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Shui chang pu
|
维药名 | 衣格尔
|
别名 | 瓦知《回回药方三十六卷》,外吉,依格尔 土日克《拜地依药书》。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菖蒲Acorns calamus 1.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稍扁,分枝,直径5~10mm,外皮黄褐色,芳香。肉质很多数,长5~6cm,具毛发状须根。叶基生,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4~5mm,向上渐狭;叶片剑状线形,长90~150cm,中部宽1~3cm,基部宽,对折,中部以上渐狭,草质,绿色,光亮,中脉在两面均明显隆起,侧脉3~5对,平行,纤细,大多伸延至叶尖。花序柄三棱形,长15~50cm;叶状佛焰苞剑状线形,长30~40cm;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狭锥状圆柱形,长4.5~8cm,直径6~12mm;花黄绿色,花被片长约2.5mm,宽约1mm;花丝长约2.5mm,宽约1mm;子房长圆柱形,长约3mm,粗1.25mm。浆果长圆形,红色。花期2~9月。_
生于海拔2600m以下的水边、沼泽湿地或湖泊浮岛上,也有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
|
栽培与养殖 |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耐严寒。宜选择潮湿并富含腐殖质的黑土栽培,沼泽、溪沟、池塘等低湿地方也可栽种。
栽培技术 用根茎繁殖。早春挖出根茎,选有芽根茎作种,切成10~15cm长小段,每段有芽2~3个。在低洼湿地或浅水地,按行株距20cm×15cm栽种,栽植深度约5cm。
田间管理 栽种出苗后经常清除杂草,注意灌水,使土壤保持足够的水分。
|
采收加工 | 夏秋挖出根茎,除掉残茎叶,须根,洗净晒干,贮于阴凉干燥处。
|
药材鉴别 | 根茎扁圆柱形,少有分枝;长10~24cm,直径1~1.5cm。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有细纵纹;节间长0.2~1.5cm,上侧有较大的类三角形叶痕、下侧有凹陷的圆点状根痕,节上残留棕色毛须。质硬,折断面海绵样,类白色或淡棕色;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有多数小空洞及维管束小点;气较浓烈而特异,味苦、辛。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较宽,散有纤维束;薄壁细胞作圈链状排列,有大形细胞间隙,为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每一圈链的连接处有一较大的圆形向细胞;维管束鞘纤维不发达;中柱无纤维束;纤维束及维管束周围的一圈细胞通常不含方晶。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20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油用乙醚提取,无水硫酸钠脱水,回收乙醚,所得挥发油供点样用。用α-细辛酸及甲基丁甲酚为对照品。分别于硅胶G-CMC薄层板上点样,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展开,晾开。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α-细辛醚为蓝紫色,甲基丁香油酚为棕色。
|
化学成分 | 鲜根茎的挥发油主要顺式甲基异丁香油酚(cis-methylisoeugenol),菖蒲大牻牛儿酮(acoragermacrone),异菖蒲烯二醇(isocalamendiol),白菖混烯(calamene)等[1]。又含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棕榈酸(plamit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硬脂酸(setearic acid)等脂肪酸,麦芽糖(maltose),葡萄糖(sluscose),果糖(fructose)等糖类[2],色氨酸(tryptophan)等[3]。另含木犀草素-6,8-C-二葡萄糖苷(luteolin-6,8-C-digluscoside)[4]。
|
药理作用 |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水菖蒲水提物、挥发油对小鼠、大鼠、猫、犬及猴有镇静作用[1]。大鼠腹腔注射醇提取物可延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也能延长乙醇或乙醚引起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对大鼠条件性逃避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也可降低大鼠体温,对分宠饲养的小鼠可明显减少攻击行为;对戊四氮引起的惊厥和死亡均有保护作用[2]。水菖蒲挥发油对中枢主要是抑制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触觉、听觉反应降低,肌张力下降,眼睑下垂等;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起效快,持续时间长[3]。水菖蒲氦仿提取物(一种黄酮)对恒河猴有镇静和安定作用,大剂量也不产生共济失调或翻正反射丧失[4]。水菖蒲中枢镇静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α-细辛脑,其还能对抗戊四氮惊厥和电惊厥[5]。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 静注水菖蒲煎剂对氯化钡引起的兔、麻醉猫或犬引起的心律失常均有对抗作用,对毒毛花苷G引起的豚鼠心律失常或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也有明显的对抗作用[6]。水菖蒲挥发油减慢犬和蛙的心率[7]。 (2)降压作用 水菖蒲醇提取物、挥发油可显著降低正常动物血压,降压幅度与静注剂量相关[8,9]。 3.平喘、镇咳祛痰作用 水菖蒲挥发油对组胺和乙酰胆碱混合液喷雾吸入引起的豚鼠哮喘发作有平喘作用,腹腔注射α-和β-细辛脑对组胺引起的猫和豚鼠支气管收缩有松弛作用。α-和β-细辛脑能拮抗组胺、乙酰胆碱、5-HT和氯化钡引起的离体气管收缩。水菖蒲对二氧化硫引起的小鼠咳嗽和α、β-细辛脑对氨雾引起的小鼠咳嗽均有显著镇咳作用,对电刺激麻醉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α-细辛脑也有镇咳作用。挥发油对大鼠及兔有较好的祛痰作用[10]。 4.解痉作用 水菖蒲挥发油对离体肠管、子宫和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拮抗乙酰胆碱和组胺产生的痉挛[7]。水菖蒲挥发油中β-细辛脑含量较少,解痉作用越明显[11]。α-细辛脑对正常子宫和垂体后叶素所致子宫收缩均有抑制作用[11]。 5.抗菌作用 水菖蒲挥发油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提取挥发油后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1,12]。 6.毒性 豚鼠腹腔注射水菖蒲挥发油6星期后,无明显中毒症状[13]。有报道,β-细辛脑有致癌性,可致大鼠十二指肠癌。动物实验及人染色体实验证实,β-细辛脑有致突变作用[14]。α-细辛脑对孕鼠有一定毒性和胚胎效应[13]。大鼠腹腔注射水菖蒲挥发油的LD50为221mg/kg,小鼠腹腔注射β-细辛脑的LD50为310mg/kg,胃肠给药时的LD50为417.6mg/kg[15]。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三级热,二级干。
1.《注医典》:“二级初和中干热。”
2.《白色宫殿》:“二级干热。”
3.《拜地依药书》:“二级或三级初干热。”
|
功效 | 生干生热,清除湿寒,安神清脑,强筋骨健肌,祛风除痹,除湿明目。
|
主治 |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瘫痪,面瘫,关节炎,精神衰弱,心烦不安,健忘,癔病,湿盛视弱,飞蚊症,白内障等。
1.《注医典》:“通畅呼吸,散发气风,清除异常体液,开通阻塞,祛斑生辉,解除抽筋,止牙痛,消除舌重,明目增视,止两胁疼痛,消除胸痛,滋补肝胃,增强脾脏,消除肠痛和脱肛,止子宫痛,利尿,通经,消除尿滴不清,增强性欲,解虫毒之毒。”
2.《白色宫殿》:“清除胃中异常黏液质和黑胆质,清除眼中余液,明目增视,散发浓性体液,利尿,消除脾硬化,消除痢疾。”
3.《拜地依药书》:“祛斑生辉,燥湿止痛,解除搐抽,增强性欲,消除舌重,软化脾脏,利尿,通经,解虫毒之毒,消除眼中白翳,机体抽紧,肝痛,胸痛,腹痛,性职低下,舌重吐语不清,脾脏硬化,小便不利,经水不通,毒虫咬伤,白内障,湿性眼前发黑。”
|
用法用量 | 内服:酌情服用至4g。外用:适量。可入小丸、蜜膏、散剂、果浆、洗剂、粉剂、敷剂、软膏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
附方 | 1.治子宫疼痛,小便不利,月经不通,小便点滴不清 取适量水更蒲,浸泡在适量水中,用温火煎沸,趁热洗下身坐浴。(《注医典》)
2.治舌重,儿童吐语不清,牙痛 取适量水菖蒲反复咀嚼或经常鼻嗅。
3.治白内障,湿性眼前发黑 取适量水菖蒲,洗净研糊搽眼。
4.治瘫痪、黏液质性筋抽搐,手腕、胯部及脾肿大 取适量水菖蒲,研成糊状外敷于患处。
5.治瘫痪,胃脘虚弱,腹胀鸣气,肠绞痛 取适量水菖蒲,浸泡适量水中,煎汤,加适量砂糖,用温火煎成糖浆服用适量。(2~5方出自《拜地依药书》)
|
制剂 | 1.买朱尼 外吉 蜜膏(大方) 水菖蒲28g,阿亚热吉粉28g,小茴香28g,牛至28g,阿魏精28g,干姜28g,炼蜜500g,小茴香煎液336ml。先将炼蜜和小茴香煎液混合,用火煎成黏糖浆,其他药物研成细粉,过罗,待糖浆原后,将药粉渗匀制成蜜膏即可、性干热。功能燥湿健胃,明目增视等。主治胃源性飞蚊症(玻璃体混浊),迎风流泪,视物昏暗,眼花缭乱,散光眼等。空腹内服,每日1次,1~5岁者服用1g,5~10岁者服用2g,10岁以上者酌情服用3~4g。(《拜地依药书》)
2.买朱尼 外吉 蜜膏(小方) 水菖蒲,姜皮,小茴香,阿魏精各1份,蜂蜜和糖各2份。制法、功能、主治、性味、用法用量同上。(《阿日甫验方》)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李麦香,等.中草药,1993,24(9):459 [2]Asif M.et a1.C A,1984,100:135826e [3]Vashi I.G.et a1.C A,1987,107:151207b [4]El’yashavich E.et a1.C A,1974,80:121271y 药理 [1]刘国卿,等,中国药科人学学报,1989,20(1):57 [2]Vohora S B,et a1.J Ethnopharmacology,1990,38(1):53 [3]Dandiya P C,et a1.J Pharmacol Exp Ther,1964,145:42 [4]Dasgupta S R,et a1.C A.1977,87:111836t [5]Dandiya P C,et a1.Brit J Pharmaco1.1963,20(3):436 [6]江苏新医学院药理教研组.江苏医药,1977,(7):4 [7]Bose B C,et a1.C A,1960,54:7898f [8]Sharma J D,et a1.C A,1962,57:1496a [9]Dandiya P C,et a1.J Pharmacol ExP Ther,1959,125:353 [10]水菖蒲研究协作组.中医药研究参考(中医研究院),1979,(4):14 [11]Ke11er K,et a1.Planta Med,1985,35(1);6 [12]Jain S R,et a1.Planta Med,1974,26(2):196 [13]杨永年,等.南京医学院学报,1986,6(1):11 [14]杨永年,等.南京医学院学报,1986,6(4):248 [15]Belova L F,et a1.C A,1986,104:28405a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