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维吾尔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药 > 正文
萝卜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Luo bo
维药名
别名
福只黎《回回药方三十六卷》,福节里、吐如甫、木里《药物之园》。
考证
《药物之园》载:“萝卜,植物莱菔的根,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名菜。”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萝卜一致。
中药材基原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鲜根。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莱菔PaPhanus sativus L·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可达100余厘米。根肥大,粗壮,呈类圆形、圆锥形、圆柱状,其大小、色泽因品种不同而多变。茎较粗壮,分枝,具纵棱。基生叶丛生,大头状羽裂,长10~30cm,疏生白色糙毛,顶端裂片最大,侧裂片4~6对,沿叶轴对生或互生,向下裂片渐小;茎生叶亦为大头状羽裂,较基生叶为小;有柄或近无柄,长椭圆形至阔披针形,长2.5~5cm,宽1.5~3cm,边缘有锯齿或缺刻,极少全缘。总状花序顶生,常组成圆锥状花丛;花淡紫红色或白色,直径15~20mm;萼片4枚,线状长圆形;花瓣4枚,宽倒卵形,具爪,脉纹明显;雄蕊6枚,4强。长角果柱状,长3~7cm,略呈肉质,种子间常缢缩,有种子1~6粒。成熟时果瓣肥厚而呈海绵状,顶端具细长尖喙,不开裂。种子近球形,黄棕色、红褐色至灰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河北、河南、浙江、黑龙江等地;国外大部分地区均产。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较强,分布较广,全国均可栽培。以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前作大豆、水稻、玉米为宜,不宜选用十字花科作物地。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在整好的地上作成高畦,作畦方式,因品种、土质、地势与当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8~9月播种,大型萝卜行株距50cm×60cm或20cm×15cm,小型萝卜6cm×3cm,穴播或条播。播后覆土,稍加镇压,如干旱天气应立即浇水。温度在20~25℃时,10d左右出苗。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间苗,拔除病苗、弱苗、畸形苗。破白前要少浇水蹲苗,以抑制浅根生长,使直根深入土层,从破白至露肩是叶部生长盛期,需水量渐多。遇雨水多时要排除积水。施肥,前期施面肥,中期可穴施或沟施,肥料不宜太浓或浇在根部,亦不宜施用过晚,以免引起肉质根黑箍、品质变劣或破裂或生苦味。中耕除草每月1~2次,结合培土,生长后期需摘老叶,以利通风。 病虫害防治 软腐病、白斑病、黑斑病、花叶病毒病,可用50%代森500倍液或80%代森锌8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喷射。软腐病亦可用1×10-肋的链霉素喷治或用敌克松原粉500~1000倍液浇灌根部。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鲜用。
药材鉴别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炮制方法
性味
一级热二级湿,味辛、甘。 《注医典》:“一级湿热。”
功效
生湿生热,润肠通便,排气除胀,增进食欲,改善消化,止咳清音,利尿退肿,消除黄疸,利胆排石,消肿止痛。
主治
主治干寒性或黑胆质性疾病,如大便不通,气阻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音哑,水肿黄疸,胆囊结石,耳肿疼痛等。 1.《注医典》:“消除眼白青斑,疗久咳,解蘑菇之毒,解蛇毒,催乳等。治眼底青斑,久咳不愈,蘑菇中毒,乳汁稀少,毒蛇咬伤等。” 2.《药物之园):“散除耳部之气,缓解耳部头痛,消除眼白血瘀,消除限内余液,养颜生辉等。治气结性耳痛,眼白血瘀,眼内余液,面色不佳等。”
用法用量
内服:60g。外用:适量。可入汤剂、果剂、汁液剂、油剂等制剂。
注意事项
对牙齿有害,并可引起恶心,矫正药为食盐蜂蜜、泡醋孜然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芜菁代。
附方
制剂
热维改尼 排节里 油剂 萝卜汁6000ml,芝麻油或橄榄油2000ml。先将萝卜用轧汁机挤出汁机液,倒入芝麻油用温火前至剩下油分即可。性热。功能祛寒止痛。主治寒性耳痛等。外用,每日2~3次,根据病情取适量滴于耳道。(《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参考文献
维药名出处
《注医典》
参考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相关文章
胡萝卜子
野胡萝卜子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