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腧 穴 总 论
腧穴(acupoint)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有转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转输之所;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
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后世医家还将其称之为“孔穴”、“穴道”、“穴位”;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通称“腧穴”。虽然“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但在具体应用时却各有所指。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的背俞穴。
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与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说明针灸通过经脉、气血、腧穴三者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经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腧穴—经脉—脏腑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发展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的治病部位。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当身体某一部位或脏器发生疾病时,在病痛局部砭刺、叩击、按摩、针刺、火灸,发现可减轻或消除病痛。这种“以痛为输”所认识的腧穴,既无定位,又无定名,是认识腧穴的最初阶段。
在医疗实践中,对体表施术部位及其治疗作用的了解逐步深入,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认识到有些腧穴有确定的位置和主治的病证,并给以位置的描述和命名。这是腧穴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定位、定名阶段。
随着对经络以及腧穴主治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古代医家对腧穴的主治作用进行了归类,并与经络相联系,说明腧穴不是体表孤立的点,而是与经络脏腑相通。通过不断总结、分析归纳,逐步将腧穴分别归属各经。这是腧穴发展的成熟阶段,即定位、定名、归经阶段。
《内经》论及穴名约160个,并有腧穴归经的记载。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记载周身经穴名349个,除论述了腧穴的定位、主治、配伍、操作要领外,并对腧穴的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为腧穴学理论和针灸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王惟一对腧穴重新进行了考定,撰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载了354个穴名。元代滑伯仁所著《十四经发挥》载经穴穴名亦为354个,并将全身经穴按循行顺序排列,称“十四经穴”。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载经穴名359个,并列举了辨证选穴的范例,充实了针灸辨证施治的内容。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定经穴穴名361个,并延续至今。本教材增加了一个经穴,使经穴数目达362个。
二、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acupoints of the fourteen meridians)、奇穴(extra points)、阿是穴(Ashipoints)三类。
1.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
这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和所属脏腑病证的共同作用,因此,归纳于十四经脉系统中,简称“经穴”。十四经穴共有361个,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2.奇穴 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因而未归入十四经系统,故又称“经外奇穴”。历代对奇穴记载不一。目前,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经穴部位》,对48个奇穴的部位确定了统一的定位标准。
3.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三、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意,《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像的方法对腧穴命名。了解腧穴命名的含意,有助于熟悉、记忆腧穴的部位和治疗作用。兹将腧穴命名择要分类说明如下: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即根据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下的颧髎,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
2. 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即根据腧穴对某种病证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的水分、水道,治面瘫的牵正。
3. 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即根据自然界的天体名称如日、月、星、辰等和地貌名称如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状况而命名,如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沟、曲泽、涌泉、小海、四渎等。
4.参照动植物命名 即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攒竹、口禾髎等。
5.借助建筑物命名 即根据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作用特点而命名,如天井、印堂、巨阙、脑户、屋翳、膺窗、库房、地仓、气户、梁门等。
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 即根据腧穴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命名,如阴陵泉、阳陵泉、心俞、三阴交、三阳络、百会、气海、血海、神堂、魄户等。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从针灸治疗上讲,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所有腧穴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针刺、艾灸等对腧穴的刺激可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和调,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腧穴的治疗作用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一定的规律。
一、腧穴的主治特点
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一)近治作用
近治作用(local and nearby therapeuticeffect),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如眼区及其周围的睛明、承泣、攒竹、瞳子髎等经穴均能治疗眼疾;胃脘部及其周围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经穴均能治疗胃痛;膝关节及其周围的鹤顶、膝眼等奇穴均能治疗膝关节疼痛;阿是穴均可治疗所在部位局部的病痛等。
(二)远治作用
远治作用(remote therapeutic effect),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有远治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部的局部病证,还能治疗本经脉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证。奇穴也具有一定的远治作用,如二白治疗痔疾,胆囊穴治疗胆疾等。
(三)特殊作用
特殊作用(special therapeutic effect),是指有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所谓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是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如腹泻时针天枢穴可止泻,便秘时针天枢穴可以通便;内关可治心动过缓,又可治疗心动过速;又如实验证明,针刺足三里穴既可使原来处于弛缓状态或处于较低兴奋状态的胃运动加强,又可使原来处于紧张或收缩亢进的胃运动减弱。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阑尾穴治疗阑尾炎等。
二、经穴的主治规律
经穴的治疗作用呈现出一定的主治规律,主要有分经主治和分部主治两类。大体上,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一)分经主治规律
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经脉及其相表里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是对这一规律的概括。古代医家在论述针灸治疗时,往往只选取有关经脉而不列举具体穴名,即所谓“定经不定穴。”如《灵枢·杂病篇》记载:“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灵枢·刺热病篇》亦载:“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热病起于手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实践证明,同一经脉的不同经穴,可以治疗本经相同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均可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说明腧穴有分经主治规律。根据腧穴的分经主治规律,后世医家在针灸治疗上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之说。
经脉具有表里关系。经穴既可主治本经循行部位的病证,又可治疗相表里经脉的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不仅主治本经的咳嗽、胸闷等病证,还能治疗与其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头痛、项强等病证。
(二)分部主治规律
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的病证。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有相关性。位于头面、颈项部的腧穴,以治疗头面五官及颈项部病证为主;位于胸腹部的腧穴,以治疗脏腑病证为主;位于四肢部的腧穴,可以治疗四肢的病证。人体某一部位出现病证,均可选取位于相应部位的腧穴治疗,或循经近道取穴,或在局部直接选取腧穴。《灵枢·络始》载:“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素问·水热穴论》载:“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这些都与腧穴的分部主治规律有关。
十四经腧穴的主治既各具特点,又有其共性,兹分经列表、分部绘图简介于下。详见表2-1,图2-1。
表2-1 十四经腧穴主治异同表
主 治 经 名 | 本经特点 | 二经相同 | 三经相同 |
手太阴经 | 肺、喉病 | 胸部病 | |
手厥阴经 | 心、胃病 | 神志病 | |
手少阴经 | 心 病 |
手三阳经
主 治 经 名 | 本经特点 | 二经相同 | 三经相同 |
手阳明经 | 前头、鼻、口、齿病 | 咽喉病,热病 | |
手少阳经 | 侧头、胁肋病 | 目病、耳病 | |
手太阳经 |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
足三阳经
主 治 经 名 | 本经特点 | www.med126.com 三经相同 |
足阳明经 |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 眼病,神志病,热病 |
足少阳经 | 侧头、耳病、胁肋病 | |
足太阳经 | 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 |
足三阴经
主 治 经 名 | 本经特点 | 三经相同 |
足太阴经 | 脾胃病 | 前阴病,妇科病 |
足厥阴经 | 肝病 | |
足少阴经 | 肾病,肺病,咽喉病 |
任督二脉
主 治 经 名 | 本经特点 | 三经相同 | |
任 脉 | 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 | 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 |
督 脉 |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 ||
&nbwww.med126.com/zhicheng/sp;
图2-1经穴分部主治规律
第三节 特 定 穴
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腧穴被称之为“特定穴”(specific points),它们除具有经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特定穴是针灸临床最常用的经穴,掌握特定穴的有关知识,对针灸临床选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特定穴的意义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经穴,称为特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将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十类。
二、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一)五输穴
十二经脉中的每一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Jing-Well point)、荥(Ying-Spring point)、输(Shu-Stream point)、经(Jing-Riverpoint)、合(He-Seapoint)”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古人把十二经脉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并将“井、荥、输、经、合”五个名称分别冠之于五个特定穴,即组成了五输穴。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意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其经气初出。“荥”,意为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有输注之意,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渐深;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其经气渐盛。“经”,意为水流宽大通畅;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有汇合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五输穴与五行相配,故又有“五行输”之称。
(二)原穴、络穴
十二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的部位,称为原穴(Yuan-Primarypoint),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腧穴,称之为络穴(Luo-Connecting point),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三)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 (Xi-Cleft point)。“郄”有空隙之意。郄穴共有十六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四)背俞穴、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back Shu point),又称为“俞穴”。“俞”,有转输、输注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十二个。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 (front Mu point),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十二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五)下合穴
六脏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 (lower He-Seapoint),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六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六)八会穴
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会穴(eightinfluential points)。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七)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eightconfluent points),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八)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 (crossing point)。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取穴是否准确,直接影响针灸的疗效。因此,针灸治疗,强调准确取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千金要方》亦载:“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为了准确取穴,必须掌握好腧穴的定位方法。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locatingmethod by bone proportional Cun measurement),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一定的骨度分寸在其自身测量。现时采用的骨度分寸是以《灵枢·骨度》所规定的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创用的折量分寸而确定的。常用的“骨度”折量寸见表2-2和图2-2。
|
图2-2 常用骨度分寸示意图
表2-2 常用“骨度”折量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说明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3直寸
头 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
穴的纵向距离
面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 18 直寸
棘突下(大椎)
部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 9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9横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9 直寸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经穴的纵向距离
腹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8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胁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5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部 两乳头之间 8横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 12 直寸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背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腰
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3横寸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上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9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肢
部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2 直寸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下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13直寸
肢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部 (臀沟至腘横纹相当14寸)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locating method byanatomical landmark),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俗称自然标志定位法。可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
1.固定的标志 指各部位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腧穴的位置。如腓骨小头前下方1寸定阳陵泉;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眉头定攒竹;脐中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的标志 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置。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finger-Cunmeasurement method),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
1.中指同身寸(middlefinger-Cun measurement) 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图2-3(a)]。
2.拇指同身寸(thumb-Cun measurement) 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图2-3(b)]。
3.横指同身寸(four-finger-Cun measurement) 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图2-3(c)]。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
图2-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四、简便定位法
简便定位法(simplemethod of locating acupoints)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腧穴定位方法。如立正姿势,手臂自然下垂,其中指端在下肢所触及处为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上方,其食指尽端到达处取列缺等。此法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