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刘鸿恩应用乌梅经验浅析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作者:毛峥嵘


清代以前医籍多认为乌梅有止痢、止泻、止嗽、止血等功能,惟陈修园从剖析乌梅性味入手,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乌梅能“和肝气,养肝血”(《神农本草经读卷之三》)。突破了乌梅单纯酸收之能,而变为补肝敛肝之良药。

刘鸿恩为清代医家,所著《医门八法》中称乌梅“最能补肝且能敛肝,用于阴分药中功效甚大,凡虚不受补之证用之尤宜”。并自号为“知梅学究”,可见对乌梅体会至深。《内经》有治肝三法:辛以散之,酸以敛之,甘以缓之,但刘氏不依样画葫芦,他对柴胡香附青皮之类的疏肝药几无使用。他撷取《内经》酸收、甘缓且补之旨,并采仲景对肝病“补用酸”之说,更仿《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义,力倡酸味药补肝敛肝。同时受《笔花医镜》视乌梅为补肝猛将的启发,悟出“盖山楂耗血,不同于乌梅生血也”,堪为经验之谈。《医门八法》一书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其分析、运用乌梅的思路,简介如下。

独梅汤:乌梅一味煎汤,白糖冲服,“五味入腹,各归各喜。脾喜甘,肝喜酸。乌梅酸而敛,白糖甘而清,服之则肝脾各复其常”。凡肝血不足,肝气妄动,克脾、射肺,扰胃等所致的泄泻吐血咳嗽发热噎膈等均可服用,它具有健脾、肃肺、和胃、清热、润燥的功效。即便是脱证、厥逆等危疾,亦可服用。他在论述产后证治时说:“若夫大虚之证,极危之疾,患不在瘀而在脱。欲救气血之散亡,正赖乌梅之酸敛矣。”“独梅汤与独参汤,可以各树一帜,可以合成一队,其阴阳交济也。”

参梅汤:党参、乌梅、冰糖,该方有阴阳相济之功。用于六气将脱的喘促、厥冷以及大病大劳之后的虚羸危证,固脱复元拯危之力强。

乌梅四物汤:乌梅、当归、熟地黄白芍。这是除独梅汤外刘氏最善用的方药。在61个杂病中施予乌梅四物汤的就有30个之多。他把本方推为“滋阴敛肝之主剂”,分析说“肝气鸱张以乌梅之酸敛约束之,肝血枯槁以归黄之甘润滋养之,肝性虽狂悍饵之以此竞已。”他认为,凡痢疾消渴、吐血、头痛眩晕耳聋胃脘痛胁痛、淋浊、遗精、月经不调、带下、妊娠诸疾、小儿风气等,均有使用乌梅四物汤的适应证。刘氏在解释子肿、子气等病何以用本方时说:“证虽百而病则一,病一则方不得不一,一以乌梅四物汤予之。肝敛则脾能消水,而子肿、子气、子满愈矣。肝气静则子烦子悬子痫愈矣。肝血足则不作热,不灼肺,而子嗽子淋愈矣”。可见乌梅四物汤有养肝血,调肝气,敛肝阴、清肝热多种功效。恰如刘氏所誉“乌梅四物汤之滋阴生血,固岁旱之霖雨也。”

刘氏运用乌梅四物汤,随证增损,不拘一格。如兼清血热的丹地乌梅四物汤,兼补气的参芪乌梅四物汤,兼温经的桂附乌梅四物汤,兼活血的牛膝乌梅四物汤,双补气血的乌梅八珍膏,还有滋阴止渴的乌梅四物汤加花粉,兼有健胃功效的乌梅四物汤合六君子汤等。

刘氏认为,“乌梅则毫无邪胜,可以多用,可以独用,可以与一切补剂并用。”《医门八方》中载有许多古方加乌梅使用的范例。如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乌梅治疗疝气、脱肛疮,大补元煎加乌梅治疗腰痛;两仪膏加乌梅、本瓜治疗瘫痪;三才膏加乌梅治疗不寐;贞元饮加独梅汤治疗喘促;六君子汤加乌梅、柿蒂治疗呃逆;金水六君煎加乌梅治咳嗽,以及仿芍药甘草汤而拟定的乌梅甘草汤治疗胃脘痛等。

纵观刘氏运用乌梅之广,始终遵循补敛二字。但他从不滥用,如外感瘟疫疾患,恐其收敛闭邪,故不选用;产后诸多疾患亦喜用乌梅,但仅限于虚证,若是恶露不净引起的头身腰痛则忌用乌梅。故特设“产后忌用乌梅之证”与“产后宜用乌梅之证”,以明宜忌。
-----------很好的文章,有时间自己试下
-----------嗯,有机会也试试,呵呵
-----------多谢楼主提供!
-----------请教夏天喝的乌梅汤是怎么制作的?
-----------善用乌梅不惧“敛邪”,刘鸿恩先生确为“知梅学究”。
----------- 本帖最后由 励杏老人 于 2011/5/20 11:10 编辑 www.med126.com

陈修园先生“和肝气、补肝血”六字考语独具慧眼!
-----------予用益气活血,加乌梅治肿瘤,效甚满意
-----------有机会试一试
相关文章
 祝由十三科妙理初探[转]
 关元中脘直接灸了9个多月的经验
 16个月宝宝手肘扭伤及便秘
 瞧瞧,来了吧
 蛤蚧散(方出《本草衍义》卷十七,名见《赤水
 看同一种病 中医比西医少报销150元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