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Ma lin zi
|
维药名 | 切合日提马克 欧如台
|
别名 | 也而撤子《回回药方三十六卷》,百子如力 尔萨、吐胡米 尔萨、尔萨 克 比及《明净词典》。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鸢尾科植物马蔺的种子。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马蔺子Iris lactea Pal1.var.chinensis Koidz
多年生草本,高25~30cm。根茎短而粗壮;根棕褐色,细长而坚韧。叶基生,成丛,老叶叶鞘枯死后裂成纤维状;叶片条形,长20~30cm,宽3~6mm,全缘,先端渐尖,下部带紫色,光滑无毛,平行脉7~10条,两面凸起。花茎由叶丛中抽出,高10~30cm,顶端有花1~3朵,苞片3,叶状;花蓝紫色,花被6,2轮,外轮较大,匙形,内面平滑,有黄色条纹,内轮稍小倒披针形花被下部联合成简;雄蕊3,花药长;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3深裂,花瓣状,顶端2裂。蒴果长圆柱形,具6条纵肋,先端具尖喙。种子近球形或不规则形,棕褐色,有棱角。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于向阳山野、路旁、沟边、草地及草甸,也常栽种于屋旁庭园及花圃中。我国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河南、湖北等地,国外前苏联、希腊等地亦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喜温和凉爽气候,耐盐碱。以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分株繁殖。秋、冬季或早春,挖掘老株,分成几丛,穴栽,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每穴栽种1丛,覆土,压实,浇水。生长期间中耕除草2~3次;并追施人畜粪肥。
|
采收加工 | 7~8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脱粒,去杂质,扬净。
|
药材鉴别 | 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长约5mm,宽3~4mm。表面红棕色至黑棕色,略有细皱纹,基部有浅色种脐。质坚硬,不易碎裂。纵剖面观胚乳发达,灰白色,角质,胚位于种脐的一端,白色,细小弯曲。气微弱,味淡。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为1列排列整齐的长方形细胞,壁厚,内含深棕色块状物,外壁被有厚角质层;其下为6~7列皱缩的颓废薄壁细胞;最内为3~4列排列整齐的棕色扁平细胞。外胚乳为2列薄壁细胞,内胚乳形大,壁厚,胞腔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理化鉴别 取本品种皮粉末0.5g,加乙醚冷浸过夜,滤过。
(1)取乙醚液1ml蒸干,加乙酸乙酯0.1g、氢和乙醇等量混合液3ml,混合后呈灰紫色,继变红黄色。
(2)取上述乙醚液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马蔺子甲素、乙素、丙素制成对照溶液。分取两溶液点于同一氧化铝平板法制的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醚(6:4)为展开剂。展距18cm。在于马蔺子甲素、乙素相应位置上显黄色斑点,丙素呈紫色,氨熏后马蔺子甲素、乙素变棕色,丙素不变色。
|
化学成分 | 成熟种子内含脂肪酸占总量90%以上,以亚油酸(酯)为主要成分(65.35%);尚含油酸(酯),硬脂酸酯,棕榈酸,豆蔻酸,月桂酸,癸酸等。种皮含马蔺子素(pallasone)A、B、C,还含羽扇烯酮(lupenone),白桦脂醇(beyulin),β-谷甾醇[1]。
|
药理作用 | 1.抗肿瘤作用 马蔺子甲素对小鼠宫颈癌、淋巴肉瘤、腹水型肝癌和艾氏腹水癌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增强放疗对宫颈癌U14的抗癌作用。马蔺子甲素可明显升高肿瘤小鼠血浆cGMP水平,提示其可能增强带瘤小鼠免疫功能。马蔺子乙素对小鼠白血病P88、L1210有显著活性,对艾氏腹水癌、U14实体瘤也有抑制作用[1]。马蔺子甲素体外可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本身可抗鼻咽癌[2]。马蔺子甲素对多药抗药性肿瘤有治疗作用[3]。 2.放射增敏作用 马蔺子甲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小鼠乳腺癌MA737以及祼鼠移植性人肠黏液腺癌均有显著放射增敏作用。尤其对乏氧肿瘤细胞的增敏作用更显著。甲素可降低细胞氧耗,增加氧分压,又可降低癌细胞谷胱甘肽含量,使癌细胞减少或丧失时放射线的防护作用。甲素还可使癌细胞阻断于对放射线比较敏感的G1期。临床研究显示对肺癌、食管癌、头颈部表浅转移癌均有放射增敏效果。马蔺子乙素和丙素对培养的HeLa细胞也有放射增敏作用[1]。 3.其他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马蔺子甲素,对急性放射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对造血功能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1]。 正常或带瘤小鼠腹腔注射或灌服马蔺子甲素乳剂,均可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粉剂口服亦效[1]。 小鼠灌服马蔺子醇浸膏具有抗生育、抗着床作用。种皮有效,种仁无效[1]。 4.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马蔺子甲素的LD50为25.4±1.9mg/kg,口服为2.8±0.3g/kg,治疗指数腹腔注射为5.0(U14),口服为13.9(淋巴肉瘤)。大鼠灌胃马蔺子甲素75mg/kg连续14d,体重减轻,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加,骨髓淋巴细胞抑制,胸腺和脾淋巴组织萎缩[1]。 马蔺子甲素注射对豚鼠无致敏作用;微核试验和显性致死试验表明无致突变性[1]。 |
炮制方法 | 除去杂质及灰屑,洗净,干燥。
|
性味 | 二级干热、味甘。
|
功效 | 生干生热,利水退肿,通阻除黄,祛寒止痛,软坚消炎,通尿通经。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3~5g。外用:适量。本品可人糖浆剂、汤剂、蒸露剂、散剂、油剂、敷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
代用药 | |
附方 | |
制剂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宋立人,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74 药理 [1]宋立人,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74 [2]蔡蓝,等.广东药学,2000,10(1):6 [3]符立梧,等.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17(2):234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