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系统解剖学 |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 颅骨 |
授课教师 | 杨丹迪 | 所属二级学院 | 基础学院 | 所属教研室 | 解剖学 | 职称 | 讲师 |
授课时间 | 2008年2月28 日第 2 周星期二 第 6-9 节第 1 次课 | 授课时数 | 4学时 |
授课班级 | 临床 专业(本科□√ 专科□) 200 7 级 4 班 |
教学课型 |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 |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 《系统解剖学》主编:柏树令;人民卫生出版社,04年7月 |
教学目标与要求: 颅骨系解实验:目的要求:1.颅的位置、组成及脑颅、面颅诸骨的名称和位置。2.颅底内面三个颅窝的境界及重要结构,包括重要孔裂。3.颅底外面观。4.骨性鼻腔的构成及其与骨性鼻旁窦的关系。5.新生儿颅的特征。6.颅的体表标志。 |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知识点:1、脑颅、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 2、颅底内面观的孔裂 3、颅底外面观的孔裂 4、颅整体观正和侧面的结构及孔裂 5、骨性鼻旁窦的名称和位置 6、囟门的定义及位置、闭合时间 7、颅的骨性体表标志 重点:脑颅诸骨、面颅诸骨、颅中窝的孔裂结构、颅后窝的孔裂结构、颅底外面观、颅正面观、骨性鼻旁窦、前囟。 难点:蝶骨、腭骨、犁骨、筛骨、泪骨、下颌骨、破裂孔、茎乳孔、鼓室盖、三叉神经压迹、翼腭窝、翼管。 |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www.med126.com/yaoshi/ 读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 |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 讲授内容: 颅骨系解实验:1、在骨架上讲述中轴骨的概念和颅骨的位置(5分钟)2、离散脑颅及面颅诸骨示教(10分钟)3、指导各组观察脑颅及面颅诸骨(板书1)(10分钟)4、抽查提问脑颅及面颅诸骨(10分钟)5、讲授及示教颅前、中、后窝的结构和孔裂(板书2)(20分钟)6、指导各组观察颅前、中、后窝的结构和孔裂(20分钟)7、讲授及示教颅底外面观(15分钟)8、指导各组观察颅底外面观(15分钟)9、抽查提问颅底内外面观的结构与孔裂(10分钟)10、讲授及示教骨性鼻旁窦并让学生参考呼吸系统的相关内容(10分钟)11、指导各组观察骨性鼻旁窦(10分钟)12、讲授新生儿颅(5分钟)13、指导观察新生儿颅(10分钟)14、小结、复习(10分钟)。 讲授方法: 理论讲授、示教标本及指导观察。 时间分配: 见上。 媒体选用: 多媒体课件,黑板。 板书设计: 1、画出蝶骨的形态,帮助学生理解。 2、画出颅前、中、后窝的结构和孔裂,帮助学生记忆。 |
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医学考研网设计: 1、有什么好方法帮助记忆颅底内外面观的结构和孔裂。 2、现场即时提问。 3、鼻旁窦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意义。 4、囟门闭合时间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意义。 |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小结:1、仔细记忆图上结构名称,熟悉图谱,再于标本上寻找指出。 2、回去复习要细看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回顾实物标本理解消化。 布置课后复习思考题及作业:实验报告 1.颅由哪些骨组成. 2.颅底内、外面观能够相通的孔裂有哪些. 3.与眼眶相通的孔裂有哪些. 4.颅前窝与颅中窝各有哪些重要结构. 5.鼻旁窦名称及意义 6.前囟的闭合时间及临床意义. |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 1、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鼻旁窦与鼻窦炎、前囟的闭合与缺钙等。 2、外语运用:投影彩图中英文标注。 3、启发学生思维:鼻旁窦和囟门有什么生物学上的意义等。 4、指导学生自学:学习骨性鼻旁窦让学生参考呼吸系统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两两配对,相互提问标本结构。 5、介绍学科新进展:国外颅骨塑化标本;数字化模拟颅骨等。 |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系统解剖学彩色图谱、实物图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系统解剖学多媒体讲义;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 |
教研室 意 见 | 教研室主任签章: 年 月 日 |
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1、教学计划实施顺利,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2、学生相互配对,一问一答效果好。 3、颅骨实物标本有些不够用,塑化标本始终比不上实物标本。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