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业
各省动态
 医学全在线 > 执业护士 > 初级护师 > 辅导资料 > 正文
2015年初级护师儿科护理理论详解—麻疹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4/12/8 字体:

2015年初级护师儿科护理理论详解—麻疹

  麻疹综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自麻疹减毒活疫苗广泛接种以来,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为RNA病毒,在体外生活能力不强,对一般消毒剂敏感、日光照射或流动空气中半小时即失去活力。但能耐寒及干燥。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和眼结膜,在其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通过淋巴组织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繁殖后再次进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全身广泛损害,出现高热和皮疹等。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具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主要经喷嚏、咳嗽等飞沫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6个月 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4.流行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

  (三)临床表现

  1.典型麻疹
   (1)潜伏期:6~18日,平均10日左右。
 
    (2)前驱期:一般3~4日,主要表现有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可高达39~40℃,可伴有惊厥;同时出现咳嗽、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眼结合膜充血、眼睑水肿、流泪、畏光;起病2~3日后, 在下磨牙对应的颊黏膜上见到麻疹黏膜斑,发疹后1~2日逐渐消失;其他有精神萎靡、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
  
     (3)出疹期:发热后3~4日出现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淡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皮疹压之褪色,皮疹常可融合,呈暗红色。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逐渐遍及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最后累及手掌和足底,3~5日出齐。出疹期体温可至40~405℃,常伴有激惹、谵妄及嗜睡症状,热退后消失,可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咳嗽频繁,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肺部湿罗音。
  
     (4)恢复期:出疹3~5日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体温下降,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伴糠麸样脱屑及留有浅褐色色素沉着,无并发症者病程约10~14日。

  2.并发症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多为继发感染,还可并发喉炎、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等,可使结核病恶化。

  (四)辅助检查
  血象检查可见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鼻、咽分泌物和痰液涂片可见到多核巨细胞;血清抗体检测可检测到特异性麻疹IgM抗体。

  (五)治疗要点
  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中药透疹治疗;预防继发感染和防治并发症。

  (六)护理措施

  1.皮肤黏膜的护理评估皮肤黏膜出疹情况,观察出疹顺序、分布情况及皮疹颜色。保持床褥整洁干燥,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轻擦皮肤,勤剪指甲防抓伤皮肤继发感染。结膜炎者室内光线直柔和,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再滴入眼药水,动作要轻柔。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可用生理盐水含漱,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以保持口腔黏膜清洁湿润。

  2.维持体温正常高热时应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空气流通,注意避免直吹患者,保持室温于18~22℃,湿度50%~60%。供给充足水分,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衣被不要太多,适度保暖。监测并记录体温变化,高热患儿可用温水擦浴或遵医嘱予小剂量退热剂,忌用乙醇擦浴、冷敷以避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采取退热措施后注意观察有无体温骤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虚脱现象,以便及时处理。

  3.饮食护理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乳、豆浆、蒸蛋、米汤等,少量多餐,多喂开水。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无需忌口。

  4.加强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早治疗。出疹期如出现持续高热、透疹不畅、咳嗽加剧、喘憋、发绀、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惊厥、昏迷等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予以相应护理。

更多初级护师相关信息:

2015年初级护师考试试题库免费下载

2015年初级护师考试大纲

2015年初级护师考试报名条件

相关文章
2015年初级护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2015年护理初级师—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注意
初级护师考试《答疑周刊》2013年第02期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答疑周刊》2012年第8期
2012年主管护师考试报名网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