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临床:重 证 治 验 录 1、脑挫裂痴呆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脑挫裂痴呆
李某某,男 54岁,公务员,住西溪花园。  2009年7月5日初诊。
病历摘要:患者于4月23日晚不慎坠楼,头部严重受伤,出现呕吐昏迷,立即送往某医院,经脑外科手术抢救,取出坏损颅骨,止血并清除淤血。昏迷数日,醒后呈痴呆状,胡言乱语,二便失控。医治数日,无明显改善,乃转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后,于5月6日出院,在广安某医院做高压氧治疗。至6月17日,神志恍惚加重,6月23日又去重医附一院治疗。入院时说话胡言乱语,不听招呼,交流困难,二便不能控制。至7月3日,症状稍有改善,出院回家。经人介绍,由两人护送搭车来诊。
刻诊:左额颞顶颅骨缺损,头皮内陷,面积约10x10cm,凹陷深处约4cm。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恍惚,不识家人,语言低微,断续不清,答非所问,站立不稳,行走须两人搀扶,且身体后仰,步态不稳。其妻又谓:三餐全赖他人喂食,饥饱全凭家人掌握;二便毫无知觉,屎尿常遗衣褥。干咳阵作,时自言头痛。脉沉细而短,舌淡暗,苔薄白。
辨证:跌伤脑颅,瘀血阻于颅内,致使气血运行受阻,水津因阻,痰湿因生。脑为元神之府,脑既受伤,痰瘀又阻,以致出现头痛,精神恍惚,不识家人,不能与人交流。又经开颅手术,气血再次大伤,故言语断续无力,行走不能,站立不稳。经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故伤及脑髓,亦伤及肾脏。肾司二便,肾气大亏,失司掌二便之职能,故二便毫无知觉。证属元气大亏,痰瘀阻脑,蒙蔽元神。治当益气化瘀,涤痰开窍,补肾填精。
方药;黄芪30g  党参15g  当归12g  川芎12g  红花10g  丹参15g  枣仁15g 菖蒲15g  远志10g  益智仁15g  半夏15g  茯苓15g  南星15g  陈皮15g  泽泻15g  熟地15  枣皮15山药15 板15  菟丝子15 甘草5g  竹沥每次1瓶兑服。
治疗经过:以上方为主,随症加减,出现头部伤处及下肢浮肿时加入利水之品,便秘加入润肠通便之药,方中黄芪渐加至100克。并加入红参、莲子黄精等补元气,益脾肾之品。治疗一月后,神智慢慢清楚,能简单回答一二问提,偶能与家人语言交流。8曰2日去重庆新桥医院,做颅骨修补后,头部外观复原。8月26日来诊时,已可识往返诊所路径,能与人正常交流,思维清晰,但反应稍慢。至10月底,行走如常,意识清楚,记忆恢复。按上方稍作加减,大剂为丸,服用三月,以资巩固。休息至2010年6月,恢复上班
按:本例患者为脑挫裂伤伴颅内出血,虽经及时抢救,保住性命,但留下难以治愈的后遗症。(其妻曾告谓:有医生断言:治好也是个为植物人。”)根据中医理论:“离经之血便是瘀,”而“治血者必先祛瘀为要”,但患者元气大伤,故益气祛瘀,当为第一要务。“血不利则为水”(《金匮》)是谓瘀血内阻,常致水津郁滞,出现肿胀,进而产生痰湿,蒙蔽元神。所以利水化痰、开窍醒神,亦须兼顾;而中医认为,人体局部与脏腑,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虽颅脑受伤,必内连脏腑,《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叶选医衡》亦云:“肾生髓,髓以脑为主。”可知脑髓与肾精关系密切。今脑髓受伤,则肾精亦受损也。《内经.》虽有心主神明记忆之说,但历代医家通过实践验证“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医林改错》)。所以患者脑部受损,出现意识不清,记忆丧失。故此,欲愈其病,恢复记忆,不但须益气活血,涤痰开窍,还应壮补脑髓。而补脑填髓,实则补肾填精也。故以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导痰汤并菖蒲、远志,竹沥等涤痰开窍醒神,合六味丸龟板、菟丝子等,补肾填精充髓,更加酸枣仁“安五脏”,“养心液,益水精”;益智仁秘精固气,益智安神,以利记忆恢复。诸药合用,颇为对症,守方续进,气血渐复,痰豁瘀祛,肾精日充,不但身体复原,记忆也得以恢复。

相关文章
 郁李仁汤(《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米下
 这个穴位是哪里
 《灸法秘传》doc整理版
 胃癌
 几种简单又实用的锻炼方法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