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医用实验动物学 > 正文
长爪沙鼠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2/2 字体:

 

  (五)代谢研究

  长爪沙鼠的代谢,尤其是胆固醇代谢也比较奇特。一般情况下,沙鼠肝内的类脂质比大鼠高三倍,成为研究血脂过高症的合适动物。沙鼠血清胆固醇大部分为胆固醇酯,而且脂蛋白为低密度脂蛋白,很少出现高血脂症的动脉粥样变性或动脉瘤性硬化症。其血清胆固醇含量极易受饲料中胆固醇的影响。饲料中增加胆固醇时,肝和血浆中三酸甘油酯也增加,若饲料中增加庶糖成分,肝和血浆的三酸甘油酯则降低。可见,沙鼠用于研究影响胆固醇吸收和食饵性胆固醇代谢的因素也很有价值的。对肌醇的组织含量和代谢也进行了研究,发现雄雌沙鼠对肌醇缺乏并不敏感,因为它能在睾丸合成肌醇,用阉割的和不阉割和雄鼠进行对照,证实了这一点。糖代谢方面也有独到之处。用市售的固型饲料喂养沙鼠,约有10%的沙鼠出现肥胖现象。这种肥胖鼠的耐糖力很低,血中胰岛素的含量很高,而且胰脏还发生病理变化。6个月以后还可引起齿周炎,在饲料中增加糖的含量,则发生龋齿。1983年EI-Aguizy等发现长期用50%半乳糖喂养,可使沙鼠死亡。喂养24小时之后,出现白内障。无论是白内障的进展速度,还是晶体中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都比大鼠高两倍,这和晶体中多元醇蓄积过多引起白内障的概念是一致的。从糖代谢的特点来看,沙鼠又是研究糖尿病肥胖病、齿周炎、龋齿及白内障的难得的实验动物。

  (六)药理学研究

  沙鼠也适合某些药理学的研究。可用于抗精神失常药物对中枢神经介质影响的研究。因为多巴胺拮抗氟哌啶醇和可乐宁可增加沙鼠的超声信号(与一般活动有关)作用,多巴胺的拟似药阿扑吗啡可减少其超声信号的作用,而儿茶酚胺则有调节声信号的作用。可乐宁可引起沙鼠行为的改变。这种行为改变可被抗抑郁药所对抗,但安定药和其它抗精神病药物则不能对抗这种作用。因此,沙鼠很适合用于抗抑郁药的筛选。目前也用作筛选抗丝虫药物的模型。

  (七)肿瘤和其它疾病研究

  沙鼠有自然发生肿瘤的倾向。大约24个月以上的老年沙鼠,有10~20%产生自发性肿瘤。一般发生在肾上腺皮质、卵巢和皮肤等部位。此外,Henry等在1983年报导,沙鼠是唯一产生自发性耳胆脂瘤的非人动物。用电耳蜗记录技术,可有效而无损伤地记录耳胆脂瘤的发生。

  长期给予沙鼠醋酸,其会发生慢性肾病和小红细胞性贫血,类似于人类慢性铅中毒的变化。给予沙鼠和大鼠相同的口服剂量,沙鼠肾中的铅含量较大鼠高四至六倍。长期或短期投给铅,肾脏可产生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故沙鼠又成了近代研究急慢性铅中毒模型。由于沙鼠肾脏功能很特殊。它长期栖息在干燥地区,可以把饮水量控制在每100克体重2ml左右,而对体重毫无影响。它能把食物中的水分和代谢产生的水有效利用,并且尽可能减少水的排出。但在实验室饲养时,若增加饮水量,尿量也随之增加。沙鼠这些   特殊的肾功能特点是研究肾功能性病变的良好动物。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又据Chang等研究,沙鼠对X线或γ射线的耐受量为其它动物的2倍,但对链霉素却异常敏感,50mg就可以使成熟的沙鼠致死。

  现在长爪沙鼠在国外已建立封闭群,国内也已实验室大量驯养、繁殖成功。据1984年记载,国际迄今仅建立了一个近交系,正在近交化的也只有3个。沙鼠的近交系虽然不多,但突变种还不少。据报导,突变种有无毛的、肢端发红的、白化的、红眼睛的、被毛白斑的。无毛的与裸鼠一样,也具有胸腺机能不全的特征。大量实验证明长爪沙鼠是研究神经学、寄生虫学、病毒学、细菌学、内分泌学、遗传学、血液学、脂类和糖代谢、肿瘤学、药理学、放射生物学、生殖和毒理学的良好模型动物。沙鼠的许多特性,目前有的还没有完全认识。但其在微生物学和解剖生理等方面特殊性及其易于饲养管理、传染病的发生率低等特点将对生物医学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并将在今后的应用中挖掘出更大的潜在优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