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 > 急诊医学 > 正文
偏头痛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5 字体:

 

  六、鉴别诊断

  必须与致慢性头痛的其他病情相鉴别。当头痛持续几周或几月,则可能为焦虑和忧郁所致。

  (一)血管病变 动脉瘤或血管瘤的反覆发作性头痛常于同侧,可能有局灶体征或出血。偶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与动静脉畸形无关。

  (二)老年病人 偏头痛应与颞动脉炎、颈和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和青光眼相伴的头痛相鉴别,其他应鉴别有嗜铬细胞瘤、癌和肥大细胞增多症

  (三)癫痫 偏头痛和癫痫间的关系仍有争论,癫痫的发生率,于偏头痛病人比普通人群高。于癫痫病人,EEG常有特殊的异常所见,而偏头痛则无。麦角制剂可特异地治疗偏头痛,而对癫痫无效。

  (四)过敏 偏头痛病人和普通人群中均可过敏。但过敏性头痛的病史、体征和对过敏治疗的反应与偏头痛不同。

  七、治疗

  包括急性发作的对症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一)急性发作的对症治疗 包括止痛药、镇静剂和抗焦虑剂。

  1.止痛药配合镇静剂 于轻的发作或发作的晚期,用止痛药配合镇静或镇定剂可能有效。轻、钝痛者可用阿司匹林(0.3~0.6g)或非那西丁和咖啡因(50mg)有效。中度头痛,当因恶心、呕吐而不能用酒石酸麦角胺时,可用可待因磷酸盐(60mg)有效。对不能用酒石酸麦角胺或应用无效者,尤为已持续了数小时的严重发作者,需用度冷丁。但需经常注意其成瘾问题。

  2.酒石酸麦角胺 于急性发作期间,是所有药物中最有效者。它使头皮动脉收缩,使颅动脉的搏动幅度降低而头痛缓解,通过直接作用于动脉的血清素受体而起缩血管作用。应在发作早期用药,用量需因人而异。有延长的视、感觉或运动症状者应小心应用。对酒石酸麦角胺的反应因人而异,对同一病人来说也因其生理状态不同而不同。应用不当可能治疗无效。给药途径可以是口服、舌下、胃肠道外或直肠。头痛开始时推荐的口服或直肠给药量为1~2mg,1h内2mg,每次发作应用的总量不应超过6mg。发作时肌注量为0.25~0.5mg,直肠栓剂比口服制剂有效。其副作用包括肌痛、感觉异常、恶心、呕吐,偶见肢体缺血(甚至坏疽)、心绞痛血栓性静脉炎

  3.咖啡因 可与麦角碱起协同作用,能增强其缩血管作用,加速和增加其肠道吸收。合用可减少酒石酸麦角胺的需用量。镇静和止吐药有助于控制偏头痛发作期间的或由酒石酸麦角胺所致的恶心、呕吐。镇静剂加水杨酸类对治疗儿童偏头痛发作特别有效。

  4.药物依赖性 在治疗偏头痛时应注意药物依赖问题,尤其于多年连续应用酒石酸麦角胺或麻醉药的病人。对每日增量长期应用病人,撤药较为复杂。其基本的治疗应该是渐撤药和抗忧郁。

  5.吸氧 偶尔吸入纯氧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有效。可能是与吸入纯氧使血流减慢有关。

  (二)预防性或间期治疗 迄今在预防偏头痛发作方面尚无完全有效的措施。基本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因酒石酸麦角胺副作用大,故一般不用每日口服来预防其发作。评价预防效果较难。据报道,安慰剂也能使偏头痛发作减少40%。

  1.甲基麦角酸丁醇酰胺 预防最有效。在化学结构上,它与甲基麦角新碱有关,是一种强有力的血清素拮抗剂。它模拟血清素活性并占有同样受体而起竞争性拮抗作用。在偏头痛发作时血浆血清素降低,由于它能保持头皮动脉的血管张力,而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日量2~6mg,则60%病人有效。但有20%~40%病人觉有副作用,如腹部不适、肌肉痉挛、感觉异常、水肿和忧郁。10%病人因周围血管收缩而致间歇性跛行,偶致心绞痛而不能耐受,但停药后消失。病人应当用药2月停药1月,周而复始。这样周期性应用可防止因长期用药而发生的副作用。如腹膜后纤维化,胸膜、肺和心脏纤维化。

  2.心得安 预防普通型偏头痛有效,其作用是封闭动脉壁上的β-肾上腺能受体,防止颅动脉扩张。肾上腺素被血管壁β-受体摄取而致周围动脉扩张。心得安能阻滞任何体液因素作用于β-受体而致的血管扩张。此外,它也作用于血小板摄取血清素,作用于脂肪酸和前列腺素代谢。它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衰、心肌传导障碍或哮喘,于某些病人,尤为先前有冠心病病人,突然撤药可致心绞痛。副作用并非剂量依赖性的,有的可发生于用量极小时。一般开始用小量,40~60mg/kg体重,分次应用,渐增到200mg/kg体重。半减期为3~6h;停药后其作用仍可维持24~48h,血浆浓度峰值于口服后90min下降。用药期间,其脉搏不应降到60次/min以下。

  3.心理治疗 偏头痛病人常有焦虑,神经官能症性忧郁反应,仔细分析,这种病人的头痛与心理和情绪应激有关。故心理治疗甚为重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三节 心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益母草
第二节 流行性角结膜炎
第七节 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神经损害(g
第一节 胎膜早破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