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虫螫中毒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insect bite poisoning
拚音 CHONGZHEZHONGDU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毒及化学损害,动物、昆虫咬伤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虫螫中毒系指某些节肢动物螫咬人体并注入其毒液引起人体局部或全身中毒反应的总称。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常见的虫螫中毒有娱蚣毒中毒、蝎毒中毒蛛毒中毒蜂毒中毒.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蚊、蠓、跳蚤、臭虫叮咬后在被叮处出现风团,有时为小红点或淤点,严重的可出现大疱或血疱、淤斑。
蚊、蠓叮咬损害多见于暴露部位如双小腿、颈、面和前臂等处。
跳蚤叮咬则多在衣服覆盖处。
臭虫叮咬常呈线状,亦有人对蚊子、臭虫叮咬后无反应。
蜈蚣有21对足,其前两足各有毒爪与体内毒腺相通,刺入皮肤后引起剧痛和剧痒,被刺处有两个红点,周围红肿,可发展为褐色水肿,有时继发淋巴管和淋巴腺炎,2d后炎症可消退。部分患者可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心悸、全身发麻等,儿童可危及生命。
蝎子尾部有锐利的弯钩与毒腺相通,其毒液中含有溶血性毒素和神经毒素,刺螫后产生剧痛,局部红肿,有时形成大疱。严重者发生类似毒蛇咬伤的中毒症状,出现反射性痉挛和呼吸麻痹,导致死亡。常见症状:1.发病常在夜间,多为手足部。2.皮损为被螫伤部位大片红肿,瘀斑或水疱,常引起臖核肿痛和红丝走窜。3.自觉剧烈疼痛、灼热,严重者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头痛,心悸,抽搐,谵语等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一般虫咬可外用10%的氨水及止痒药水,内服抗组胺药。严重者酌情使用皮质激素。蜈蚣、蝎等刺螫处可用1%普鲁卡因局封,严重者可按蛇咬伤处理,如吸去毒液,使用南通或上海蛇药片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症状严重者,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
出现抽搐者,清热解毒、祛风镇痉。葛根汤加减。
伴有恶心呕者,加用玉枢丹。
神志不清、谵语者,凉血清热、解毒开窍。犀角地黄汤加减,配服安宫牛黄丸。
(二)外治及其他治疗:
1.尽快在被螫伤部位的近心端缚扎,吸出毒液,扩大创口,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肥皂水冲洗创口。
2.明矾米醋,或雄黄枯矾等,凉开水调,敷患处。
3.大蜗牛马齿苋、大青叶等,捣烂,外敷。
4.内服季德胜蛇药、南通蛇药片、解毒消炎丸、安宫牛黄丸通窍散等。
5.5%小苏打溶液、2%普鲁卡因、1%吐根碱等,局部封闭。
6.中毒症状严重者,除对症和支持疗法外,可选出蝎毒抗血清、地塞米松阿托品等。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有用过甜瓜蒂的朋友吗?
 升降散
 干姜
 养荣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
 一代宗师——乾隆御医黄元御(第一部公开出
 推拿正骨按摩师傅想找传人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