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Feng la
|
维药名 | 阿克 木密
|
别名 | 谢密依、射密、木蜜《明净词典》。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1.的工蜂分泌的蜡质,经精制而成。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参见“蜂蜜”条。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1.
中华蜜蜂适应性强,善于采集山区零星蜜源,抗螨力强;缺点是分蜂性强,产卵少,性躁易螫。
意大利蜂有良好的生产性能,产卵多,不易分蜂,群势强大,采集力强,产蜜量高,性情温顺;缺点是耐寒性和抗逆性较差,容易产生盗蜂及迷巢。高加索蜂,体格健壮,采集力和抗寒力很强;缺点是分蜂性强,产卵量不及意大利蜂。新疆地区多选择后者。
蜜蜂的生活习性:蜜蜂是群体牛活的昆虫。蜜蜂的大家庭中通常由一只蜂王、几十至几百只雄蜂及几千至几万只工蜂组成。3种蜜蜂各有专职,分工合作,相互依存,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蜂群。
蜂王:蜂王又称蜂皇,是个体大,翅短,腹部长,生殖器官发育完全,且特别发达,专管产卵的雌蜂。蜂王能够产两种卵,一种是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一种是受精卵,可发育成工蜂或雌蜂。蜂王具有惊人的繁殖力,但每日产卵多少和群势、品种、气候、蜜源等因素有关。早春温度低,一日只产几十到几百粒卵;在繁殖盛期,一昼夜可产1500~3000粒,总重量远超出蜂王本身的体重。一年中,一个蜂王能产卵20万粒。对于蜂王,采集花粉的构造、蜡腺、营养腺都已退化,因此,蜂王不能外出觅食,要靠工蜂吐出的乳浆(蜂王浆)而生活。其腹部末端有螫刺,但不螫人。蜂王一般活3~5年,最长的寿命可达8~9年。
雄蜂:雄蜂身体较粗壮,复眼大而突出,翅强大,腹部较短,生殖器官发达,不具螫刺。它不会采食,吃蜂房里的花粉和蜜。雄蜂不参加蜂巢内外任何工作,专司和处女蜂王交配。雄蜂一经与蜂王交配,它的生殖器官往往撕断,脱落在蜂王体内,不久便死亡。
工蜂:工蜂的身体最小,是发育不全的雌蜂,没有交配能力,通常不产卵。工蜂一般寿命1~6个月。工蜂的足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营养腺特别发达,能分泌蜂乳,腹部有蜡腺,能分泌蜡液,螫针隐藏在腹部末端,具有倒钩,并与毒囊相连。蜂群的采食、哺育幼虫、喂养蜂王、建筑蜂房、调节巢温和防御敌害等都由工蜂担当。
工蜂修造的巢房是蜡质结构。野生蜂群在树洞或其他的洞穴中筑巢;人工养的蜂群用活动柜蜂箱工蜂分泌蜡鳞,在人工巢基础上加高筑成巢房,几千个巢房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巢脾。巢脾上的巢房用途不同,大小不同,雌蜂房最大,称王台,雄蜂房次之,工蜂房最小。巢脾上的巢房部分贮存着蜂蜜,这种巢脾称为蜜脾;贮存花粉的叫花粉脾;贮存卵、幼虫和蛹的叫子脾。
蜜蜂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三种蜜蜂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及成虫四阶段。蜜蜂发育最适温度是34~35℃,温度过高或过低,会提前或延迟出房,这样的蜜蜂多不健康。
蜜蜂的发育日数表
蜂别 卵期 幼虫期 蛹期 总日数
蜂王 3 5.5 7.5 16
雄雄 3 6.5 14.5 24
工蜂 3 6 12 21
一个处女蜂王可以和几个雄蜂先后交配,交配在巢外空间进行,通常在午后2~4时,气温高于20℃以上的时候。蜂王输卵管旁边有一个贮精囊,每次交配,都把精液暂时存于贮精囊中,供终生使用。交配成功后36~48h即开始产卵,当蜂王在工蜂房或王台产卵时,贮精囊和输卵管相通的管口,受肌肉操纵而开放,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产下的卵是受精卵;反之,蜂王在雄蜂房产卵时,不使贮精囊的管口开放,产下的卵就是未受精卵。
蜂王产卵后,就不再和雄蜂交配了,精液可以保存和使用到蜂王死亡为止。
中华蜜蜂的工蜂体形小,长约12mm,体暗褐色,头、胸、背面密生及黄色的细毛。头略呈三角形,有复眼1对,单眼3只;触角1对,膝状弯曲;口器发达,适于咀嚼及吸吮。胸部3节,中胸最大;翅2对,膜质透明,后翅中脉分叉。足3对,分股节、胫节及跗节等处,均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腹部圆锥状,背面黄褐色,1~4节有黑色环带,末端尖,有毒腺和螫针;腹下有蜡板4对,内有蜡腺,分泌蜡质。
国内外大部分地区均产。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将蜂巢置水中加热。使蜡质浮于水面,放冷,取上层蜡块于容器内再加热熔化,并保温放置,使其中杂质沉淀,滤取上层蜡液,冷凝即得黄色黄蜂蜡;如经漂白,则为白蜂蜡。
|
药材鉴别 | 本品为不规则的团块,大小不一,呈黄色、淡黄棕色、黄白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体较轻,蜡质,断面砂粒状,用手搓捏能软化。有蜂蜜样香气,味微甘。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醚、氯仿,熔点为62~67℃。
|
化学成分 | 含酯类:棕榈酸蜂花醇酯(melissyl palmi-tate),蜡酸蜂花醇酯(melissyl cerotate),棕榈酸虫漆蜡醇酯(lacceryl palmitate),棕榈酸胆甾醇酯(cholesteryl palmitate)等约72%;游离酸:蜡酸(cerotic acid),新蜡酸(neocerotic acid),蜂花酸(melessic acid)等约13%;烃类:十九烷(nonadecane),二十一烷(heneicosane),二十三烷(tricosane),二十五烷(pentaco-sane),二十七烷(heptacosane),二十九烷(nonacosane),三十一烷(hentricosane)等约13%;维生素A约40μg/g;色素及芳香性物质等[1]。
|
药理作用 | 1.清除活性氧作用 蜂蜡对来自芬顿体系的·OH和来自X/XO体系的O2均有清除作用。2.5μg/ml以上浓度完全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1]。 2.其他作用 蜂蜡及其乳浊液有抑菌作用,可使肝素抗凝血作用时间延长[1]。蜂蜡提取物有降血脂作用[2]。 |
炮制方法 | 白蜡:取适量蜡质,用温火熔化,加凉水,取之沉淀油脂,将蜡质装入大口陶瓷中,加适量盐水和少量胡桐泪,加热熔化,离火,大口陶瓷中放入小陶瓷,使白蜡粘于小陶瓷底,捞出小陶瓷,凉却后刮下白蜡即可。
|
性味 | 平,味甘。
1.《白色宫殿》:“湿热。”
2.《拜地依药书》:“平,有人认为热。”
3.《药物之园》:“二级首热,湿性中度。”
|
功效 | 除脓愈疮,润肤生肌,养肌强筋,软肿止痛,消炎退肿。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0.5~1g。外用:适量。本品可人丸剂、舔剂、灌肠剂、软膏、敷剂、涂剂、油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多为外用,内服可导致纳呆,引起阻塞,矫正法为配馕食用。
|
代用药 | 若本品缺货,可用绿豆粉代。
|
附方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宋立人.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64 药理 [1]宋立人,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64 [2]刘法锦,等.中国中药杂志,1996,21(9);553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