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都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甙元结合而成,它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西索米星以及人工半合成的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
一、氨基甙类抗生素的共性
氨基甙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基本相似,因此具有共同特点,如水溶性好,性质稳定;此外,在抗菌谱,抗菌机制,血清蛋白结合率,胃肠吸收,经肾排泄,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也有共性。
【抗菌作用】氨基甙类对各种需氧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等具高度抗菌活性。此外,对沙雷菌属、产碱杆菌属、布氏杆菌、沙门菌、痢疾杆菌、嗜血杆菌及分枝杆菌也具有抗菌作用。氨基甙类对革兰阴性球菌如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的作用较差。流感杆菌及肺炎支原体呈中度敏感,但临床疗效不显著。绿脓杆菌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其中以妥布霉素为最强。对各型链球菌的作用微弱,肠球菌对之多属耐药,但金葡菌包括耐青霉素菌株对之甚为敏感。结核杆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均敏感,但后者在治疗剂量时不能达到有效抑菌浓度。
按相同重量比较,庆大霉素和西索米星的抗菌活性较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稍强,但临床用量中它们的抗菌作用并无明显差别。
【抗菌作用机制】氨基甙类的抗菌作用机制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许多基本成分如活化氨基酸,转运核糖核酸(tRNA),信息核糖核酸(mRNA),酶Mg2+,始动因子(F1,F2,F3),ATP,GTP等都参与了蛋白质合成(图40-1)。
图40-1 核蛋白体循环及有关抗生素作用部位图解
30s、50s表示组成核蛋白体的两个亚基;A、P分别表示A位、P位,F1,F2,F3,为始动因子;R表示终止因子;aa1、aa2、aa3-tRNA表示tRNA1、2、3携带三种不同的活化氨基酸;┗┷┛表示tRNa 上面三个小点表示反密码,它能翻译mRNA上相应的密码;mRNA上的1、2、3、T表示四个密码,T为终止密码,即停止合成的密码,T前可能有许多密码,为图示简便,仅顺序标出在T前的三个密码。每个密码包括三个核苷酸,称为三联密码。
细菌蛋白质合成分为三个阶段:①起始阶段 30S亚基与新生成的mRNA结合成mRNA-30S复合物,然后接上第一个氨基酰-tRNA(即甲酰蛋氨酰-tRNA),接在相当于50S的P位,称为30S起始复合物,后者很快与50S亚基结合成70S起始复合物。②肽链延长阶段 新的氨基酰-tRNA按mRNA的密码要求进入核蛋白体50S亚基的A位上,此时P位上的甲酰蛋氨酰或以后合成的肽链经肽酰转移酶的作用,基羧基与A位新接上的氨基酸的氨基结合而形成肽链。此时,在P位上的tRNA被释放回到细胞质内转运其他相应的氨基酸,核蛋白体30S亚基上的mRNA发生移位,把带有肽链的tRNA从A位移至P位。空出的A位又接受新的氨基酰-tRNA,如此反复使肽链不断延长。③终止阶段mRNA上出现终止信号时,表示蛋白质合成已结束,此时释放因子(R)进入A位,使肽链释放,tRNA及mRNA与核蛋白体分离,核蛋白体70S又解离为30S与50S亚基,重新参与蛋白质合成。
氨基甙类能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许多环节:①起始阶段,抑制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②选择性地与30S亚基上靶蛋白结合(如P10),使mRNA上的密码错译,导致异常的、无功能的蛋白质合成;③阻碍终止因子(R)与核蛋白体A位结合,使已合成的肽链不能释放并阻止70S核蛋白体的解离,最终造成菌体内核蛋白体的耗竭。此外,氨基甙类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附着于细菌体表面造成胞膜缺损致使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钾离子、腺嘌呤核苷酸、酶等重要物质外漏,从而导致细菌死亡。氨基甙类与β内酰胺类都是杀菌药,但它与后者不同,对静止期细菌有较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