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仲景原文:重读《伤寒杂病论》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伤寒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读:太阳病三要件:脉浮、头项强痛、恶寒,有一件则首先要考虑是不是患了太阳病,不必三要件齐备。头项强痛,也就是脖子不舒服,现在大多都往颈椎病去想,而忽视了太阳病的存在。有小病大作之嫌。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右)脉缓者,名(太阳)中风。
读:因为第一条的缘故,传统都将脉浮缓作为中风的脉象指证。我以为不妥,故加一右字,另为了区别于脑中风加了太阳二字。实际中,有此病时往往也呈现左脉浮右脉缓,不是即浮也缓。盖右脉主气,风气本质一物。是否中风之名也由此而来呢?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读:个人以为,体痛作为外证来辨别中风与伤寒更易识且优于有汗与无汗;阴阳,不仅指尺寸还应包括左右,而左右优于尺寸。一般的伤寒用麻黄汤,稍重麻黄加术汤,更甚麻附细辛汤.现代社会节奏快大多首选麻附细辛汤,愚以为30岁以上的可用。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读:此伤寒非彼伤寒,乃外感初时;脉静与脉数急相对而言,吐=少阳,躁烦=阳明(颇欲吐有呕的意思);以传的观点来看待疾病这应该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西医的区别;怎么传传到哪儿这得看病者原有的状况,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有后世发展出来的伏邪理论做依据;现在病者见医生时往往是数日以后,不传者少,又往往以它症述之而掩盖其发病之因医者不可不察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读:理论上,伤寒(即外感)过了一天就得考虑是否有它症出现,然实际上还是以清除外感为要。阳明,外证多多,不恶寒反发热是较重要的指证;内证则有太阳~,脾约是也、正阳~,胃家实、少阳~,大便难。少阳,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食七大证。

壬辰7.7小暑 一点说明:此贴乃我自学经文的一个记录。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而且语言都是用的通俗语言不是传统的那种,这大约是深受胡希恕的影响所致吧。我很少翻看历代注家所注的经文,原因是我怕他们影响我对经文的解读。也许等我把此经文用这种方式读一遍之后,我会去看的,但现在我不会。我觉得吧,一个人对事物还没形成自己看法时,看他人的书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对经文有各种各样的解说时,你真不知道孰是孰非。当然,有天资聪明的人,能很快从诸家学说中比较从而找到自己觉得正确的东西来,但我不行。
说了这么多,目的就是一个,这篇文字很不成熟,尤其是用”按“的地方,更是不成熟了。希望大家都绕过“按”不读,如果你想看的话。当然,如果你对文字有什么看法,也欢迎你的批判。总是不要受我的文字的影响才好!

-------------------
学习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伤寒论够一生的努力。

-------------------
讲得不错!
跟你一起重读。
继续哈!

-------------------
秋缠老师请继续。您的那篇与胡老的隔空神交真是佳作!

-------------------
以阴阳为左右,王雨三持这种观点,可惜他没有留下关于伤寒论的作品。
期待楼主的后续,学习楼主以阴阳为左右解伤寒

-------------------

-------------------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者如惊癎,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读:温病,如果作为一大类的话,其后当有细分,此仅列风温,故给后世留下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伤寒,脉阴阳俱紧;风温,脉阴阳俱浮-对应乎?身重,通常理解为有湿,然此处存疑;多眠睡,有点类似于少阴病的嗜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这应该是辨别风温病的主要特点;太阳中暍,能否归在温病条下,与风温并列或者就是风温呢?

-------------------
感谢各位前辈的光临以及评分。这是我在围脖里开始写着玩的,感觉有点意思,就放在儿了。

这是一项不容易完成的事儿,想想就可怕,几百条啊,逐一的诠释而不落俗,人云亦云,想想就可怕,就算一天一条都得一年多二年。不知我能否坚持下来,不敢想。


-------------------
r109:秋缠老师请继续。您的那篇与胡老的隔空神交真是佳作!?(2012-03-30 16:59)?700)this.width=700;" >

老爷子是我最敬重的一个人,本来想通过文字,给他老人家来个素描,奈文字功底太差,又,感觉对老爷子的理解体悟还不够深,所以写着写着就变样了。遗憾

希望今生还能续愿!

谢谢你的鼓励~~

-------------------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读:恶寒,所有的太阳病都具有的外证,然再细分的时候,似乎成了太阳伤寒的专利,太阳中风说的是恶风,而温病则是不恶寒,所以这里的恶寒是否就仅仅限于太阳伤寒呢?
恶寒有发热和不发热之分。发热的发于阳,不发热的发于阴。为什么呢?这说是由于阳数七阴数六之故,翻看经书,心数为七,肾数为六。是不是可以形成:发热=阳=七=心=血=桂枝汤;无热=阴=六=肾=气=麻黄汤
显然,若这推论成立的话,这推论与《伤寒杂病论》所述的心=血=阴=桂枝汤不一致。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本书著者与编撰者不是同一人,也可以看出《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之间是有区别的,并不是后世所说的《内经》是《伤寒杂病论》的理论基础。
其实,就这条来说,对医者临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当然不排除有的人根据这来推算病人的病愈时间,但意义不大。这是给那些研究者或者考古者留的。比如郝万山

-------------------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我理解是少阴表阴证, 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

易经曰"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
甘草干汤: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我理解是少阴表阴证, 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
易经曰"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 ..?(2012-04-01 10:14)?700)this.width=700;" >

你的理解也许是对的。

-------------------
裴永清解伤寒论第七条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7516&ds=1#tpc

-------------------
谢谢甘草干姜汤,我刚才去看了下,这太费脑子,说实话,还是那观点,对实际没多大的意义

裴永清以内外来分辨阴阳,是一种大局观,从大的格局来看的,有一定道理。然以一种为伤寒一种为杂病来进一步阐述我觉得欠妥。

我以左右来分辨阴阳,显得格局小了点,落脚点低。然我感觉这样分似乎对理解方义更好点。

-------------------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其经不传则愈。

读:头痛,头项强痛之一,即头痛项强是也,可见头痛也是太阳病的外证之一;七日以上,无论发于阳还是发于阴,都包括在内了;行其经,传的另一种说法,尽,据说是到了胃这部位就不再传了,后面有足阳明以印证。
这条是对上条的进一步解说,同时,也说明了护胃的重要性。

-------------------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读:巳,上午十点,未,过午两点,这时候是外界阳气正旺之时,同时也是足太阳膀胱经最弱的时候,所以这段时间内,这病容易好。再有,于此相对应的时间段,即晚上10点到过夜2点,也是足太阳膀胱经当令之时,往往这时候这病是最重的时候。好多带小孩的都知道,这段时间内是小孩闹腾的最厉害的时候,常常有父母这时候抱着孩子跑医院。其实知道了这道理,做家长的也不必太过紧张。
以上是传统也比较正统的说法。后世的温病学家大都精于此道。我刚开始看《温病条辨》时,对此花费了很多时间,不然你就根本看不懂温病学家在说什么。其实,细考起来,也有细微的不同,比如《内经》和《易经》对这时辰与脏腑的排法就有些不太一样,有人把它看成先天与后天的排法,我没细究过,没高人指点,那层纸始终捅不破。现在也有据此衍生出子午流注、灵八法来诊病的,据说现在西安就有此人。

我看过几遍《伤寒杂病论》以后,有个感觉,这书就像一头大象,有的人摸着它的鼻子,有的人抱着它的大腿,有的人触到了它的耳朵,由于全息理论的存在,谁都可以由自己的感受发展出适合自己学说的理论。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伤寒杂病论》虽说存在了有近两千年,但是她还年轻还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对任何理论和说法的排斥与拒绝都会阻碍自己的进步,我们不过是这参天大树上的一朵小花一片嫩叶而已。

-------------------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读:家,要有专于某项事情的才能方称之为家,比如现在流行的专家。风家,我的理解就是经常感冒的人,遇到点风邪就感冒,这种人一般内在体质较弱,所以虽然吃了药以后,表邪已去,但是其病还没见好,他好的慢。遇此,一要心里有数,发汗解表的药不要一味的给;二要注意扶正,看其主要是哪里虚,对症下药。

-------------------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读:这是个辨别方法。寒在骨髓与寒在皮肤其用药大约是不同的。我自己的体会,左臂痛,那是钻骨的疼,大约这可能就是寒在骨髓吧,我用的桂枝去芍药加麻附细辛汤,那感觉就真是一股暖气从骨往外冒,神奇;而寒在皮肤,我想大概就用些麻黄剂就可以了。

下面就是12条了,要开始出第一方了,主角要上场了。你能感觉到编撰者的良苦用心吗?11,冬月,冬至日,万物复苏之始也。

-------------------
如果要把前面的做一小结,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这太阳病的分类。
太阳病
------------------------------------------------------------------------------------------------------------------------
阴 伤寒病:头项强痛而恶寒   1   阳 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 
------------------------------------------------------------------------------------------------------------------------  
阴 太阳中风 脉(浮)缓 发热、汗出、恶风  1  阴 太阳中暍 脉弦细芤迟 发热恶寒 身重而痛
阳 太阳伤寒 脉阴阳俱紧 恶寒、体痛、呕逆   1  阳 风温 脉阴阳俱浮 身灼热、自汗出、身重
  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阴 少阴伤寒 脉微细 但欲寐、恶寒而踡 1   阳 白虎人参汤证 脉洪大 大烦渴不解 
------------------------------------------------------------------------------------------------------------------------
上表可以看出,太阳病分伤寒和温病两大系列,伤寒属阴所以用温药;温病属阳所以用凉药 。 

-------------------
再有,值得总结的是第七条和第十一条

这两条放在这篇首,看似没什么意义,其实细究起来,还真有点名堂在里边。

第七条讲的是病发于阳,,,这是讲的阴阳的问题;第十一条讲的是寒热问题。一阴阳一寒热,有点意思。而且这两条对后面的条文的解读也是颇有意义的。

-------------------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服一升,须臾戳热粥助药力,温服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臭恶等物。

读:此方=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姜枣
甘草,从李时珍开始成了和百药的,其实在《本草经》里不是那样的,依《伤寒杂病论》来看,甘草汤是治疗喉咙痛的,就甘草一味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咽喉乃要道也,人受大脑的指挥,凡与大脑有关的药物都得通过大脑才起作用,现代西医证实,这咽喉处有一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以及心脏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引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所以这甘草就是一个通关之物,像黄芪桂枝五物汤,它主要治疗血痹,身体不仁,跟大脑没什么关系,所以没用甘草。
姜枣,在这里主要还是护胃的作用。姜不用说了,这枣,像十枣汤,药性太猛,需要枣来护胃。
桂枝甘草汤走心,方义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芍药甘草汤走肝,方义其脚即伸,后世冠以去杖汤。
以前读《伤寒杂病论》时,觉得这天下第一方怎么描述都不为过,那时觉得郝万山讲的太简单了,没重视这第一方,然现在看来这整个方子就是一走阴血的药,这是这方子最主要的用意,然这血怎么跟太阳中风连在一块儿,还没悟透。
现在体会,这方的最大特点还在方后注。归纳有:a、啜热粥助药力b、微似有汗,佳c、汗出停服d、不汗更服,半日许令三服尽e、病重者可服至二三剂f、忌口。这些方法,现在很少有人用了,偶有嘱啜热粥者就是不错的了。又,病时,思愈心切,恨不能覆杯而愈,一剂不愈则疑辨证有误,实践中也确是如此,不好辨证,怕耽误病情。

-------------------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读:这是把太阳中风几个症状放在一块儿了,头痛见第一条,发热汗出恶风见第二条。
显然,仲景把头痛作为主证了,或者说在原有的诸症之外另加了头痛。

-------------------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 炙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桂枝二两
  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取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读:此方抄于赵本,后世多有考证不应有麻黄,即桂枝汤加葛根。葛根就是一个专治颈项不舒服的药,我最近常常颈项不舒服的时候,用葛根粉兑药冲服,效果不错。既节省又方便。有好近代医学者把它尊为植物性激素,长期打粉冲服。凡有项背强几几的都可以加这一味药。
项背强几几,与现今的颈椎病类似。愚以为,凡颈椎病若不是器质性损伤,都应考虑是太阳病。反观现今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凡颈椎不舒服一概从外部寻原因,比如电脑前坐久了等等,皆自欺欺人之说。我就见过很多中医师把颈椎病人一概推到针灸推拿按摩中去,可叹!
从中医的发展来看,汤药是在针砭之后,理应更加完善,有不用先进之手段而推崇其他的吔!!不可否认,针灸其理法比汤药更完善,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汤药仍在发展与完善之中!
本条与31条就多一个“反”字。汗出恶风是太阳中风之外证,理当用桂枝汤而不用麻黄;反汗出恶风意思就是没汗出也不恶风,理当有麻黄助汗。所以我觉得这方子还是应该用麻黄。而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就是用麻黄与不用的区别。然实际中,用葛根汤的多于用桂枝加葛根汤。
项背强几几是主证,此证下有汗出恶风的,有不汗出恶风的,汗出恶风的不用麻黄,不汗出恶风的用麻黄。实际中这区别很小,所以大多用麻黄。另外,用了麻黄后还有醒脑的作用。
像这类药,我觉得完全是可以打粉做成胶囊或者像西医那样做成片剂的。

-------------------
楼主·啊,还是不要重读了,胡老很多都是错误的。弄懂伤寒需要天才般人物出现,多学方证吧,胡老也这么说。

-------------------
举个例子,病发于阴,热入因作痞。病发于少阴,热入成痞,为何半夏泻心汤不用附子啊?难道阳虚变成热了?

-------------------
还是支持的

-------------------
十世遗风:楼主·啊,还是不要重读了,胡老很多都是错误的。弄懂伤寒需要天才般人物出现,多学方证吧,胡老也这么说。?(2012-04-13 21:59)?700)this.width=700;" >

十世遗风 前辈:
我写这个源于让孩子背《伤寒论》,在教的过程中有时脑子里有些稀奇的想法出来,故记之;虽然我读他人的书很少,基本就以胡希恕为蓝本,但是我是尊师而不迷师,对老爷子很多的观点我也有自己的看法的。

我想,如果我能坚持下来,多年以后,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现在的想法,也许有许多幼稚的地方,但是人都有这个过程的。你说是吧?

还望你不时来瞧瞧,指点后辈迷津,不胜感激!

-------------------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读:下后,破坏了平衡,造成水气分离,水随药走,故而引起气往上冲。可与者,可以与之试用,若不行,还可以用桂枝加桂汤等方。后世从此条读出桂枝治气上冲的意思。

评:现在遇外感(太阳病,下同)用下药的几乎没有。然古时,可能用此法仍较普遍,不然何来此条呢?古人不傻,为什么要用下药呢,愚以为这来源于古人对这外感的认识有关,古人对病的认识大多都从自身找原因,而不像现在西医所整日挂在嘴上的外因,古人觉得这外感都是自身堆积太多的水分后遭遇外邪所致,所以多用汗、下、火熏,逼其水分外泄,达到祛水的作用。故有下之后,其气上冲之说。

-------------------
让孩子背《伤寒论》好事,坚持下去。提个小建议,最好不要让孩子接触你的见解,不要让他有先入为主的见识。这很重要。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读:太阳病三要件:脉浮、头项强痛、恶寒,有一件则首先要考虑是不是患了太阳病,不必三要件齐备。头项强痛,也就是脖子不舒服,现在大多都往颈椎病去想,而忽视了太阳病的存在。有小病大作之嫌。

   概念不清。

   我给你粘一段诸家对第一条的见识。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1条)

  程应旌说:太阳之见证,莫确于头痛恶寒,故首揭之。
 川越正淑说:此条为太阳病之纲领也,太阳之脉证,剧易轻重,而无不皆出于此条之变,所以纲领也。
 内藤希哲说:此以后称太阳者,指此脉此证一二见者,非单指脉证悉具而言。
 山田正珍说:太阳指表而言,盖伤寒以六经言之,古来医家相传之说,不可遽易也,夫人之常情。每信于其所习见,而疑于其所未常见者,故仲景亦不得已而习其旧名,实则非经络之谓也,借此配表里脉证也。故论中无一及经络者,可见此书以六经立名,犹数学家者以甲乙为记号。注家不察,解以灵素经络之说,可谓不解事矣。太阳病,有恶寒,有中风,此条统而论之,故惟之脉浮,而未分其紧与缓,其所谓恶寒,并兼恶风言之,恶风轻,恶寒重,舍轻取重,所谓举大而小从者也,其惟恶寒,而不言发热者,以太阳伤寒之初证,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之异也。后凡称太阳病者,皆指斯条脉证而言。
 汤本求真说:意谓(指本条)不论何种病症,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时,得以为之太阳病,而实示太阳之大纲也,脉浮者,为血液充盈于浅在动脉之侯头项强痛者,头部项部比于其他之部位充盈之度强,而为凝滞之所致。恶寒者,将欲发热,而不能发热之征,是以太阳病者,为病毒集中于上半身之体表。则治之者,用发汗解热药,而自汗腺排出。然病者之体质各不相同,则处方亦随之各异,大凡人体之质,千差万别,若穷稽之,则为二大别,其一皮肤粗疏而迟缓,有此禀赋之人,若患太阳病,则为脉浮弱,自汗等症状。以桂枝主药之桂枝汤治之可也。其一为皮肤致密紧张者,若患太阳病则现脉浮紧,无汗等之征候,故以麻黄为主药之麻黄汤疗之可也。太阳病既有此二大别。
 陆渊雷说:六经篇第一条,相传为该经之提纲,谓必具如此之证,乃得断定为此经之病也,旧注以为风寒之邪由表入里,太阳主皮肤而统营卫,故为风寒所始之经。其解释脉浮以下诸证,亦从皮肤营卫,及太阳经络为证,所言即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证以今日科学知识,尤多错误。夫病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事实也。用麻黄,桂枝诸方治此病而愈,亦事实也。事实则古今中外无异,若夫脉之所以浮,头项之所以痛,乃以麻桂诸方之所以治愈此病,则属病理药理,而有待于研究矣。前贤注解,大抵依附五行四时   等当时通行之理想,而托之皇帝岐伯越人而已,且以当时条件所限,故此等旧注,类多失真。凡百学术, 莫不因其已知,从而推究试验,以求其所未知,若已知之理论为谬妄,则推求所得知新知,将愈益失真此理甚明。
 葭杭按:汤本氏说以病者体质各不相同而现脉之浮弱浮紧而分麻桂二类方之主疗,此局限性的认识只能是个别现象,余临床经验个别的外感,是有因年龄,体质不同而现证各异,治疗方剂亦自各别,流行期如1957年流感,无论幼年成年老年染者皆葛根汤证,58年又皆大青龙汤证,若释之为染此疾者皆“皮肤致密紧张”之体质,难通。流行期亦有个别见证者,多其人有宿疾,因外感所发,不能视为一般的体质。

-------------------
秋缠: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读:下后,破坏了平衡,造成水气分离,水随药走,故而引起气往上冲。可与者,可以与之试用,若不行,还 ..?(2012-04-24 16:16)?700)this.width=700;" >

首先,赞叹你认真学习的态度。逐条学习,前后参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对于气上冲的认识,非常重要。太阳病,桂枝证,而反下之后,其气上冲者,是其人正气尚足,没有被误下造成里虚,正气还有能力上冲抗邪,所以邪气不能入里,还在表部,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啜粥覆被,令微汗出。若不上冲者,是邪气已经因误下造成里虚而入里,这就不得与桂枝汤攻表了。

-------------------
李国栋:首先,赞叹你认真学习的态度。逐条学习,前后参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对于气上冲的认识,非常重要。太阳病,桂枝证,而反下之后,其气上冲者,是其人正气尚足,没有被误下造成里虚 ..?(2012-04-24 23:51)?700)this.width=700;" >

谢谢李老师。我在读这条时,也感觉自己没有悟到真谛。您的讲解我会认真、慢慢的思索。

-------------------
xiaozheng:?????? 让孩子背《伤寒论》好事,坚持下去。提个小建议,最好不要让孩子接触你的见解,不要让他有先入为主的见识。这很重要。?(2012-04-24 20:31)?700)this.width=700;" >

谢谢你的建议。孩子还小,我讲他们也听不懂,所以现在不会讲的。

-------------------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长须识此,勿令误也。

读:分三段:第一段说坏病,第二段随证治之,第三段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皆伤寒之外证,当然不能用桂枝汤了。

按:此条十二字箴言历代被奉为中医之经典,似无异议。难在桂枝本为解肌这六字,后世对此论述发挥多多,并有从此读出桂枝汤就是解肌之说。若从桂枝麻黄这两大类药性出发,这解肌乃麻黄汤的任务而不是桂枝汤的本意,若真是肌肤不仁,像黄芪桂枝五物汤,它用的是桂枝汤去甘草而非桂枝汤,所以这里用桂枝二字而没用桂枝汤也是有其深意的;再者,黄芪桂枝五物汤虽是治肌肤不仁,然其着眼点仍在血上;第三,解肌和体痛一个意思,体痛是伤寒病的外证,所以解肌就是麻黄汤的事,跟桂枝汤不沾边。所以若简单的听从后世的高论,从解肌的出发点去看桂枝汤,可能要着道给带到沟里去。
随证治之虽被奉为金规玉律,然,现实的应用中,不少人仍执于一端,很少有医者有用药探路之法,即在辨证不明的情况下不敢或者不知道怎么用药去探路,更有甚者,在出现变证之后不知所措。悲乎!

-------------------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读:客=家,若用酒家疑与酒店(馆)混淆,故以客代家。酒客不喜甘是不能用桂枝汤的主要原因。

按:若从桂枝汤主阴血来看,酒往往助血行,太过则有害。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读:喘家,常犯哮喘之人,究其因乃妃尚有问题。厚朴,大肠药,杏子,肺药,肺与大肠相表里,故治肺用点肠药是其意也。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读:此条也证实,桂枝汤是走阴血之药也。

-------------------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炙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炮附子一枚
 七三一法( 水七升取三升温服一升)

读:汗漏不止,主证,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兼证,付证,或见证也。若真见有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这方也是可以用的。或者有小便难也是可以用的。
这药我用过,就是感冒吃药后,身上老是出汗,汗漏不止,一用这药就好。我分析也是这附子温熙膀胱的作用。此方就是桂枝汤另加了一枚炮附子。

按:关于附子,火神派是把它过于神话了,一会儿先天之气了,一会儿补肾了,不一而足。如果有人以西医解剖学的角度出发,说这与肾没啥关系,肾不过是一过滤器,于是又有肾是一个范围之说,愚以为有点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之嫌,不敢正视问题,不敢用新的思维去解决成长中的问题,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不明之举。
其实附子这药,按照老爷子的说法,就是一个复兴代谢机能的作用。愚以为,这附子的作用就是一个温熙,温膀胱。膀胱,按照西医解剖学的认识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器官,人身上的血液通过肾的过滤分离后,多余的水就进入膀胱,然后排泄出去。但是,膀胱里的液体不会全都排泄,我们知道,膀胱外边密布了大大小小许多细小的血管,所以有一部分会通过这膀胱的温熙作用重新进入血管,推动这血液的流动,从而改善我们身体的机能。我们知道灸关元吧,就是这个道理。道家所说的炁,其实也就是这个,没什么神秘的。中医很多疾病都是通过这个作用来达到康复的。
就这方子来说,本来汗漏不止应该是膀胱过热的反应,但用了这温熙膀胱的附子却止住了汗,这不能不说是个费解的事情。其实有些中药跟针灸的某些穴位一样,都有双向的作用,比如大黄,通大便的,如果你拉肚子吃点也能止住。附子也一样。这是个很神奇的事情

-------------------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闷)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三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七三一法(七升水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读:①这条讲下之后,与此有关系的前面有15条,后面有43、44、45条都是讲下之后的症状,22条是接这条讲的。但是从其描述的症状来看,这条又与64条所述差不太多,这条是胸满,64条讲其人叉手自冒心,这看似不同其实都差不太多,所不同的是一个是下之后一个是发汗过多,究其实都是津液的丧失。
②脉促=胸满
③桂枝汤去了芍药就是桂枝甘草汤了,治其人叉手自冒心,振奋心阳
姜枣---护胃

按:其实古人用方挺简单的,你胸满、心脏不舒服就用桂枝甘草汤,不需要像现在某些医生用药,把凡是与这症状有关的药都给加上,想到什么加什么。这症状如果再简单点就一味桂枝或者肉桂就成。最近看一个医案,说是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好了心脏病,看其用药其实是加了20克肉桂,是这肉桂在其作用。

22、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炮附子一枚
  七三一法(七升水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读:此接上条,其证为脉促、胸满、微恶寒。恶寒加附子。

按:这方子也可以看出,附子就是个温熙的作用。

-------------------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为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麻黄 各一两 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枚
   五升水煮取一升八合温服六合,先煮麻黄一二沸

读:此分三段来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发于阳,若有不呕、大小便可、脉微缓为欲愈,快好了;如果脉微恶寒,人就虚了,不可再汗下吐;第三段讲身痒,这是这条的重点。实践中,也不一定要察其面色,只要身痒就可以用此方。为什么会身痒呢?这里讲的是,不能得小汗出,也就是身上有湿壅塞所以发痒。
方用的就是一半桂枝汤加一半麻黄汤。话虽如此,细看桂枝与麻黄的比例还是不一样的,一个一两十六铢一个一两。

按:读此条时,正值北京的四月初阴历的三月十五左右,今年北京的春天来的有点迟,故此时身上开始发疹子了,先是小腿肚子后发展到大腿内侧,痒,与三剂桂麻各半汤,愈。记得09年时也是这样的,那时还没学医,去北京东城中医院,诊断为过敏皮炎,给开了20-30味散风止痒、活血类的药,换了家,诊断为湿毒,开了些祛湿的药,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来月,随着天气的好转才慢慢的好了。由此想到咱们的中医,一概的依法而治,殊不知法无定法,这法在不同人的眼中就有不同的体会。
读到这不能不说说这剂量。剂量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不传之谜,搞得很神秘,其实大可不必,经方里各个剂量不是都写的很清楚吗?当然随着你对经方的理解的深入,这经方的量也不是不可变的,像这方,如果你想发汗多点,你完全可以把桂枝和麻黄的量来个对调,还可以不断地加大麻黄的用量。这次我就在最后一剂时对调了一下。
其次,就是经方家,对这量的看法也有分歧。有很多学院派像郝万山,对汉时的一两就折合为现今的5克,而像胡希恕完全走的是清朝沿袭的一两等于一钱等于现今的3克。从这个方子的用量可以看出这两种方法谁更接近于本意。都知道,汉时的一两等于二十四铢,此方桂枝用量是一两十六铢,这十六铢恰好是二十四铢的三分之二。古时没有小数点的概念,通常用法就是几分之几来换算。如果这里用5来代一两,这就不好换算了。所以我的看法就是按照一两3克来折算是合理的。三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里是个很重要的数字。而第一方桂枝汤也是以三两为起点的,可以说这三两就是根标杆,以后的用药基本就是以此标杆为准而增减的。后世用钱来代替两,不过就是称呼变了而已,量没变。可惜,咱解放一个甲子了,中医连这个都还没统一,还说什么振兴这类的话,有点大。说起来真的连清朝都不如。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类的就不说了。有点牵强附会,都是些文人为了显示自己读书多所犯的毛病,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读:估计是有一种人不适应这桂枝汤,刚开始吃就引起反应,其表现为烦,烦,表还没解,所以要先刺这俩穴位,再服桂枝汤就好了。大约是这意思。然,桂枝汤怎么会引起某种人的烦呢?不解。

按:这条把汤药与针灸连在一块儿了。从中医的发展来看,是先有祝由再有针砭导引而后才有的汤药。而《内经》有素问和灵枢却缺少金匮,这说明中医的发展还不完善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可以这么看,素问是一基础理论,虽然有好些地方有些不一致,然作为一种基础也够用了,灵枢作为一个完整的篇章,主要讲针灸,其理论就来源于素问又脱离素问而自成体系,其体系已相当完整,虽后世也衍生出各种流派,然其基础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从灵枢来看,其循经诊病的很多方法与伤寒论都一致,故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与其说伤寒论的理论来源于素问,不如说其根于灵枢更好。然我们的先辈大多都在素问里找答案,找根据,对灵枢不屑一顾,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 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十六个 炙甘草一两二铢 大枣五枚五二一法(五升水煮取二升温服一升),先煮麻黄一二沸

读:此条分两段。第一段讲药后,大汗出脉洪大,还得吃桂枝汤;第二段则讲药后,若形似疟,这形似疟应该是讲的发热恶寒,这与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是有所区别的,往来寒热是病像好了又像没好,形似疟,指发热恶寒像疟疾似的一会儿来一下一会儿又来一下,老那么发热就是汗出不来,是根本没好,所以要用桂二麻一汤继续发汗,然发汗的力度要小一些了。此外,这里引出脉洪大,似乎是给下条打下伏笔。

按:前面讲十六铢是一两的三分之二,此来个十七铢,似乎仲景有点跟咱开玩笑或者是反证前面的推论是不成立的。然细想,你可以看见,这俩方子麻黄的用量是不一样的,一个一两一个十六铢,一两的三分之二,此处桂枝用十七铢,比十六铢就多那么一点点,其用意很清楚,那就是其发热形似疟,发热是桂枝汤的主要外证,所以这桂枝用量就要多那么点。我是这么理解的。

-------------------
这书是越读越觉得前面的看法比较肤浅,然木已成舟,不便更改。有点理解老爷子不出书的苦衷了,这本书你是越嚼越有味道,往往读到后面又会想到前面某句话,翻开一看以前自己的读法,似乎以前那时读时怎么就理解不到呢

不过写这么久的感觉就是,光读不成,以前也试过,如果过了手,变成文字,那就不是一般的了。你的理解的深度广度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以前不解,哪些臭文人那么爱写东西,原来奥秘在此。顺带还可以挣点稿费

-------------------
从桂枝麻黄合方看伤寒论合方时药量的计算
桂枝麻黄各半汤
麻黄汤麻黄3两 杏仁70个桂枝2两 炙甘草1两
桂枝汤 桂枝3两 炙甘草2两 芍药3两生姜3两大枣12枚
桂枝麻黄各半汤   麻黄1两 杏仁24个桂枝1两16铢炙甘草1两 芍药1两生姜1两大枣  4枚
实际是三分之一桂枝汤和三分之一麻黄汤的合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
麻黄汤  麻黄3两 杏仁70个 桂枝2两 炙甘草1两
桂枝汤二份   桂枝6两 炙甘草4两芍药6两生姜6两  大枣24枚
桂枝二麻黄一汤  麻黄16铢杏仁16个桂枝1两17铢炙甘草1两2铢芍药1两6铢生姜1两6铢大枣5枚
实际是九分之四桂枝汤加九分之二麻黄汤的合方
精确值为 麻黄16铢杏仁16个桂枝1两19铢炙甘草1两3铢芍药1两8铢生姜1两8铢大枣5枚

-------------------
syzr:从桂枝麻黄合方看伤寒论合方时药量的计算
桂枝麻黄各半汤
麻黄汤??????????????????麻黄3两 杏仁70个桂枝2两????&nbs ..?(2012-05-11 04:21)?700)this.width=700;" >

你的算法很好。向你学习。

尤其是:(你在这没写)

这种合方的方式,是两方并重,但每味药的量在合方后减量。药量的计算公式为
(桂枝汤+麻黄汤)/2 x (2/3)
(桂枝汤x2+麻黄汤)/3 x (2/3)

顺着这思路下去,应该对怎么用合方,大有裨益!

-------------------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炙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水一斗煮米熟温服一升日三服

读:此与25条比较,多了大烦渴不解。若没这句,那就该用桂枝汤,有了这句就只能用白虎加人参汤了,可见这药主要解决的就是大烦渴不解。可以这么看
知母石膏---去烦 人参---生津止渴 粳米---护胃  炙甘草---通关
其次,这里是大烦,与24条反烦也是有区别的
再次,这大烦也与烦躁有区别,有躁则是阳明胃有问题,这大烦估计应该是心里烦而非胃

按:此方也出现在《金匮》太阳中暍篇里,太阳中暍属于温病,此是伤寒,虽然病名不一样,但是其病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大汗,都有出大汗的症状,一个是太阳暴晒下出的大汗,人虚脱了,一个是吃了桂枝汤后出的大汗,引发津液流失。
由此可见,中医治病往往是以证从治的,而不是以病(名)来论治的。常常听人说,我用xx方治好了xx病,这说法不地道且有误导之嫌,以为某方能治某病,其实不然,真实的是某病出现了某证,你用的某方对症了。

-------------------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 芍药 麻黄 炙甘草 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 生姜一两二铢 石膏二十四铢
 五二一法(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内诸药取二升温服一升)

读:发热恶寒,发热—中风,恶寒—伤寒,一中风一伤寒,这是个狭义的伤寒病;热多寒少,说明偏于中风桂枝证;脉微弱,仲景说是无阳,也就是说脉微弱就是无阳。第七条有病有发热恶寒发于阳也,这两个阳应该说的是同一回事,本来这发热恶寒是发于阳的,你这脉一微弱,就无阳了。这是我的理解。
既然无阳,那肯定就不能发汗了,所以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汤起心阳,因为脉微弱;越婢汤,外台说是起脾汤,主要还是护胃起脾。

按:越婢汤,《外台》说是起脾汤,难道与脾有关?越婢汤有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这与脾有关?起脾者,以麻杏石甘汤去杏仁加姜枣也,姜枣护胃起脾也。起者,醒也,起脾汤也可以叫醒脾汤
关于这阳,历来说法颇多。愚以为这阳如果从六经来理解的话,可以理解为所有的太阳病皆是发于(从)太阳膀胱经来的,这太阳膀胱经属阳,故说发于阳,就是说从这出发的,生发的。这是一个总的概念,从这又可分为阳和阴,桂枝汤走阴,麻黄汤走阳,桂枝麻黄的阴阳是在这总的概念下的再分。
热多寒少,从这四个字可以看出,古人辨证还是很精细的,不像我们现在,遇感冒三板斧不下来自己就乱了方寸,不去细辨其寒热之比例,虚实之所在。

-------------------
桂枝二麻黄一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 都没有用过, 只是用过桂枝麻黄各半汤, 所以对这些小剂量的合方楞是找不着感觉.

还有那个越婢汤, 更是一头雾水, 看了您的解释, 似乎明白些.

麻杏石甘汤去杏仁加姜枣也------那为什么去的不是石膏而是杏仁?

-------------------
甘草干姜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 都没有用过, 只是用过桂枝麻黄各半汤, 所以对这些小剂量的合方楞是找不着感觉.
还有那个越婢汤, 更是一头雾水, 看了您的解释, 似乎明白些.
麻杏石甘汤去杏 ..?(2012-05-27 07:08)?700)this.width=700;" >

这几个方子,放在一块儿看,是越看越有意思(抛开用量):

麻黄汤(麻杏桂甘汤)  麻黄 杏仁 桂枝 甘草
麻杏石甘汤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麻杏薏甘汤  麻黄 杏仁 薏仁 甘草
越婢汤 (起脾汤)   麻黄 石膏 姜枣 甘草

这样排列,你看到什么了吗?
这种排列是我来这论坛发的第一张贴子,时过多日,今天还在悟,不过跟原来的又有点出入了。

-------------------
麻杏石甘汤去杏仁加姜枣也------那为什么去的不是石膏而是杏仁?

你这个问题,问的方向不对。

-------------------
秋缠:这几个方子,放在一块儿看,是越看越有意思(抛开用量):
麻黄汤(麻杏桂甘汤)??麻黄 杏仁 桂枝 甘草
麻杏石甘汤????????????????  ..?(2012-05-27 13:42)?700)this.width=700;" >

前3个都有共同的方根, 只是桂枝~石膏~薏米的不同, 搞懂方根, 很好理解.

就是那个越婢汤让人琢磨不透, 让人恼火.
相关文章
 中药不良反应或为古人确定药性依据之一
 龙胆丸(《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立消散(《古今医鉴》卷十五)
 枳壳酒(《圣济总录》卷十二。)
 益气退热
 请教版主这里的相火是什么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