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是一种嗜神经病毒,系急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狂犬病)的病原体,归类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的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主要传播于狼、狐狸、臭鼬和蝙蝠等野生动物和犬、猫等家养宠物中,人可因带毒动物咬伤或搔伤而感染。
一、生物学特性
狂犬病病毒形似子弹状,大小为75×100-300nm。病毒核心系由12000个核苷酸构成的单负链RNA,其外绕有螺旋对称的核衣壳(nucleoprotein,N蛋白),表面尚有嵌着糖蛋白刺突(glycoprotein,G蛋白)的包膜,刺突与病毒感染性和毒力有关。
除G蛋白和N蛋白外,狂犬病病毒还有衣壳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1,M1蛋白)、包膜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2,M2蛋白)、转录酶蛋白(largeprotein,L蛋白)以及P43、P40微小蛋白。其中,M蛋白分子量为62000,是病毒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构成病毒衣壳;分子量为80000的G蛋白,系病毒的表面成分,具有嗜神经细胞的特性,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被作为疫苗研究的重要成分;L蛋白,分子量为190000,系RNA转录酶;M1蛋白,分子量40000,是病毒属、群特异性抗原;M2也是病毒的表面抗原,分子量约25000。
病毒的动物感染范围较广,在易感细胞(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细胞),如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可形成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Negribody,内基小体),在狂犬病的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过去曾认为狂犬病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从不同动物分离的病毒株的胞膜抗原结构、培养特性等有着明显差异。进一步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可将病毒分为6个血清型,包括:血清1型(典型标准病毒株)、血清2型(标准拉各斯蝙蝠病毒,Lagos-batvirus)、血清3型(莫科拉病毒,Mokolavirus)、血清4型为花纹海格病毒(Duvenhagevirus)、血清5型(Obodhiang病毒原型株)和血清6型(Kotonkan病毒原型株)。
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可被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灭活。病毒对蛋白溶解酶、紫外线和X线敏感,pH4.0以下和pH10以上均可抑制病毒活性;不耐热,40℃4小时或60℃30分钟可灭活病毒,但于-70℃或冷冻干燥条件下能存活数年。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狂犬病病毒感染导致狂犬病,多系狂犬或其他带毒动物咬伤所致。狂犬和带毒动物的唾液中含有病毒,人被咬伤后,病毒可经伤口侵入人体并在伤口局部增殖,增殖的病毒进入周围神经并沿传入神经轴索和其外间隙上行,经背根节和脊髓至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大量增殖损伤脑干和小脑等中枢神经系统。此后,病毒又经传出神经播散至全身,大量分布于唾液腺、舌部味蕾、毛囊、皮脂腺、嗅神经上皮细胞等处。因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舌下神经核损伤,可出现呼吸肌、舌咽肌痉挛而表现出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等症状,甚至闻水声即引起痉挛发作,故有恐水症(hydrophobia)之称;脊髓等处损伤则导致各种瘫痪;交感神经可因病毒感染的刺激而使唾液腺和汗腺分泌增加。上述兴奋性表现经3-5天后转入麻痹状态,病人可出现昏迷、呼吸和循环衰竭,病死率几乎是100%。该病的潜伏期约为1~3个月,但也有不到一周或长达数年之久的病例,潜伏期的长短与被狂犬咬伤部位距头部的远近相关,也取决于伤口内感染的病毒量。
病毒的N蛋白和G蛋白含有刺激中和抗体产生及T细胞识别表位。动物试验研究表明,感染狂犬病病毒后机体可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可能系这些蛋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CD4阳性或CD8阳性T细胞的结果,这在对抗或预防狂犬病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人被狂犬咬伤是感染狂犬病病毒的主要途径,一旦被犬咬伤,及时检查动物是否患有狂犬病十分重要。做法是:①隔离观察,因病毒感染动物后,于发病前5天其唾液中便可存有病毒,故观察7~10天仍不发病,则表明该动物并非狂犬或其唾液中无病毒。②检查病毒抗原,即将观察期间发病的动物处死,取其大脑海马回部位组织作印片和作组织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和染色后观察内基小体。
对患者可应用免疫荧光方法和免疫酶技术检测患者唾液或某些组织标本中的病毒抗原;也可通过RT-PCR法扩增病毒的RNA,或采取病人唾液、脑脊液以及死后脑组织接种动物,以分离病毒,但需时长、敏感性低;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病毒抗体,可应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荧光和ELISA进行测定,尤其是ELISA应用广泛,抗体仅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方可检出,对临床诊断意义不大。
四、防治原则
一旦患有狂犬病则难以治愈,因此狂犬病的预防十分重要。主要预防措施是捕杀野犬、严管家犬、给家犬注射疫苗。发现人被犬咬伤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立即20%的肥皂水、0.1%新洁尔灭或清水反复冲洗犬咬伤口,然后用70%乙醇和碘酒涂擦。②于伤口周围浸润注射高效价狂犬病病毒抗血清,也可采取肌肉注射,以进行被动免疫,注射剂量为20IU/kg。③接种狂犬疫苗。该病的潜伏期较长,因此早期接种疫苗可预防发病,若抗血清与疫苗联用则更为有效。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系用地鼠肾原代细胞或二倍体细胞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分别于1、3、7、14、28天各肌注一次,其免疫效果好且副作用少。应用痘苗或腺病毒作载体,构建表达狂犬病病毒G蛋白的重组疫苗,正试用于志愿者和动物,其效果和安全性尚待进一步研究确定。此外,对有接触狂犬病病毒可能的人员(兽医、动物管理员及野外工作者等),也应进行狂犬病疫苗的预防接种。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归类于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的乳头瘤病毒属,是引起皮肤、黏膜的寻常疣、扁平疣和尖锐湿疣(生殖器疣/性病疣)的病原体,并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一、生物学特性
HPV系无包膜球形病毒,直径为50nm;病毒的核心为双链DNA;病毒衣壳由两种结构蛋白构成的72个壳微粒组成,为20面体。因为HPV的分离培养尚未成功,故其分类是基于DNA的同源性。根据病毒的DNA测序,HPV至少可分为77个型,各型间的基因相似度小于50%;若相似度大于50%,而限制性内切酶谱不同者为HPV亚型。
病毒基因组有三种存在形式,即共价结合的闭合环状DNA超螺旋结构、开放的环状结构和线状结构。由三个基因区组成,包括含有7个早期开放读框的早期区(E),有2个晚期开放读框的晚期区(L)和无编码的上游调节区(URR)。早期区编码与HPV复制、转录和细胞转化相关的蛋白(E5、E6、E7);晚期区编码HPV的结构蛋白,诸如组成病毒衣壳的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E6和E7基因与受染细胞的转化和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发挥癌基因功能,其基因产物可与宿主细胞抑癌基因编码蛋白P53和Rb基因产物P110rh结合,阻碍P53和P110rh抑制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使细胞从正常向恶性转变。
HPV对皮肤及黏膜上皮细胞具有高亲嗜性,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受其分化阶段的影响。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诱导上皮细胞增生,使表皮变厚、可伴有棘层增生和一定程度的表皮角质化,颗粒层可见核内嗜碱性包涵体。上皮增生所形成的乳头状瘤即称为疣(warts)。这种增生呈局部的且通常自发性退行性变,HPV的基因组存在于转化的细胞内,也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或延长上皮细胞的寿命,维持肿瘤生长。目前,HPV的体外培养尚未成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HPV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与感染者病变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的直接接触。生殖器感染主要是性接触传播;有增多趋势的婴幼儿尖锐湿疣,多系分娩过程或出生后与母体的密切接触传染所致;少数患者则可通过内裤、浴巾、浴盆等生活用品感染。近年来,我国HPV带毒者明显增多,生殖器感染已占我国性病的第二位。病毒感染局限于局部,不引起病毒血症。
HPV感染性疾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个月,也有短至1个月或长达6个月以上者。男性生殖器(阴囊少见)及周围皮肤,女性生殖道、宫颈及肛周等部位均是疾病的好发部位。其临床表现限于感染局部,可因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异:①皮肤损伤的改变:在皮肤黏膜交界处可见多发性乳头瘤样或疣状损伤;在温度较低和干燥部位则表现为小而扁平的疣状改变(如生殖器疣);温湿部位的病变常呈丝状或乳头样,易融合成团。②其他表现:如小的湿疣可有患处痛痒感;直肠内大湿疣有里急后重之感;阴道、宫颈湿疣可呈白带增多或引起性交疼痛。此外,不同HPV型别侵犯的部位和所致疾病不尽相同(表34-1)。
HPV在细胞内的存在方式与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相关。病毒DNA若游离存在于宿主细胞,病变往往为良性,若病毒DNA整合于受染细胞则易导致细胞癌变。病毒E6、E7基因及其表达产物与细胞发生癌变密切相关。
HPV感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但对机体并无保护作用。机体的细胞免疫与抗HPV感染相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此病。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疣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组织学特性而证实,包括细胞增殖和角质化。见有中空细胞的鳞状上皮细胞聚集成团,提示有HPV感染。免疫荧光和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可用以检测HPV抗原,并借助电镜观察病毒体形态(图34-2)。应用HPV分子探针作核酸杂交,用于检测病毒的DNA,有助于宫颈拭子和组织标本中有无HPV基因组的判断;PCR法也可用以扩增标本中的HPV核酸。HPV不能生长于体外培养的细胞中,因此病毒的分离培养尚未开展。HPV抗体的测定可用于该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但很少用于疾病的诊断。
四、防治原则
接种福尔马林灭活的HPV疫苗或病人损伤部位制备的自身疫苗可发挥一定的效应,但未被广泛应用。鉴于HPV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疫苗的研究和应用更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最好的预防HPV感染的方法,仍然是避免与感染组织的直接接触。
疣可自发消失,但需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故常采取人工干预的办法,尤其对有痛感的和大块的损伤。通过外科冷冻疗法、电烙术或化学方法除疣是有效的,但常可再发。应用鬼臼树脂(podophylline)或水杨酸伴福尔马林或戊二醛外用也可奏效。注射干扰素同样是临床应用的有效方法。对喉乳头状瘤必须采取外科手术疗法。
第三节 细小病毒
细小病毒(Parvoviruses)是广泛分布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病毒,已知有50多个型,其中最常见的导致人类疾病者为细小病毒B19。细小病毒归类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的细小病毒亚科(Parvovirinae),该亚科包括三个属,即细小病毒属(代表种为小鼠细小病毒)、依赖性病毒属(以腺联病毒2型为代表)和红病毒属(Erythrovirus),细小病毒B19为红病毒属的代表种。
细小病毒B19是红斑传染病(Erythemainfectiosum,也称第五疾病)的病原体,也与慢性贫血病人再障危象的发作、溶血性贫血、AIDS、关节炎和宫内感染相关。
一、生物学特性
细小病毒B19是一种非常细小的病毒,直径18-26nm,20面体结构,无包膜。病毒基因组为线性单链DNA,长为5.5kb(分子量约1.5-1.8×106),编码三种结构蛋白和一种非结构蛋白。
细小病毒B19的受体分子是一种位于红细胞表面的糖脂抗原。病毒的转录、复制和装配均发生在宿主细胞核内。细胞代谢的“S”期有利于病毒的复制,提示病毒培养需要有丝分裂活化的宿主细胞。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www.med126.com
约90%以上的成人可检测到细小病毒抗体,病毒感染多发于40岁以内,25%的感染者可无临床症状、50%伴有皮疹。传染性红斑最常见于4-15岁的儿童,有冬、春发病的趋势。传播途径可能是呼吸道,也可能是通过其他胃肠道外途径传播。
细小病毒B19鼻腔接种志愿者提示,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复制,接着发生病毒血症,并在骨髓中的红系前体细胞内复制。病毒的复制抑制了红细胞前体的增殖。宿主感染后可表现轻微的非特异性的症状,如咽喉疼痛、身体不适、肌痛、血红蛋白轻度降低等,可持续1周左右,此后,症状自发减退。伴有慢性溶血性贫血(如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的患者,可出现危及生命的网织红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危象的发生相关。上述临床症状出现于细小病毒B19感染健康儿童的最初过程,系溶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在此之后,呈现出接近2-3周的免疫期。免疫期包括红疹和关节疼痛,故有传染性红斑之称。此症状伴有IgM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出现,提示与免疫介导有关。在感染过程中产生抗体推测可致终身免疫。
传染性红斑www.med126.com/pharm/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早期在面部出现特征性的红疹,似被打过的面颊。红疹通常扩散,尤其是扩散至四肢暴露的部位,虽可自发消退,但常常复发。成人患者,易出现手、腕、膝或踝关节等关节炎,而红疹可不出现或出现于关节炎之前。此外,妊娠妇女感染此病毒可引起胎儿畸形;慢性症状还有神经病变、慢性贫血和脉管炎等。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细小病毒B19不能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分离鉴定,但可应用酶和放射免疫分析、核酸杂交、免疫电镜等方法,直接检测血清或咽喉洗漱液的病毒;PCR是检测该病毒的非常敏感的方法,但病毒感染之后的母体仍可保持阳性数月;骨髓中存在特征性的“巨大的”原始红细胞,可以证实系细小病毒导致的再障危象。
诊断传染性红斑和再障危象患者更易开展的方法是病毒特异性IgM的检测。在病毒增殖、排出后数日,病人出现红疹及关节疼痛,此时是检测IgM类抗体的最佳时间;但对AIDS患者此试验无诊断意义,因为患者机体免疫障碍,不能针对病毒产生足量的抗体。
四、防治原则
控制呼吸道感染可减少细小病毒B19的传播。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毒疗法,但慢性细小病毒B19诱导的贫血可施用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