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眼科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中药药理学-电子教材: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  概述

此类药是一类常用药,尤其在我们北方,天气干燥,咳嗽的人很多。据统计疾病1/4与呼吸系统有关。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是咳、痰、喘,即咳嗽、咯痰、气喘。这虽不是危急症状,但严重影响身体的健康,如果长期不愈,可能发展为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及肺原性心脏病,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发展。

一、中医传统理论

定义:凡能祛痰、缓解或制止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

功效:宣肺祛痰,止咳平喘

适应证:主要用于痰多咳嗽、痰饮气喘、咯痰不爽,以及与痰饮有关的瘿瘤瘰疬等病证。

常用药:桔梗杏仁前胡半夏贝母百部紫菀等。

二、痰、咳、喘

痰、咳、喘三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往往同时存在。

一般咳嗽有痰者居多,(气道上的痰液刺激气管粘膜引起咳嗽)痰多又容易引起咳嗽,因而祛痰多能止咳。

咳嗽与喘往往同时出现,因而止咳可以平喘,平喘也利于排痰止咳。

粘痰积于小气道内可使气道狭窄而致喘息。祛痰多能平喘

根据药物的主要作用点可将药物分为三类:祛痰药、止咳药、平喘药。但三者作用之间界线不明显,互有交叉,可归为一类,即化痰止咳平喘药。

三、主要药理作用

1、祛痰作用

①简介“痰”

A、在中医学里,痰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痰指停积于脏腑经络之间各种各样的痰证。痰浊滞于皮肤经络可生瘰疬瘿瘤,常见于现人医学中的皮下肿块、慢性淋巴结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等。痰痹阻胸,则胸痛、胸闷、心悸,见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痰迷心窍,则心神不宁,昏迷、谵妄、精神错乱,见于脑血管意外、癫痫精神分裂症等。

狭义的痰指一般咳嗽咯吐之痰,呼吸道咳出的痰。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患。中医认为是由于感受外邪,肺气壅滞或脾不健运,水湿凝聚引起。

本章所说之痰指狭义之痰,即咳嗽咯吐之痰

B、痰的生成(西医)

痰液由气管、支气管的腺体和杯状细胞(粘稠液)分泌,腺体包括浆液腺(稀薄液)、粘液腺(粘稠液)、混和腺(介于二者之间的液体)。

正常时呼吸道不断有小量分泌液覆盖在气管、支气管粘膜上,形成一薄层粘液,起保护作用(可将吸入的尘埃微粒粘附),这一薄层粘液不断被粘膜上皮的纤毛定向运动送至喉头,然后被咽下,一般感觉不到有痰。

病理时(呼吸道有炎症时)分泌液发生质和量的改变。

初期:浆液腺活动旺盛,同时又有大量炎性渗出物。→炎是稀而多的液体(似中医的寒痰)

后期:(慢性炎症)杯状细胞和粘液腺活动旺盛,分泌粘稠液,使痰液变得粘稠,不易咯出,停留,水分被吸收,更加粘稠(似中医的热痰)

此过程与中医的认识一致,初感受外邪为寒痰,邪气入里,日久生热。

粘痰不易咯出,粘附在呼吸道内壁(气道)上,刺激神经常引起咳嗽。粘痰积于小气道,可使气道狭窄而致喘息。

②如何祛痰(思路)

A、抑制生成:减少腺体和杯状细胞的分泌

B、促进排出:可通过增加纤毛定向运动,使痰液被运至喉头,咯出。也可使痰液稀释,粘度降低,利于咯出。

③袪祛痰机理

A、恶心性祛痰:

其祛痰作用的有效成分往往都是皂甙(有较强的刺激性)。服用这些含皂甙的药物能刺激胃粘膜或咽喉粘膜,反射性(通过兴奋肺胃迷走反射)引起轻度恶心,增加支气管腺体(浆液腺)分泌,稀释痰液而发挥祛痰作用。桔梗、前胡、远志南星、贝母、款冬花、紫菀等均为以此种方式祛痰。似西药氯化铵。

B、溶解粘痰:

痰液之所以粘,是因为含粘性成分酸性粘多糖,其关键点在于连接粘蛋白肽链的二硫键。药物若使二硫键断裂,可使粘痰粘度降低,易咯出。西药此作用典型,如乙酰半胱氨酸,溴乙新。

中药代表药是满山红,其中祛痰成分为杜鹃素,一方面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粘膜,促使气管粘液—纤毛运动。即促进呼吸道清除异物的功能。另一方面可溶解粘痰,使呼吸道分泌物中酸性粘多糖纤维断裂,使粘痰粘度降低,易咯出。

C、消痰(中药特有)

使粘液腺和杯状细胞分泌减少,如满山红,焊菜。

2、镇咳作用

咳嗽产生的原因:痰液或异物吸入呼吸道时,感受器受到刺激,经传入神经咳嗽中枢兴奋,经传出神经参与咳嗽肌肉收缩,产生咳嗽。理论上,抑制或阻断上述咳嗽反射通路中5 个环节的任何一个,都可以产生镇咳作用。

半夏、苦杏仁、桔梗、款冬花、贝母、百部、紫菀等均有镇咳作用。

①中枢性镇咳:选择性抑制咳嗽中枢。实验证明,半夏、苦杏仁(抑制呼吸中枢)、浙贝母、百部、婴粟壳等。其镇咳作用和可待因相似,但较弱,镇咳作用部位在中枢。

②外周性镇咳(末梢性镇咳)紫菀初步认为它是作用于咳嗽反射弧中的非中枢部位的其他环节,属末梢性镇咳药。补甘草流浸膏

3、平喘作用(缓解支气管哮喘)

哮喘发生原因复杂,多种原因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过敏、感染、精神、内分泌、老慢支等。平喘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歙支气管平滑肌扩张,缓解痉挛状态。

代表药:麻黄、浙贝母、苦杏仁、款冬花

机制:有的直接抑制支气管痉挛,以缓解哮喘症状。

有的可能与兴奋神经节有关。

有的可能与抗过敏有关。

四、常用实验方法

1、止咳试验方法

1)浓氨水喷雾法:小鼠吸入化学刺激性物质后,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反射地引起咳嗽。

2)二氧化硫刺激法:二氧化硫为一化学刺激性物质,其气雾吸入后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反射地引起咳嗽。

3)枸橼酸喷雾引咳法:豚鼠

4)机械刺激法:气管粘膜内的机械刺激感受器分布于上呼吸道,包括喉头、气管和大支气管,尤以气管分叉部最多,往上则分布减少,用猪鬃、羽毛或聚乙烯毛细管进行刺激可引起咳嗽反应。

2、祛痰试验法

1)气管段酚红法:根据酚红部分地从气管分泌排出,可以从小鼠气管段中排泌的酚红量,确定药物的祛痰效果。

2)毛细玻管法:用玻璃毛细管插入麻醉大鼠气管内吸取痰液,以吸痰量表示排痰效果的强弱。

3、平喘作用试验

喷雾致喘法:用磷酸组胺溶液造成动物的哮喘模型,通过给药后动物出现哮喘反应(抽搐跌倒)的潜伏期,以观察受试药物的平喘作用。

离体气管螺旋条法:豚鼠气管剪成螺旋条后放入营养液中,加以一定负荷,通过肌力换能器可将药物对气管条作用所产生的张力变化成电讯号,放大后由记录仪描记出气管条的舒缩曲线。药物具有宣肺平喘之功,本实验用组胺或乙酰胆碱使豚鼠气管螺放条收缩,再用不同浓度的药物使其舒张,从而验证药物的平喘作用。

 

第二节  常用药物

桔梗

[传统理论概述]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eor graneli florum A.D.C除去外皮的干燥根。

性平、味苦、辛,归肺经。

主要功效:祛痰止咳、宣肺利咽、排脓消

[化学成分]

桔梗皂甙

[药理作用]

1、祛痰镇咳作用

桔梗的祛痰作用主要是由于其所含的皂甙,口服后对胃粘膜及咽喉粘膜的刺激,反射性引起轻度恶心,增加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稀释痰液,使滞留于支气管中的痰液易于排出,而发挥祛痰作用。

镇咳作用不强。

2、抗炎作用

3、降血糖和降血脂

4、镇静、镇痛、解热

5、扩张血管、减慢心率

6、抑制胃液分泌及抗胃溃疡作用。

[归纳总结]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功效与祛痰、镇咳、抗炎等药理作用相关。桔梗功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主要为桔梗皂苷。桔梗及桔梗皂苷的降血糖、降血脂、镇静、镇痛、解热、扩血管、减慢心率、抗溃疡等作用,则是桔梗药理作www.med126.com/yaoshi/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现代应用]

1、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见咳嗽痰多者,常配伍解表药和清热药同用。

2、咽喉肿痛、急性扁体炎、急性咽炎、喉炎及声音嘶哑:常与清热解毒药同用,声音嘶哑者可与甘草、牛蒡子射干等同用;失音可加诃子木蝴蝶等。

[不良反应]

桔梗粗皂甙注射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大剂量口服时,可引起恶心、呕吐

半夏

[传统理论概述]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三叶半夏的地下块茎。

性温、味辛、有毒,归脾、胃、肺经。

主要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化学成分]

主要含β-谷甾醇、萝卜甙、3,4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甙、葡萄糖醛酸甙、甲硫氨酸葫芦巴碱、半夏蛋白等。

[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生半夏、半夏、明矾半夏的煎剂灌服,对电刺激喉上神经或胸腔注入碘液所引起的咳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部位在中枢。镇咳作用与本品所含生物碱有关。

2、催吐和镇吐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生半夏及其未经高温处理的流浸膏有催吐作用。这与前人所说“生半夏,令人吐”相符。但生半夏若经高温处理后,则可除去催吐成分而保留镇吐作用,其催吐作用与所含3,4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甙有关,因甙元有强烈刺激性。

半夏加热炮制或姜汁、明矾炮制的各种半夏制剂,对去水吗啡、洋地黄、硫酸酮引起的呕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镇吐作用的成分目前认为与所含葡萄糖醛酸甙、生物碱及甲硫氨酸有关。

3、抗癌:半夏的稀醇或水浸出液对动物实验性肿瘤HCA、S180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认为与其所含的一种季铵生物碱——葫芦巴碱和β-谷甾醇有关。葫芦巴碱对小鼠肝癌(HC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β-谷甾醇在动物试验中也证实有抑癌作用。

[归纳总结]

半夏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功效主要与镇咳、镇吐、抗肿瘤等作用有关。半夏功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其所含的生物碱、甲硫氨酸、甘氨酸、葡萄糖醛酸、多糖、蛋白等。半夏尚有抗生育和抗早孕、抗心律失常及降血脂等作用。

[现代应用]

1、各种呕吐:常伍于复方中用于治疗急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神经性、妊娠等引起的呕吐。

2、呼吸道炎症鼠目寸光的咳嗽、多痰:复方使用,如二陈汤。

3、子宫颈癌皮肤癌等:常口服半夏水提取部分制成的片剂和用栓剂贴敷宫颈,总有效率达77.3%;口服对皮肤癌也有一定疗效。

[不良反应]

生半夏对口腔、喉头和消化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致上述部位肿胀、疼痛、失音、流涎、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炮制可明显降低毒性。半夏的炮制方法不同,其毒性也异。以生半夏毒性最大,次为漂半夏、姜半夏、蒸半夏,而白矾半夏毒性最小。

相关文章
 护理学基础参考文献:第十六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课件:在线浏览[P
 诊断学作业习题:B型题
 中医骨科学授课教案:第三章 损伤的病因病机
 内科学图片库: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型
 内科护理学授课讲义:帕金森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