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的一种理论知识。它不仅较好地解释了人体客观存在的循经感传现象,而且与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相互辅翼,深刻地阐释了人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对临床各科,尤其是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即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的通路系统。
经者,径也,有路径、途径之意;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联络、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的分支。两者相比,经脉较粗大,多纵行于躯体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络脉较细小,常循行于体表浅部,纵横交错,网络遍布于全身。通过经脉与络脉的相互沟通与联系,把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联结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确保了生命活动在相互关联和相互协调中正常进行。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的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系统和络脉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一)经脉系统
经脉系统分为正经与奇经两类。
正经有十二,故又称为“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共十二条经脉。十二正经均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与交接顺序,在四肢的分布与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有表里关系。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另外,与十二经脉相关的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谓“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各别出的一条较大的分支。它们起自四肢肘膝关节以上,具有加强十二正经中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与筋肉的连属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具有联缀肢体、关节和主司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都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均从属于十二经脉,也属经脉系统。
奇经有八条,又称为“奇经八脉”,即冲脉、任脉、督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它们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与十二正经不同的是,奇经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则,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无表里联系。
(二)络脉系统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络脉中的较大者,十二正经、督脉、任脉各别出一支,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互为表里的两经在体表的联系作用。浮络,是循行于人体体表浅部,且浮而易见的络脉。孙络,是络脉中较细小的分支,是最细小的络脉。(图4-1)
图4-1 经络系统图
第二节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干与核心。
一、命名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条经脉又分别属于某一脏或某一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的命名,都是依据其循行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内侧(为阴)或外侧(为阳)、所属脏腑的名称这三方面而命名的,其命名规律如下:
凡循行于上肢的经脉叫手经;循行于下肢的经脉叫足经。
凡循行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叫阴经;循行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叫阳经。内侧面有前、中、后之分,分别为太阴、厥阴、少阴;外侧面也有前、中、后之分,分别为阳明、少阳、太阳。
脏为阴,腑为阳。凡阴经都归属于某脏,凡阳经都归属于某腑。(表4-2)
表4-2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阴经 (属脏) | 阳经 (属腑) | 循行部位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 ||
手 | 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 | 上肢 | 前缘 |
手厥阴心包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中线 | ||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 | 后缘 | ||
足 | 足太阴脾经* | 足阳明胃经 | 下肢 | 前缘 |
足厥阴肝经 | 足少阳胆经 | 中线 | ||
足少阴肾经 | 足太阳膀胱经 | 后缘 |
*在内踝八寸以下,肝经循行在前缘,脾经循行在中线,至内踝上八寸处两经交叉之后,脾经循行在前缘,肝经循行在中线。
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是有一定规律的。《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即: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于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走向足趾末端,交于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于手三阴经。
三、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头部:手足阳明经行于额面部;手足少阳经行于头侧部;手足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和头后部。由于手足三阳经均分布于头面部,故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
躯干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出于体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中的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十二经脉,自内向外分别分布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
四肢部: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内侧三阴经的分布为太阴经行于前缘,厥阴经行于中线,少阴经行于后缘。外侧三阳经分布为阳明经行于前缘,少阳经行于中线,太阳经行于后缘。其中,需注意的是在下肢内踝上八寸以下,肝经循行在前缘,脾经循行在中线,至内踝上八寸处两经交叉;之后,脾经循行在前缘,肝经循行在中线。
四、表里配合
手足三阴三阳经,通过各自的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如表4-3)
表4-3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表
表 | 手阳明大肠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手太阳小肠经 | 足阳明胃经 | 足少阳胆经 | 足太阳膀胱经 |
里 | 手太阴肺经 | 手厥阴心包经 | 手少阴心经 | 足太阴脾经 | 足厥阴肝经 | 足少阴肾经 |
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侧的相对位置,并于四肢末端交接,且各自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或腑,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这样,既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又促进了相为表里的脏与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在治疗时,相为表里的两经的腧穴可交替使用。
五、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中的气血运行,是按十二经脉的前后衔接的顺序,依次流注而循环往复的。即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图4-4)
图4-4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表
另外,全身气血的运行,除按以上十二经脉的流注规律以外,尚有其他多种形式,如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两脉及冲脉要参与气血的运行与调节,全身经络彼此之间众多的相交、汇合、并融关系,也使得其脉气交通而气血流注。
第三节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是奇特、奇异之意,指这八条经脉既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又无表里相配关系,其分布和作用有异于十二正经。各经的命名则主要依据其功能分布而定。如督脉总领一身阳气,为阳脉之督纲,故以“督”名之;任脉总任诸阴,对全身阴经脉气有总揽、总任的作用,故以“任”名之;冲脉容纳、调节十二经脉和五脏六腑的气血,是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故以“冲”名之;带脉回绕横围于腰腹,有如束带,约束全身直行的阴阳诸经,因而称之为“带脉”;跷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调节肢体运动,故以“跷”名之;阴维、阳维维系、联络全身的阴阳经脉以归于任、督脉,故以“维”名之。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密切与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阳维脉能维系诸阳经;阴维脉能维系诸阴经。带脉能束约纵行诸经,并沟通彼此之间卫生资格考试网的联系。冲脉上下贯通,为全身血气之要冲,渗灌三阴、三阳;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任脉能总任一身之阴经。
第二,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奇经八脉错综分布,循行于十二经脉之间,当十二经脉气血旺盛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从奇经八脉溢于十二经脉,以补充调节之。
第三,奇经与肝、肾、脑、髓、胞宫等脏腑有较密切的生理和病理上的联系。如肝为藏血之脏,而冲脉为“血海”,肝的藏血、调血功能与冲脉有联系。又如督脉与肾、脑、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任脉与胞宫妊娠也有一定关系等。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1www.med126.com/Article/.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肢节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协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相互联系、有序配合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着脏腑器官,奇经八脉又沟通于十二经之间,经筋皮部还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从而使人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
2.运行气血、抗御外邪 气血是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经络将气血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所以《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这就指明了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和濡养全身的作用。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故《灵枢·本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3.调节机能平衡 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通过经络相互沟通,以维持机体活动的协调平衡。在患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胜偏衰的证侯,可通过针灸等治疗手段,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灵枢·刺节真邪》),促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4.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作用的表现。
第五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 由于经络是联系人体内外的通道,在正虚邪盛的情况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等症;由于肺合皮毛,外邪循经内舍于肺,继而可见咳嗽、喘促、胸闷、胸痛等肺的病症。《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指出了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传变途径。内脏病变又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组织器官,如肝病胁痛,肾病腰痛,心火上炎可致舌部生疮,大肠、胃腑有热可致牙龈肿痛等。
2.指导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例如,头痛一症,即可根据经脉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而辨别,其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颈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又如胁肋与少腹是肝经所过,故两胁疼痛或少腹痛,多与肝经有关。
3.指导针灸治疗与预防 针灸治病是通过刺灸腧穴,以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选穴,一般是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除选用局部腧穴外,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脉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四总穴歌》所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体现。此外,头痛还可分经辨证治疗,如前头痛取手阳明经合谷穴、足阳明经内庭穴,侧头痛取手少阳经外关穴、足少阳经足临泣穴,后头痛取手太阳经后溪穴、足太阳经申脉穴。所有这些腧穴均不在头上,但其所在经脉都循行上头,所以可以用来治疗头痛。这就是经络的作用。
临床上还可以用调理经络的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可强壮身体、预防疾病;灸风门穴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明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