症,如食管炎、溃疡和出血等。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食管裂孔疝不一定出现症状,如有症状主要为:①疼痛:餐后感胸骨后或剑突下不适,或伴有疼痛,程度轻重不等,可放射至心前区、上胸部、左肩及左臂,酷似心绞痛。暴饮暴食与餐后过度用力,可使疼痛加剧,情绪波动也可诱发。疼痛常因患者的体位而变化,最常发生于患者就寝前,餐后平卧、弯腰或右侧卧位均可使之加重。②贲门关闭不全:90%患者有嗳气,亦可有返酸,常在平卧或弯腰时发生,食物返流比较少见。发生返流性食管炎时有胃灼热感。夜间返流可致呛咳或肺部并发症。有些患者可有咽下困难,见于急食、粗食、热食或冷食时,可为呕吐所缓解。咽下困难乃由于“疝胃”的排空延缓、食管未端痉挛、弥漫性食管痉挛或食管未端扭结所致。患者如有呕吐,应考虑有食管炎、食管溃疡或食管狭窄的可能性。多无特殊体征。大疝者于饮水或振动身体时可在左下胸听到震水音或响亮的蠕动音;当疝囊并发炎症或溃疡时,在心窝部可有深压痛。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胃肠X线钡餐检查时,应采取特殊的头低足高位,必要时应在上腹加压,可使食管和“疝胃”达到最大充盈,而使食管裂孔疝易于显露。滑动型疝的直接X线征象有:隔上疝囊征,食管胃环征(膈上疝囊壁上的对称性切迹或凹陷)和疝囊中出现胃粘膜皱壁影。小的食管旁疝仅在胃充满钡剂时才能发现,其特点是远端食管仍在膈下正常位置,但胃底通过一个宽的食管裂孔,在食管左侧脱入胸腔内。本的食管旁疝可有一半以上的胃脱入胸腔,胃大弯在上,小弯在下,形成所谓“倒置胃”。食管镜检查对滑动型疝可帮助发现食管炎和食管溃疡,但对食管旁疝无帮助。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食管裂孔疝需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消化性溃疡、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端和贲门癌、胆道疾病(尤其是胆结石)和食管静脉曲张等鉴别。
中医类证鉴别 1.食管癌:进行性吞咽困难、疼痛,消瘦明显,甚至呈恶病质。x线吞钡、食管镜检查及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可作鉴别诊断。
2.食管痹:间歇性吞下困难,胸骨后及胃脘部灼热感不明显,进热食或含硝酸甘油片后常可缓解。食管x线钡餐检查、乙酰甲胆碱试验、食管测压、食管内窥镜检查可鉴别诊断。
3.食管瘅:胸骨后烧灼不适或疼痛等与膈疝相似,服制酸剂可使症状缓解或消
失。食管镜与活检、x线食管吞钡检查、食管滴酸试验、食管腔内测压、食管下段pH测定等可作鉴别诊断。
4.胸痹心痛):胸闷痛。心悸,脉参伍不调,心电图ST-T呈缺血性改变等与膈疝相似,但常无胸骨后及胃脘部灼热感,亦无明显反胃、泛酸现象,多有风眩、消渴等病史,心脏B超、血脂检测及冠状动脉造影学检查可作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返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狭窄、胃炎、胃扭转和绞窄、出血、穿孔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西医治疗 无症状者不必治疗,有症状者大多数经内科治疗即可缓解。仅少数患者需外科手术。确诊后应首先解除患者对心绞痛或食管癌的疑虑。食物应无刺激性,缓慢进食,少食多餐。夜间平卧不适时可取头高足低位或应用制酸剂。药物治疗可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以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促进胃蠕动,加快胃内容物排空,减少胃食管返流。对烧心者可用液体制酸剂,如无效则可改用粘膜麻醉剂(利多卡因溶液)。忌用抗胆碱能药物,因该品能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压力,延缓胃排空,而促进胃食管返流。此外.注意避免增加腹内压的因素。如弯腰、过紧裤带、便秘、慢性咳嗽、嗳气和呕吐等。手术疗法的适应证为:症状严重经内科治疗未能控制者;常诱发心绞痛与心功能不全的滑动型疝;滑动型疝合并严重食管炎或食管溃疡,内科治疗无效者;食管狭窄;慢性失血引起严重贫血者;大的食管旁疝或混合型疝;有大量呕血或反覆小量呕血、便血者;胃扭转合并绞窄、穿孔者。滑动型疝伴有食管炎时,目前采用Nissen胃底折叠术,以防止胃液返流和食管炎。手术疗法近期疗效良好,90%的病例可恢复贲门功能,但术后X线检查复发率高。近几年来采用“前胃固定术”治疗有食管返流的食管裂孔疵,有效率高达90%,并认为此法简单、安全,临床失败和X线复发率均少。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肝胃不和证:胸骨后或胃脘部灼热、疼痛,嗳气,呃逆,呕吐食物或酸水,两胁胀痛,多因情志变化而诱发或加重,口干苦,舌红苔薄黄,脉弦。疏肝和胃。柴胡疏肝散加旋覆花苏叶黄连吴茱萸等。
2.瘀血阻膈证:心窝部刺痛,痛有定处,食入即吐,胸骨后及胃脘灼热,可有便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化瘀和胃。膈下逐瘀汤加旋覆花、法夏白及等。
3.胃燥津伤证:胸骨后或胃脘部灼痛,吞咽梗塞,口燥咽干,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红少津,无苔或少苔,脉细弦。滋阴和胃。麦门冬汤合益胃汤加减。
4.脾胃阳虚证:吞咽时胸脘部梗塞,胃脘隐痛,喜按,得温则舒,呕吐不化之食物,纳少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弱。温补脾胃。理中汤加陈皮、法夏、旋覆花、丁香、苏叶、黄连等。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三乙承气汤(《伤寒大白》卷二)
 [转贴]偏解核心理论带来“学术痛苦”,论任
 家近陶翁肝阳逆肺咳嗽加感风温标本异治
 乳汁自出
 乳中有白点,请指教是什么问题。
 羌活散(《普济方》卷六十五引《海上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