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人体寄生虫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医学寄生虫学-电子教材(人体寄生虫 第六版)第十七章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5 字体: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致可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大类。

一、直接危害

1.骚扰和吸血  蚊、白蛉、虱、臭虫、蚋、蠓、虻、蜱、螨等昆虫都能叮刺吸血,被叮刺处有痒感,重者出现丘疹样荨麻疹,影响工作和睡眠。如疥螨,主要寄生在人体皮肤表层内,以前足跗节爪突机械性刺激损伤皮肤,引起散在性小丘疹、水疱,奇痒无比,夜间入睡尤甚。

2.螫刺和毒害  有些节肢动物有毒腺、毒毛或体液有毒,螫刺时将毒液注入人体而使人受害。如蜂类螫人后,毒液进入受螫者体内,引起局部红肿疼痛,并向四周扩散,重者出现心悸、出汗、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毒蜘蛛在受惊扰时出现防卫螫刺反应,毒液注入后,局部可出现烧灼、疼痛感或坏死,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神经麻痹、心律不齐等,在有出血性溶血现象时,常发现多器官充血,血管内血栓形成,常可致死。某些蜱类的唾腺能分泌较强的毒素,引起宿主急性上升性运动神经元麻痹,肌肉无力,运动失调、不能站立或坐,最后头部无力、吞咽困难,延髓麻痹,呼吸衰竭而死亡。桑毛虫幼虫有大量微小毒毛,内贮毒液。老熟幼虫毒毛常脱落,随风飘扬,若落到暴露的皮肤和晾晒的衣服上,均可触刺皮肤,毒液外溢引起局部刺痒感,继而出现水肿性斑疹、斑丘疹等。

3.过敏反应  节肢动物的涎腺、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的表皮都是异源性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昆虫叮刺引起的过敏反应多局限于皮肤,偶可引起全身性超敏反应如尘螨引起的哮喘、鼻炎等。 

4.寄生  蝇类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病(myiasis),疥螨寄生于皮下引起疥疮,蠕形螨寄生于毛囊引起的蠕形螨病(demodicidosis),某些仓贮螨类如粗脚粉螨、椭圆食粉螨,腐食螨、粉尘螨、屋尘螨、肉食螨等经呼吸道吸入可引起的肺螨症(pulmonary acariasis)。

二、间接危害

医学节肢动物携带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这种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arbo-disease),在传染病中具有重要地位。按其传播过程中与节肢动物媒介的关系可分为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

1.机械性传播(mechanianl transmission)  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仅起着携带、输送的作用。病原体可以附在节肢动物的体表、口器上或通过消化道散播,但其形态和数量均不发生变化。如蝇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排泄物、伤口分泌物、脓血等腥臭的污物等,将病原体机械地从一个宿主执业护士网传给另一个宿主,或通过污染食物、餐具等将病原体传送给另一个宿主。

2.生物性传播(biological transmission)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或/与繁殖的阶段,才能传播到新的宿主。对病原体来说,这是完成其生活史不可缺少的过程。病原体在适宜媒介昆虫体内,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或繁殖后才具有感染力。通常根据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的发育与繁殖的情况,将病原体与媒介节肢动物的关系分为4种形式。

1) 发育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只有发育而没有繁殖过程,即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仅有形态结构及生理特性的变化,在数量上没有增加。例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2) 繁殖式:节肢动物仅为病原体繁殖的场所,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过繁殖,数量增多,但无形态变化。例如黄热病毒、登革病毒在蚊虫体内,恙虫病立克次体在恙螨体内,鼠疫杆菌在蚤体内,回归热螺旋体在虱体内的繁殖等。

3) 发育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不但发育而且繁殖,不仅有形态上的变化,而且在数量上增加。病原体只有在媒介昆虫体内完成发育和繁殖过程后才能传染给人。例如疟原虫在按蚊体的发育和繁殖。

(4) 经卵传递式:某些病原体不仅在节肢动物体内繁殖,而且能侵入卵巢,经卵传递到下一代并使之也具有感染性。例如恙螨幼虫叮刺宿主感染了恙虫病立克次体后,病原体经成虫产卵传递给下一代幼虫并使之具有感染性。森林脑炎(蜱媒脑炎)、克里木-刚果出血热(蜱媒出血热)、Q热等病原体、乙型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等都可以经卵传递。经卵传递可产生众多的感染后代,因而具有更大的传播作用

3.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虫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制工作中,判定传播媒介是一项非常重要卫生资格考试网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判定媒介要有下列几方面的证据:

(1)生物学的证据:

①与人的关系密切,许多重要疾病都是通过节肢动物吸血而传播的,尤以嗜吸人血者更重要;非吸血种类则其活动必须与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如舐吸人的食物或在食物上排泄等。

②这种节肢动物必须有较大的数量,往往是当地的优势种群。

③这种节肢动物的个体必须有较长的寿命,以保证病原体有完成发育和增殖所需要的时间。例如蚊传疟疾,按蚊的寿命至少应长于完成孢子增殖、子孢子进入涎腺所需的时间。

(2)流行病学的证据:在某种虫媒病发生流行时,媒介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和季节消长应与虫媒病的流行地区及流行季节相一致或基本一致。

  (3)病原学证据:主要从实验室感染和自然感染两方面进行调查。应用人工感染的方法在实验室内证明病原体能够在某种节肢动物体内发育或增殖并能感染易感的实验动物。自然感染的证据是在流行季节采集可疑的节肢动物,并在实验室里能分离到自然感染的病原体,特别是查到感染期虫体,如按蚊涎腺的子孢子、库蚊或按蚊体内的丝虫感染期幼虫。

符合上述三个方面条件的,可以初步判断为某种疾病在某一地区的传播媒介。应该指出,一种虫媒病的传播媒介,在不同的流行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个地区的某种虫媒病的传播媒介可能只有一种,也可以不止一种,这时区别主要媒介和次要媒介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中医妇产科学讲稿:第三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合
 内科学授课教案:淋巴瘤教案
 医学微生物学授课教案:球菌
 病理生理学教学日历:04-05学年第一学期
 核医学教学计划
 内科护理学授课讲义:蛛网膜下腔出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