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蛔虫病(小儿)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child ascariasis
拚音 HUICHONGBING(XIAOER)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寄生虫病(儿科)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蛔虫病是由于人蛔虫寄生于小肠内所致,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人感染蛔虫后,临床大多无自觉症状,称蛔虫感染。儿童尤以年幼体弱及营养不良儿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中医释名 蛔虫又称“蚘虫”、“蛕虫”、“长虫”,寄生于肠内,是小儿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临床以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脐周疼痛,时作时止,大便下虫为特征。
西医病因 蛔虫是寄生于人体的最大线虫之一。雌虫每日产卵约20万个,其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孵化,约经3周成为感染性虫卵。
中医病因 蛔虫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洁所致。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人食入感染性虫卵后,虫卵在体内逐步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于肠道,常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并可引起腹痛、消瘦、贫血及生长发育迟缓等,偶可引起胆道蛔虫、蛔虫性肠梗阻等严重合并症,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病机 双手接触不洁之物,以致食入虫卵,虫卵进入肠胃,寄生繁殖,扰乱气机,劫取营养,耗伤气血,损伤脾胃,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证候。虫性好动,有钻窜和扭结成团的特性。蛔虫壅积肠中,阻塞肠道,可发生“虫瘕”。窜入胆道,可发生“蛔厥”。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蛔虫病临床表现有轻有重,病势有缓有急,静则安,动则痛。轻者可无症状,或偶有腹痛。重者可见腹痛剧烈,甚或吐蛔。出现蛔厥、虫瘕等并发症者,更需及时诊断,分清缓急。
1.蛔虫证
主证:食欲不振,日渐消瘦,脐腹疼痛,时作时止,或见吐蛔,面色萎黄,面上白斑,嗜食异物,睡眠不安,睡中齘齿,大便不调,舌淡红,苔薄腻或花剥,脉有力或弦细。
分析:本证是由于虫居肠胃,扰乱气机,损伤脾胃所致。虫扰腹中,气机郁滞,故发腹痛。蛔虫久居,劫取精微,故见面黄消瘦。虫扰胃腑,胃失和降,故见吐蛔。
2.蛔厥证
主证:腹部绞痛,弯腰曲背,辗转不安,肢冷汗出,恶心呕吐,甚或吐蛔,腹痛时作时止,甚则出现黄疸,或见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分析:本证是由于蛔虫躁动,窜入胆道所致。蛔虫扰动,气机逆乱,故腹部绞痛。胃失和降,故见呕吐或吐蛔。虫体阻塞,胆汁郁而化热。则见发热及黄疸。
3.虫瘕证
主证:脐腹剧痛,腹部包块,按之柔软可动,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大便不通,腹部胀满,舌质淡红,脉弦数。
分析:本证是由于虫壅肠中,聚集成团,阻塞肠道所致。虫阻肠内,气机不通,故发为腹痛。蛔虫盘结,则腹部有包块。腑气不通,则大便不通。胃气不降,则见呕吐。
西医诊断标准 肠道蛔虫病诊断标准:
1.有喜食生冷、呕吐、排出蛔虫史。
2.反复脐周阵痛或隐痛,食欲好而消瘦,或食欲不振,夜眠不安,腹部能触及蛔虫条索或团块(可揉散)。
3.末梢血象嗜酸粒细胞轻度增多,大便检查找到蛔虫卵。必要时采用集卵法查虫卵,以提高阳性率。
4.可并发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肝脓肿等,可有其相应的症状。
西医诊断依据 肠蛔虫病的确诊依靠吐虫、排虫史,或大便涂片镜检发现蛔虫卵。如体内仅有雄虫或不成熟的雌虫寄生而粪便虫卵阴性时,亦可进行治疗驱出虫体后确诊。蛔虫性哮喘的诊断应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一般并不困难。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反复发作脐周围疼痛,食欲不振或异食癖,可伴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也可发生营养不良或贫血。
2.幼虫移行至肺部,可引起蛔虫性嗜酸性肺炎。表现为咳嗽气喘、发热等。幼虫移行至肝、脑、肾等处,亦可引起相应症状,如肝脓肿、脑膜炎癫痫、浮肿及尿的改变。
3.蛔虫钻入胆道,可引起胆道蛔虫病。表现为剑突下或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呕吐,可吐出胆汁或蛔虫。若继发胆道感染可出现发热,黄疸。
4.蛔虫扭结成团,可引起蛔虫性肠梗阻。表现为阵发性剧烈腹痛,呕吐,腹胀,腹部可扪及条索状包块,可见肠型,腹部透视可见肠曲充气或有液平面。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末梢血中嗜酸粒细胞增高。
尿
粪便 可查到蛔虫卵,用漂浮法可提高检出率。但查不到虫卵亦不能除外本病。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1.气腹痛:腹痛突发,疼痛剧烈,但检查无形质改变,无吐蛔、便蛔史,大便镜检无蛔虫卵。
2.赤[扁]虫病:常伴腹泻,便中或挟有肉虫如片状,大便检查可找到姜片虫卵。
疗效评定标准 肠道蛔虫病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①经驱虫治疗,大便中有蛔虫排出,症状及体征消失。②驱虫后两周复查大便,虫卵阴性。
2.好转:①经驱虫治疗,大便中有虫排出,症状体征消失或好转。②驱虫后两周复查大便,虫卵未转阴。
预后
并发症 可并发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病。
西医治疗 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驱虫。对有并发症者,应予积极治疗。
一、驱虫疗法
1.枸橼酸哌哔嗪(驱蛔灵):为临床常用驱虫药,毒性低且疗效高。剂量为每日150mg/kg,最大量每日不超过3g,空腹一次顿服或睡前服,连服2日,不必加服泻药。如重复使用需间隔2周。
2.甲苯咪唑:为广谱驱虫药。剂量为每次200mg,一次顿服,或每次100mg,日服2次,连服3天。未治愈者,可于3周后重复第2疗程。
3.丙硫咪唑(肠虫清):剂量为每次400mg,一次顿服。如需重复使用需间隔3周。2岁以下小儿禁用。
4.左旋咪唑:剂量为每日1.5~2mg/kg,一次顿服,连服2日。必要时可于1周后按相同剂量重复一次。
5.双萘羟酸噻嘧啶(抗虫灵):剂量为每次5~10mg/kg,睡前一次口服,每日总量不超过1g,连服3日。
二、并发症的治疗
1.胆道蛔虫病:首先采用内科治疗,治疗原则是镇痛、解痉、驱虫、控制感染。常用10%硫酸镁5~10ml,每日3次。维生素K3每次4~8mg肌肉注射,每日3次。继发胆道感染者及早应用抗生素。内科疗法无效者,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2.蛔虫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可先采用内科治疗。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缓解后行驱虫治疗。以氧气驱虫效果好,给氧量按每岁100~150ml计算,最大量不超过1500ml,20~30分钟内注完。完全性肠梗阻应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三、对症治疗:腹痛可用阿托品颠茄等以缓解疼痛。出现过敏症状者,可用脱敏药,如扑尔敏等。
中医治疗 对本病的治疗应以驱虫为主,虫去之后再予调理脾胃。对发生蛔厥者,应先安蛔定痛,继之驱蛔。对发生虫瘕者,应以安蛔通下驱虫治之。蛔虫病的治疗是以驱虫为大法,根据临床不同证候,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蛔虫证,应先驱虫而后调理脾胃。对蛔厥证,则应先安蛔而后驱虫。对蛔瘕证,需安蛔与驱虫并用。
一、辩证选方
1.蛔虫证
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方药:使君子散加减。使君子、槟榔各12g,芜荑鹤虱苦楝根皮、雷丸各10g,甘草3g。大便于者,加大黄青皮。驱虫后以异功散加减调理脾胃。
2.蛔厥证
治法:安蛔定痛,继之驱虫。
方药:乌梅丸加减。乌梅15g,黄连黄柏各6g,川椒干姜各5g,细辛附子各3g。出现黄疸及舌苔黄腻者,去附子、干姜,加茵陈、大黄、槟榔。
3.虫瘕证
治法:安蛔驱虫,润下通便。
方药:乌梅汤小承气汤加减。乌梅12g,枳实厚朴各10g,黄连、川椒各6g,大黄、芒硝各5g,甘草3g。
二、专方验方
1.驱虫散:石榴皮10g,苦楝根皮10g,生贯众12g,槟榔15g。共研细末。3岁小儿每次0.25g,5岁每次0.5g,日服2次,早晚饭前服。用于驱蛔虫。
2.驱虫汤:炒使君子肉6g,花槟榔6g,苦楝根皮9g,贯众6g,乌梅2枚,甘草3g。水煎服,晚睡前或晨起空腹顿服,连服2天。用于腹痛缓解期驱虫。
3.猪胆汁方:猪胆1个,川椒20g,胡椒20g,醋300ml。川椒、胡椒共研细末,以猪胆汁和醋调和,分2次服下。用于胆道蛔虫病。
4.胆蛔止痛验方:川椒20g,鸡蛋1个,香油50g。川椒研面,香油烧沸后炒鸡蛋,鸡蛋炒黄后入川椒面,顿服。用于胆道蛔虫病。
5.莱菔大黄粉蜜汤:莱菔子18g,大黄15g,玄明粉9g,川椒6g,蜂蜜60g。莱菔子和川椒先煎,大黄后入,蜂蜜单煎,沸后与药汁混合,玄明粉用药汁冲服,1次或分2次服下。用于蛔虫性肠梗阻。
6.油椒饮:川椒6g,豆油150ml。豆油烧开后入川椒,川椒以焦为度,去川椒喝油,分1~2次服下。用于蛔虫性肠梗阻。
三、其他疗法
贴敷:新鲜苦楝根皮200g,全葱100g,胡椒20粒,共捣烂如泥,放锅内炒热,加醋150ml,拌炒极热,以纱布包裹,热熨背脊两旁,由上而下,反复多次,以痛减为度,治疗小儿虫积腹痛;大黄、芒硝各45g,冰片15g,共研细末,和醋调匀,外敷痛处,治疗小儿肠道蛔虫症。
中药 1.驱虫片:具有杀虫理气,导滞泻热之功效。适于蛔虫寄居肠道所致湿热及食滞之证,身体虚弱者不宜。3~6岁每次1~3片,6~9岁每次3~5片,9岁以上每次5~8片,日服2次,连服1~2天,或隔周再服,不可连续服用。
2.化虫丸:具有杀虫消积之功效。适于小儿蛔虫病。3~6岁每次2~3g,6~9岁每次3 ~5g,9岁以上每次5~8g,日服1~2次,早晨空腹或睡前服用。
3.使君子丸:具有消疳驱虫,散结止痛之功效。适于小儿疳积、虫积。3~6岁每次20~30粒,6~9岁每次30~50粒,9岁以上每次60粒,日服2次。
4.乌梅丸:具有温脏安蛔之功效。适于胆道蛔虫病。3~6岁每次1/3丸,6~9岁每次1/2丸,9岁以上每次1丸,日服2次。
5.复方鹧鸪菜散:具有驱蛔消积之功效。适于蛔虫病或胆道蛔虫病。3~6岁每次1~2包,6~9岁每次2~3包,9岁以上每次3~5包,日服1次,连服3日。
针灸 主穴为大横 (双侧),配穴为足三里 (双侧)、支沟。大横穴直刺,针尖微指脐部,强刺激,泻法,每日针1~2次,连续2日。用于蛔虫病;主穴取迎香透四白、胆囊穴,配穴取内关、足三里、中脘、人中,强刺激,泻法。用于胆道蛔虫病;主穴取天枢、中脘,配穴取足三里、内关、合谷,强刺激,泻法。用于蛔虫性肠梗阻。
推拿按摩 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神阙,用于蛔虫性腹痛;按压上腹部剑突下 (以压痛点为准),采用一压一推一松手法,连续推压7~8次后重压1次,如此反复进行,用于胆道蛔虫病;用掌心以旋摩法顺时针方向按摩患儿腹部,手法由轻到重,配合应用扭揉法或提抖法,用于蛔虫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治疗 1.蛔虫病的治疗主要是驱虫,中西药驱虫均有较好的效果。但西药驱虫剂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对肝肾功能不良及体质弱的患儿应尽量选用中药驱虫。据现代药理研究,中药使君子、槟榔、苦楝根皮等都有使蛔虫麻痹的作用。
2.胆道蛔虫病的治疗应以中药安蛔驱虫为主,同时配合西药镇痛、解痉,对继发胆道感染者予抗生素控制感染。经治疗无效者,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3.蛔虫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梗阻,治疗应中西医方法并用。中药以承气汤驱泻虫体,或服生豆油,以帮助驱导蛔虫团。同时配合胃肠减压,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亦可配合针灸治疗,这些方法综合应用,常常可使梗阻得以缓解。对治疗无效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古代医书对本病有详尽的记载。《幼幼集成》指出:“凡腹内有虫,必口馋好甜,或喜食泥土茶叶火炭之类,宜攻去之,槟榔丸。”明确阐述了蛔虫病的症状及治法。
相关文章
 宽膜汤(《辨证录》卷九。)
 忽思慧
 泯灭良心,赚钱第一——可怕的妇科[转贴]
 zt.谨防附子炮制陷阱,论制附子的不良加工
 (4)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
 目锐眦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