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界于细菌与原虫之间、细长、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形态染色与培养特性 梅毒螺旋体(T.pallidum)螺旋致密而规则,两端尖直。运动活泼。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不能在无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
2.所致疾病 引起人类梅毒。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梅毒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从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后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3.免疫性 梅毒的免疫是感染性免疫,即有苍白亚种螺旋体感染时才有免疫力,一旦螺旋体被杀灭,其免疫力亦随之消失。在梅毒免疫中,细胞免疫比体液免疫重要。
4.微生物学检查 ①病原体检测:Ⅰ期梅毒取硬下疳渗出液,Ⅱ期梅毒取梅毒疹渗出液或局部淋巴结抽出液,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梅毒螺旋体呈现活泼的运动,亦可用镀银染色法检测;②血清学诊断:有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和密螺旋体抗原试验两类。前者是用正常牛心肌的心脂质(cardiolipin)作为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reagin,抗脂质抗体),最常用的有VDRL(vener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和RPR试验(rapidplasma reagin);后者是采用Nichols株螺旋体作为抗原,测定血清中的螺旋体特异抗体,特异性强,可用作梅毒证实试验,常用的有间接荧光抗体吸收检测法和微量间接血凝试验。
5.防治原则 梅毒是一种性病,应加强性卫生教育和严格社会管理。可用青霉素等药物及早予以彻底治疗。
1.形态染色 伯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螺旋稀疏而不规则,呈波状。运动活泼。Giemsa或Wright染色均佳。
2.致病性 伯氏疏螺旋体的致病物质有粘附素和内毒素。伯氏疏螺旋体能粘附、穿入并在成纤维细胞质内生存。储存宿主主要是野生动物,传染源为鼠及其它小型哺乳类动物,通过硬蜱传给人,引起莱姆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在叮咬部位出现慢性游走性红斑,晚期主要表现为慢性关节炎、慢性神经系统或皮肤异常。
1.形态染色与培养特性 对人致病的主要是问号状钩端螺旋体(L.interrogans)。螺旋细密、规则,一端或两端呈钩状。镀银染色呈棕褐色。营养要求复杂,常用Korthof培养基培养,适宜温度为28~30℃,生长缓慢。
2.所致疾病 致病物质主要有内毒素样物质(endotoxin-likesubstance,ELS)、溶血素和细胞毒性因子(cytotoxicity factor,CTF)等。所致疾病为人畜共患的钩端螺旋体病,鼠类和猪为主要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钩端螺旋体在肾脏繁殖,随尿排出污染环境。钩端螺旋体能穿透完整的粘膜或由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孕妇可经胎盘传给胎儿。
3.免疫性 病后获得对同型钩端螺旋体的持久免疫力,以体液免疫为主。
4.微生物学检查 ①病原体检测:病后1周取血、1周后取尿离心,或标本培养后用暗视野显微镜或镀银染色法查钩端螺旋体;②血清学检查:采集病人双份血清测抗体,效价在1∶300以上或双份血清≥4倍才有诊断价值。
5.防治原则 做好防鼠、灭鼠工作,以及加强对带菌家畜的管理。对易感人群和与疫水接触者可用接种当地流行菌株的多价疫苗进行预防。治疗首选青霉素。
【A型题】
1.病原性钩端螺旋体的培养特性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生长缓慢 B.常用Korthof培养基
C.培养基中需加血清D.最适生长温度为37℃
E.最适pH7.2~7.6www.med126.com
2.暗视野显微镜常用作哪种病原体的检测:
A.细菌B.病毒
C.支原体 D.衣原体
E.螺旋体
3.检测梅毒螺旋体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革兰染色法B.抗酸染色法
C.负染色法 D.镀银染色法
E.Giemsa染色法
4.哪种病原性螺旋体目前常用Korthof培养基培养:
A.梅毒螺旋体 B.钩端螺旋体
C.伯氏疏螺旋体 D.回归热螺旋体
E.雅司螺旋体
5.对青霉素敏感的病原体是:
A.病毒B.衣原体
C.支原体 D.螺旋体
E.真菌
6.莱姆病的传播媒介是:
A.蚊 B.蜱
C.鼠蚤D.人虱
E.恙螨
7.莱姆病的病原体是:
A.梅毒螺旋体B.钩端螺旋体
C.伯氏疏螺旋体 D.回归热螺旋体
E.雅司螺旋体
8.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
A.猫 B.人
C.鼠 D.蚤
E.蚊
9.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常用试验是:
A.肥达试验(widal test)B.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
C.显微镜凝集试验(MAT) D.ELIS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E.VDRL test
10.梅毒反应素是指:
A.抗梅毒螺旋体抗体B.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
C.类心磷脂抗原 D.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原
E.抗心磷脂抗体
11.Ⅰ期梅毒如未经治疗可发展为Ⅱ、Ⅲ期梅毒,主要原因是:
A.梅毒螺旋体毒力特别强
B.梅毒的免疫是感染性免疫
C.梅毒螺旋体可在免疫细胞中增殖
D.梅毒螺旋体发生变异而逃避体液免疫
E.抗体无制动梅毒螺旋体的作用
12.针对Ⅰ期梅毒患者,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最适标本是:
A.血液 www.med126.com/Article/B.尿液
C.硬下疳渗出液 D.局部淋巴结抽出液
E.梅毒疹渗出液
【X型题】
13.钩端螺旋体感染的特点为:
A.症状及病程发展变化大 B.产生的抗体仅有型特异性
C.不能穿透完整的粘膜 D.发病有地区性和季节性
E.可在肾小管长期存在
14.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是:
A.病人B.猪
C.节肢动物 D.鼠
E.带菌者
15.有关“疾病—病原体”的组合,错误的是:
A.回归热—立克次体B.Q热—螺旋体
C.登革热—病毒 D.猩红热—细菌
E.波浪热—衣原体
16.人畜共患病包括:
A.回归热 B.猩红热
C.波浪热 D.登革热
E.Q热
17.目前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病原体是:
A.肺炎支原体B.梅毒螺旋体
E.麻疹病毒
18.防鼠、灭鼠是预防哪些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A.钩端螺旋体病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乙型脑炎 D.斑疹伤寒
E.鼠疫耶氏菌
[思考题]
19.简述钩端螺旋体的传播方式及致病过程。
20.对疑似梅毒患者,如何进行检验以协助诊断?
21.回归热患者为什么表现为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较前次轻缓,原因何在?
【A型题】
1.D 2.E* 3.D* 4.B5.D
6.B* 7.C 8.B9.E* 10.B*
11.D 12.C
【X型题】
13.A* B* D*E*14.B D 15.A* B* E*
16.A* C* D*E*17.B C D E 18.A B D E
【题2,3】 暗视野显微镜是将普通显微镜换装上特制的暗视野聚光器。由于光线不能通过聚光器的中心部位透入物镜,而只能从周边斜射经标本反射进入物镜,因此,视野背景是暗的,标本成为亮点。使用暗视野显微镜可检查不经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的活体微生物,如活的细菌、螺旋体等。将钩端螺旋体培养液置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可在黑色的视野中看到发亮、运动的钩端螺旋体。亦可用特殊染色法,如渡银染色法观察钩端螺旋体。
【题6】 钩体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鼠类和猪为主要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动物感染后多不发病,但钩体在肾脏中长期繁殖,并随尿不断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人类与污染的水和土壤接触,钩体则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机体,造成感染。
【题9,10】 人感染梅毒螺旋体后,除产生特异性抗体外,还产生一种抗磷脂抗体,即反应素。反应素的来源有两种假说:一是梅毒螺旋体表面存在的脂质所引起;另一是梅毒螺旋体破坏宿主细胞,由细胞释放的脂质所引起。反应素既能与梅毒螺旋体结合,又能与正常牛心肌的心脂质等发生交叉反应。由于目前尚不能人工培养梅毒螺旋体,故可用正常牛心肌的心脂质代替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常用的有VDRL试验和PRR试验,适用于大量过筛时使用。
【题13】 钩端螺旋体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鼠类和猪为主要储存宿主。动物感染钩端螺旋体后不发病,可在肾脏中长期存在,持续随尿不断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人类与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而受感染。夏秋季气温适宜钩端螺旋体繁殖,在收割谷物时(尤其是洪灾季节)接触疫水,感染后发病,因此有地区性和季节性。钩端螺旋体能穿透完整的粘膜或经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钩端螺旋体感染随菌型、毒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病程长短及发展变化很大。感染后出现的抗体对异型钩端螺旋体无作用,故在常年流行地区,对易感人群宜接种包含当地流行株在内的多价钩端螺旋体疫苗。抗体对侵入肾脏的钩端螺旋体作用较小,因此,钩端螺旋体能在肾小管等组织中继续繁殖和经尿排菌。
【题15,16】 波浪热是布鲁菌感染特有的热型。布鲁菌侵入血流,出现菌血症,致患者发热。之后,细菌随血流进入肝、脾、淋巴结等脏器细胞,发热也渐消退。细菌繁殖到一定程度可再度入血,出现菌血症而致体温升高。如此反复形成的菌血症,使患者的热型呈波浪式。回归热是由多种疏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包括虱传回归热和蜱传回归热。螺旋体经皮肤创伤进入人体,在血流中大量繁殖,出现高热,持续3~4天,热退;隔1周左右,又高热。如此反复发作多次,直至螺旋体的突变类型不再超越宿主产生的多种特异性抗体的范围为止。Q热(queryfever,疑问热,指最初不明病因的发热)是由Q热柯克斯体(贝纳柯克斯体)引起,其传染源是受染的牛、羊等家畜,在动物间的传播是以蜱为传播媒介。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传播媒介是伊蚊,表现为发热、肌肉和关节酸痛等。猩红热是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波浪热、回归热、Q热、登革热均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动物和人均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