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医学微生物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医学微生物学-作业习题: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名词解释

1.水平传播   2.垂直传播   3.包涵体   4.干扰素    5.持续性感染

6.潜伏感染   7.慢发病毒感染

二、选择题

1.细胞融合有利于病毒的(   )

A.吸附 B.脱壳 C.扩散  D.复制 E.释放;

2.病毒由局部向远离侵入门户的其他部位传播主要是通过淋巴血液系统及(   )

A.向组织间隙扩散 B.沿神经扩散   C.水平传播   D.细胞与细胞融合

E.垂直传播

3.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可引起(   )

A.宫颈癌   B.Kaposi肉瘤 C.原发性肝癌   D.B细胞淋巴瘤   E.鼻咽癌

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   )

A.空气传播   B.经血传播   C.虫媒传播   D.粪口传播 E.垂直传播

5.病毒感染后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称(   )

A.潜伏感染   B.亚临床感染  C.慢发病毒感染  D.持续性感染  E.慢性感染

6.潜伏感染的特点是(   )

A.潜伏期长达数月至数十年 B.症状多为亚急性

C.潜伏状态检测不到任何病毒指标  D.不侵犯中枢神www.med126.com/hushi/经系统

E.病毒很快被清除

7.产生γ干扰素的细胞是(   )

A.淋巴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郎罕氏细胞

8.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主要是(   )

A.抑制病毒生物合成  B.诱导干扰素产生   C.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相互作用

D.中和病毒毒素   E.杀伤细胞内的病毒

9.感染病毒的细胞在胞核或胞浆内存在可着色的斑块状结构称(   )

A.包涵体   B.蚀斑   C.空斑 D.极体 E.异染颗粒

10.有关病毒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相互相互传播为水平传播,主要经皮肤和粘膜传播

B.母亲将病毒传给其子女的感染为垂直传播

C.病毒感染细胞造成的免疫病理损伤仅限于Ⅳ型变态反应

D.慢发病毒感染就是病毒的慢性感染

E.以上均对;

11.病毒的致病因素是(   )

A.内毒素 B.外毒素 C.侵袭力   D.表面结构 E.以上均不对

12.经垂直感染导致畸胎的病毒主要有(   )

A.麻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乙脑病毒   E.甲肝病毒

13.下列病毒病哪种易发生潜伏感染(   )

A.乙型脑炎;   B.乙型肝炎;   C.流感;   D.水痘;   E.脊髓灰质炎;

14.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   )

A.细胞溶解死亡   B.细胞融合   C.细胞转化   D.包涵体形成  E.以上均对

15.哪种病毒感染机体不易形成病毒血症(   )

A.轮状病毒  B.麻疹病毒  C.风疹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16. 组织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取决于细胞支持病毒复制的能力及( )

A.病毒是否产生毒素  B.细胞是否处于感受态

C.组织中易感细胞数目   D.病毒的特殊结构  E.病毒的核酸组成

17.γ-IFN主要来源的细胞是(   )

A.T淋巴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上皮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白细胞

18.不能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诱生剂是(   )

A.病毒  B.人工合成双股RNA  C.衣原体   D.细菌脂多糖   E.头孢菌素

19.干扰素抗病毒的特点是(   )

A.作用于受染细胞后,使细胞产生抗病毒作用   B.直接灭活病毒

C.阻止病毒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   D.抑制病毒体成熟释放

E.增强体液免疫

三、问答题

1.简述病毒的致病机理.

2.抗病毒免疫包括哪些因素?

3.以人为例举出几种病毒感染宿主的途径.

4.试述干扰素的类型,抗病毒机理,特点及应用.

5.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各有何特点?

6.病毒与哪些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