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雷诺病、红斑性肢痛症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血痹是因风寒之邪侵及血脉,或因情志刺激,使络脉挛急不和,营血不从。以阵发性肢末(
多为手指)对称的间歇性发白、紫暗或潮红、冷痛,遇冷加重,或见红斑为主要表现的肢体
痹症类疾病。
发病原因:  
外因风寒之邪侵袭,内因气血不足,寒邪侵及血脉,或因情志刺激,使络脉挛急不和,气血
运行不畅,营血不从,四肢末端失于温养而发病。
诊断要点:  
以青中年女性为多见。常因情绪激动或感受寒冷而诱发。
症状发生2年以上,冬季发作频繁,可有家族史。
以肢末(主为手指)呈阵发性、左右对称性皮肤发白、青紫,继而转为潮红的“三色”改变
。自觉寒冷疼痛,或有痒、麻感等为主要表现,保暖、消除紧张症状可得以缓解,肤色变红
半转暖。
未发病时肢端可完全正常,极少有坏死(或仅限于皮肤表面)。部分病重者可有鼻、耳及下
颌、面颊受累而有同样表现。
脉搏搏动正常。后期患指肌肤可有干萎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沉、抗“O”等检查可无异常。发作时肢端血流图及甲皱微循环可示血流量减少。
疾病辨析:  
三痹、尪痹:以关节或肌肉疼痛为主症,可有关节红肿、变形等表现。
脱疽:男性多见,年龄较大,多为下肢,不对称,患肢末梢脉动弱小,病久可坏死。
治疗方法:  
营卫不和证
证候:肢体末端对称性间歇性发白、紫暗、冷痛,遇寒加重,得温缓解,自汗恶风,舌苔薄
白,脉浮缓。
治法:疏风通络、调和营卫。
主方:桂枝
用法:
加减:常加黄芪当归防风等。
寒滞经脉证
证候:肢端冷痛发白,遇寒加重,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温阳散寒通络。
主方:当归四逆汤
用法:
加减:可加黄芪、yin羊藿;冷甚,加附子
瘀血阻络证
证候:肢端疼痛如针刺,遇寒尤甚,皮肤紫暗,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涩。
治法:化瘀通络。
主方:四物汤
用法:
加减:可加丹参泽兰;痛甚,加蜈蚣;病在手指,加片黄;病在足趾,加牛膝
肝郁血瘀证
证候:肢端冷痛或刺痛,苍白,青紫、暗红变化不定,病情每因情绪刺激而发生或加重,胸
闷胁胀,舌紫暗,脉弦。
治法:疏肝化瘀。
主方:逍遥散
用法:
加减:常加赤芍、桂枝、鸡血藤等;胸闷、胁胀,加郁金香附
其他疗法:  
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绪激动。
针炙疗法:
★ 体针疗法:取绝骨、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外关等穴。
★ 耳针疗法:取心、肾、皮质下、交感、内分泌,强刺激,留针15-30分钟,或埋针
★ 穴位注射疗法:用丹参注射液作穴位注射。
西药:如为雷诺病,可选用利血平左旋多巴哌唑嗪、灰黄霉素等;如为红斑性肢痛症
可选抗焦虑药和止痛药合用,严重者可考虑作交感神经干切断术。
评   介: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肢端血流图及甲皱微循环正常。
好转:症状、体征减轻,肢端血流图及甲皱微循环好转。
未愈:症状、体征及肢端血流图、甲皱微循环无改善。
相关文章
 不好意思
 巴霜黄蜡丸(《理瀹》)
 内外两解汤(《会约》卷五)
 苦难的中医历程
 千日红
 太阳丹(《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引《局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