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Bing dou
|
维药名 | 艾斯开尔 普尔查克
|
别名 | 艾代斯、乃西克、麻苏尔《明净词典》。
|
考证 | 《注医典》载:“兵豆,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豆类植物种子;分家生和野生两种,药用家生的种子,原植物高约1尺,叶披针形,被白色长柔毛;种子略扁类圆形,偏白色带黄色。’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兵豆一致。
|
中药材基原 | 为豆科植物兵豆的种子。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兵豆Lens culinaris Medic.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有极疏短柔毛。羽状复叶,顶端小叶特化变为卷须或呈刚毛状;小叶8~14片,倒卵状披针形、倒卵形成倒卵状矩圆形,长0.6~2cm,宽2~5mm,先端圆形或微缺,基部宽楔形,两面均被白色长柔毛;叶轴有柔毛;托叶披针形,有长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有花1~2朵,序轴及总花硬密生白色柔毛;萼浅杯状,具5齿,条状披外形,长约8mm,密生白色柔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雄蕊2体(9+1);子房披针状,无毛,具柄,花柱略弯,顶端里面有一簇髯毛。荚果矩圆形.黄色,膨胀,种子略扁类圆形,1~2粒,外种皮棕褐色,子叶橘红色或橘黄色。
喜生于平原草地。我国河北、河南、陕西、云南、四川等地有栽培;国外地中海沿岸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下全株,晒干,打下种子,簸净。贮于干燥处。
|
药材鉴别 | 本品为去掉种皮之豆粒,类扁圆形,直径3~5mm,厚约2mm,橘红色或橘黄色,有时偶见残留之棕褐色种皮。表面光滑,略具光泽,有时在边缘处可见微突起的胚根,由此处将种子破成两瓣后,用放大镜观察可见有细小的黄白色胚,紧贴于子叶上;子叶剖开面平坦,于胚着生处常留有舌形凹窝,外侧呈略鼓起凸透镜状;气微,味淡,富有豆腥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呈浅黄粉色。淀粉粒众多,单粒或2~8组成的复粒,1~60μm;胚细胞碎小少见,薄壁细胞多角形。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级干寒,味淡、微甜。
1.《注医典》:“平或偏热。”
2.《药物之园》:“热性为中等,干性为二级。”
|
功效 | 生干生寒,纯化异常血液质,缓解血液沸腾,利喉止痛,清热退肿,清肺止咳,除垢生辉。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20g。外用:适量。可人汤剂、漱口剂、敷剂、洗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
附方 | 1.治颈淋巴结核,疮疡腐烂 取适量兵豆,研成细粉,用适量葡萄醋制成敷剂,外敷患处。
2.治类风湿关节炎 取适量兵豆,研成细粉,用适量面粉制成敷剂,外敷患处。
3.治热性眼病 取适量兵豆,研成细粉,用适量野苜蓿子、玫瑰花油制成敷剂,外敷眼部。
4. 治乳积性乳腺炎 取适量兵豆,用适量海水煎成糊状,外敷于患处。
5.治尿多腹泻,经水过多 取适量兵豆,煎汤内服或用温火煮熟,取适量食用。(1~5方出自《注医典》)
6.治口腔粒疮,咽喉炎肿 取适量兵豆,煎汤,待凉后漱口。
7.治肺病,咳嗽 取适量兵豆,煎汤,与适量红桑葚汁调服。
8.治面部暗灰 取适量兵豆、甜瓜子,研成细粉,制成敷剂,敷于患处。(6~8方出自《药物之园》)
|
制剂 | 孜马地 艾代斯 敷剂 兵豆、卷心菜汁适量。将兵豆研成细粉,过箩,用卷心菜汁制成敷剂即可。功能去瘀散结,软坚退肿。主治结瘀性乳腺炎。外用,根据病情外敷于患处。(《药物之园》)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下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357 药理 [1]刘勇民,等.维吾尔药志(下助).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9.357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