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业
各省动态
 医学全在线 > 执业护士 > 基础护理 > 正文
执业护士考试辅导基础护理学:心里护理的目的和程序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0/21 字体:


  六、常见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诊断:
  1、焦虑:焦虑是应激引起矛盾冲突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也是由于一种即将发生和已经发生或预期的威胁而导致的一种痛苦不安的心理状态。每个人焦虑的行为表现都是既复杂而又有所不同部。
  焦虑所引起的行为表现有内在反应和外在反应两方面:
  A、内在反应:(a)大脑知觉(感受)受到威胁后,经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束传到肾上腺髓质;(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呼吸加深,心率增快,血压上升,并使血糖升高;下视丘促进脑下垂体活动。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其他生理改变;皮肤苍白,口干,出汗,排尿及排便增加,瞳孔扩张、食欲降低或过度进食,酷嗜(酒、香烟等),恶心与呕吐,甚至引起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胀气与暧气,失眠嗜睡,疲劳,秃发头痛腹痛,停经,剧渴,口吃。抽搐,肌肉痉挛,心脏神经官能症(心绞痛)等。
  B、外在反应:当个体面临威胁时,表现出某些行为来应付面临的威胁。一般有两种行为表现。一种是面对威胁、抵抗,来进行反抗的表现,不管结果是适应的还是无效的。另一种表现逃避行为,以不安的情境退出的反应。以上两种行为表现是焦虑所引起的心理改变。常见的行为表现有以下几种。(a)愤怒:是一种个体试图去对抗威胁的应付机转。可直接地、含蓄地或间接地表达。(b)否认;是以逃避方式来应付引起焦虑的刺激。伪装快乐:以否认的方式为其应付机转。逃避令人感到痛苦的情境;(d)专心于迫取某种括动:应用理智,试图脱离引起焦虑的情境之中;(e)哭泣:是个体处于无助或优伤的状态,哭泣可以帮助驱散一些与焦虑有关的挫折感。也有的个体由于无法解决压力而哭泣;(f)罪恶感:这种焦虑反应常表现在个体在做某件时才导致此种挫折,而引起心理压力排情境。(g)抑郁:一种强烈的悲伤、颓丧或不愉快的感觉,常是伴随焦虑而来表现;(h)角色失败;焦虑可以促使角色失败,而角色失败的个体也有可能产生焦虑;(I)无法有效地运用支持系统:正处于焦虑的个体、有可能无法识别并有效地向支持系统求助。与有意义的他人缺乏互惠的关系,以此表达个体的挫折感。
  C、影响焦虑的因素。护理人员在评估个体焦虑行为时,应分析其影响焦虑的因素,个体受到威胁经常与三种基本心理状态有关,即无助感、隔离感与不安全感。在分析影响焦虑因素时应注意,诱发焦虑行为的刺激可能是一个,也有可能是几个。评估焦虑时应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威胁是真实的还是想像的。个体的反应是适应的还是无效的,个体的反应是轻度、中度或重度的焦虑,焦虑反应之程度可根据其敏感度、感官反应、知觉反应不向来划分:轻度焦虑指个体能够去注意到大部分发生的事情。中度焦虑指个体注意发生了什么事的能力受限。重度焦虑指个体无法注意到环境中发生了什么事。甚至有可能陷入惊慌状态,对周围人、事、物混乱、淡漠,全无反应。
  D、消除焦虑的方法。病人的焦虑是影响正常诊疗护理和预后的重要障碍;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产生焦虑心理特点、采取各种措施以消除或减轻焦虑以保证良好的诊疗和护理效果。消除方法有以下几点,可根据病人情况作为参考。
  首先应明确焦虑产生的原因,以采取适当的对策。要使病人了解诊疗护理的必要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等。应尊重病人自己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使其感到自己不是完全依赖别人的病人,而减轻其焦虑、要消除病人的寂寞感、护理人员主动与病人交往和鼓励病人之的交往,可产生积极效果。应尊重病人人格,使病人感到被尊重,并消除既往与现在个人角色之间的差距,以适应“病人”这一新的角色,冲谈这一消极心理。要使病人受到良好的治疗、医务人员的良好技能、充分的信心、亲切的态度、有助于消除焦虑。设法分散病人的焦虑心理,合适的消遣活动可以分散病人对焦虑问题的注度力,可使用药物解除焦虑,对不易缓解的可给予安定。及时治疗及护理引起焦虑的疾病和各种问题。
 2、疼痛:疼痛的心理学问题,1979年疼痛国际研究会把疼痛定义为“一种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联系或用这种损伤来描线的不舒适的感觉和情绪体验。这个定义显然考虑到有两种因素:陕痛与机体的绒织题伤相联系(与身体器官的物理,化学损伤或病变造成的结果有关)另外疼痛与某种心理状态相联系(疼痛是一种感觉,同时又是一种不敷服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油此看来,疼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生理状态。由于疼痛作为一种感觉即没有确定适宜刺激又难以精确地确定发生的部位,而更多地是一种心理体验、心理感觉或心理状态。因此,对疼痛较难测量又不易确定疼痛的绝对指标。
    A.疼痛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意义: (a)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通过疼痛的反馈作用,才能使机体回避可能损害机体完整的危险刺激。如刺伤、烧伤、烫伤,如果痛觉将对机体造成不良后果(b)疼痛是身体异常极态的一种警报。人在身体不适时常常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同时可以有某他躯体和情绪反应,这样就促使人们及时寻求相应的措施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延续病情。?疼痛还可以是一种心理防御性症状,可称为转换性疼痛反应,来表达一种隐蔽的及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心理矛盾冲突。或在无意得中不能实现的欲望。这种状况容易在癔病性格的人发生。(d)疼痛的情绪反应可以成为一种恶性刺激,由于疼痛而引起的强烈情绪反应可造成植物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改变,容易造成心理应激状态,从而心率增快,血压上升,出汗,肌张力增高,血液系统变化。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紊乱等,持续出现,时间过长就会造成身体的损伤。
  由于疼痛所伴随的是消极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会造成疾病的恶柱循环。对疾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B.疼痛的心理护理:由于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除了对机体的组织损伤给以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外,采用心理治疗护理也有显著的效果、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疼痛治疗中心。其治疗方法除了适当的镇痛药物以外,主要择用各种形式的心理治疗护理措施。以下简单介绍几种方法:(a)催眠暗示疗法:由于不良的暗示作用可以产生或增加痛。但采用良好的暗示也可以消除疼痛,特别是催眠状态下的暗示、可以使病人放松、消除病紧张。焦虑情绪和提高病人的痛阈,这样就可以取得减轻疼痛或终止疼痛的效果。(b)生物反馈疗法和松弛疗法:借助于电子仪器或训练引起松弛反应,达到心理的放松和安静,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常用的有渐进性放松疗法,自身训练疗法,如气功、超觉静坐等,此外,肌电反馈治疗、脑电反馈治疗、皮肤电反馈治疗也可应用;?行为自我控制治疗:医护人员及家属参加病人的自发调整,防止病人替换性疼痛症状的出现,如对病人的适当积极行为表现给以正面的积极鼓励和关心,对于病人不恰当的疼痛表现不予积极鼓励和关心,这样可以帮助病人培养健康有益的行为,以利于矫正不恰当的疼痛行为表现。这种替换性疼痛常常是臆病患者的癔病性反应或抑郁症的痛痛反应。据国外某疼痛中心统计,因疼痛就诊的患者最后确诊为抑郁症者占87%,而用抗抑郁剂以后疼痛均经解。(d)其他:对慢性疼痛病人进行注意力转移,创造积极愉快的环境与情绪。注意消除消极的环境因素等,对缓解或消除疼痛也很重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护理学基础》辅导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
护士基础护理知识点指导:护理学的基本步骤
中级主管护师资格考试《答疑周刊》 第30期
初级护士资格考试《答疑周刊》第25期
2011年初级护士辅导 手术人员的准备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