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蒙古族医学 > 蒙药 > 正文
石化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Shi hua
蒙药名
哈敦-哈格
别名
道日格,楚各乃哈格,哈敦乃-西莫,哈达乃-其其格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和《无误蒙药鉴》。《无误蒙药鉴》称:“岩石淋雨后太阳照射形成花状之垢。”《晶珠本草》载:“(石花)为石岩面结的花状之垢,颜色有红、黄、白、绿、黑五种。”上述道日格之生境、生态与蒙医所沿用的石花之生境、生态特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道日格即哈敦-哈格(石花)。
中药材基原
梅花衣科植物藻纹梅花衣的地农体。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藻纹梅花衣 Parmelia saxatilis(L.)Ach. 叶状地衣,表面灰绿色至灰褐色,平滑,背面黑褐色,全体作放射状深裂,裂片宽1~3mm,顶端和边缘又具2叉状或不规则的分枝。子囊盘多数散生,呈皿状,直径1~4mm;盘面褐色;子囊椭圆状棍棒形,内生8个无色的子囊孢子;孢子椭圆形,(10~16)μm×(5~7)μm。粉子器埋没在地衣体中,粉子针形,(5~7)μm×1μm。 看生于宕石上。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从石上铲下,除净杂质,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地衣体叶状,近圆形或不整齐伸展,直径可达15cm以上,裂片深裂,狭长,长0.5~4cm,宽1~5mm,边缘有光泽,呈截形或凹入;上表面灰色至灰褐色,中央部分暗色,具圆形成线形白斑及鼓起的网纹,裂芽多集中于中央;下表面黑色,密生不分枝的黑色假根。 理化鉴别 髓层加5%~10%氢氧化钾试液,呈黄色迅速成红色。
化学成分
含藻纹苔酸(salazinic acid)[1]。
药理作用
炮制方法
取净石花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徽黄,取出放凉,即得。
性味
味甘、苦,性凉。效燥。
功效
清热,解毒,开胃,止吐,止泻。
主治
主治肝热,肿毒,包如破渍,吐血鼻衄,血协日头痛,亚玛,脑刺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血协目性头痛,亚玛,脑刺痛 当药30g,红花绵羊颅骨(制)、龙骨(制)、草乌芽、查干泵嘎各25g,金腰子20g,石花、旋覆花各15g,护甘石(制)、木鳖子(制)、泡囊草(制)各10g,熊胆10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医法海鉴》十三味红花密诀散) 2.治脏腑新旧热症,讧热,疫热,毒热,陶赖,赫如虎,丹毒冰片3g,红花、肉豆蔻各4.5g,天竹黄10g,白豆蔻9.5g,栀子草果六各8.5g,川楝子7g,沉香木通、花苜蓿各5g,檀香紫檀香各6.5g,绿绒蒿5.5g,木棉花蕊、木棉花瓣、石斛各11.5g,石花24g,木香甘草各9g,缬草8g,卷柏6g,诃子14g,丁香苣胜子各4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至高要方》二十五味冰片散)
制剂
药物分类
植物药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Yngve J S.C A,1958,52:7709b
蒙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智慧之鉴》、《蒙药志》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石化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