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Bai dou kou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额拉-帕拉木,勃仁乃赛音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果实。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1.白豆蔻 Amomum Rrauanh Pierre ex Gagnep. 多年生草本,高约2m。根茎粗壮,棕红色。叶2列;叶鞘边缘薄纸质,具棕黄色长柔毛;几无叶柄;叶片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0~60cm,宽5~9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花序2至多个从整基处抽出,长7~14cm,径3~4.5cm,椭圆形或卵形;总苞片宽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3cm,宽1~1.8cm,膜质或薄纸质,麦秆黄色,被柔毛,外表面有20~30条凹入的纵细条纹;花着生于苞片的腋内;花萼管状,长约1.2cm,先端常膨大,3齿裂,被细柔毛;花冠管略长于花萼管,裂片3,白色,椭圆形;唇瓣椭圆形,长约2cm,宽约1cm,勺状,白色,中肋处稍加厚,黄色,先端钝圆,2浅裂;雄蕊1,长约6mm,花药宽椭圆形,长约3mm,药隔附属体3裂;子房下位,被柔毛,具2枚棒状附属体,花柱1,细长,柱头杯状,先端具缘毛。蒴果黄白色或略带污红色,球形,略呈三棱形,径1.5~1.8cm,易开裂。种子团3瓣,每瓣有种子7~10粒;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径3~4mm,暗棕色,气味芳香而辛凉。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于山沟阴湿处,我国多栽培干树荫下。原产于柬埔寨和泰国。现我国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
2.爪哇白豆蔻 Amomum compactum Soland.ex Maton
多年生丛生草本,高1.4~1.7m,根茎匍匐,粗壮。叶2裂;叶鞘边缘纸质或膜质,无毛;叶舌先端圆形,长1~3mm,无毛;几无叶柄;叶片披针形,长25~40cm,宽3.5~5.5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花序从根茎上抽出,常半掩于土中;花序倒卵形至倒锥形,长3~7cm,径2.5~4.5cm,土黄色,先端圆形至平截;苞片椭圆形,长约1.8~2.5cm,宽8~16mm,纸质;边缘较薄,有疏长柔毛,表面有内凹的纵细脉10~15条,光瑞钝;花着生于苞腋,长约3.5cm;小苞片白色,管状,先端2~3浅裂;萼管状,长1.2~1.5cm,白色,外披微毛,先端3齿裂;花冠管较萼省略长,白色,裂片3,狭椭圆形,长0.8~1.2cm,宽3~5mm;唇瓣长圆形至倒卵形,白色,长1.2cm,宽8mm,先端圆形或近平截,2浅裂,中助略加厚,有2条紫红色条纹,先端常呈橘红色;雄蕊1,药隔附属体3裂;子房下位,被毛。蒴果土黄色或间有棕红色,近球形,有三棱,径1.2~1.4cm,被柔毛,先端钝尖,花被宿存。种子多角形,棕红色,芳香。花期全年,花盛期4~6月,果期7~8月。
生于沟谷或林下阴湿处。我国多栽于疏林或荫棚下。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现我国海南和云南等地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采收成熟果实,剥除果壳,搓洗净果肉,将种子摊于室内阻干,播前在露天湿沙催芽两星期。条播,行距12cm。实生苗长叶2~3片时,间苗移于新的苗蛙或营养袋中,畦栽行株距12cm×5cm。经培育1年便可定植于大田。分株繁殖:从大田株丛中,选取茎3~5条相连在一起的壮实幼龄植株,用小刀将与母丛相连的根茎切断后拔出,便可直接定植。种植前先种好荫蔽树。海南省于春季3~4月或秋季8~9月进行;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于5~6月定植,行株距为(2~1.5)m×1m。每1hm2种植4995~6 660丛。
田间管理 定植后新株每年除草4~5次。至开花结果年限,在开花前要清除株丛内的杂草及枯枝落叶,收果后,要剪除枯、病、残株。每年施肥5~6次,以施土杂肥为主。在海南平原地区,因缺少传粉昆虫,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成果率。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狡倒病、茎枯病、叶枯病,可用多菌灵、托布津或铜氨液喷洒。
|
采收加工 | 多于7~8月间果实即将黄熟但未开裂时采集果穗,去净残留的花被和果柄后晒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1)白豆蔻 果实呈类球形,直径1.2~1.8cm。表面乳白色至淡黄色,具浅纵向槽纹及不显著的钝棱线各3条,纵槽纹间有纵的隆起线(维管束)5条,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稍凹入的圆形果柄痕,柱基及果柄痕的周围均有棕色绒毛。果实3室,中轴胎座,每室有种子7~10粒,纵向排列于中轴胎座上。种子呈不规则多面形,背面稍隆起,直径3~4mm,外被类白色膜状假种皮。种皮灰棕色,表面有细致的波纹;种脐呈圆形的凹点,位于腹面的一端。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2)爪哇白豆蔻 蒴果类球形,具三钝棱,直径0.8~1.2cm;每一棱上的隆起钱(维管束)较白豆蔻明显,果皮木质,无光泽,果实3室,每堂有种子2~4枚。
以个大、饱满、果皮薄而完整、气味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白豆蔻表皮细胞为1列径向略延长的细胞,长40~90μm,宽10~40μm,壁较厚,外壁被透明角质层。下皮为1~2列薄壁细胞,充满棕色色素。油细胞1列,较大,类长方形,径向60~80μm,切向40~100μm,排列整齐。色素层为2~4列充满色素的薄壁细胞。内种皮为1列较小的类长方形石细胞,长16~20μm,宽10~20μm,内壁特厚,胞腔偏于外侧,含类圆形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充满细小淀粉粒,并含少数细小草酸钙棱晶;内胚乳细胞及胚细胞中含细小糊粉粒。
粉末特征:(1)白豆蔻 淡棕色或红灰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现长条形,长至662μm,直径18~58μm。②下皮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长72~146μm,直径16~50μm,常与种皮表面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胸腔内含黄棕色或红棕色色素块。③油细胞切面观类方形。④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大多呈五角形或六角形,直径7~23μm,壁厚,非木化,胞腔含硅质块,直径5~16μm;切面观细胞排成栅状,外壁较薄,内壁极厚,胸腔位于上端,含硅质块。此外,有假种皮细胞、色素细胞、外胚乳细胞、内胚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簇晶等。
(2)爪哇白豆蔻 与白豆蔻的区别要点:外果皮细胞形较大,长20~40μm,宽约12μm。中果皮薄壁组织较厚,石细胞壁较薄。种子的表皮细胞形较小,长12~40μm,宽8~20μm;油细胞长方形,排列整齐,长60~100μm,宽60~80μm。
理化鉴别 取适量粉末,加水蒸馏,提取挥发油,所得挥发油加无水硫酸钠脱水后作供试品溶液。另取桉油精为对照溶液(必要用可以分别加乙醇适量稀释)。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1Oμ1,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本-乙酸乙酯(9.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烘5~10min,立即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原豆蔻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5.0%(ml/g),印尼白蔻仁不得少于4.0%(ml/g)。
|
化学成分 | 白豆蔻种子含挥发油,其成分含量最高的为1,8-桉叶素(1,8-cineole)达66.87%,相对较高的有β-蒎烯(β-pinene)10.93%,α-蒎烯(α-pinene)3.17%,丁香烯(caryophellene)3.01%,龙脑乙酸酯(bornylacetate)2.04%,α-松油醇(α-terpine-lo)2.03%,芳樟醇(linalool)1.39%等[1]。爪哇白豆蔻种子含挥发油,其成分含量最高的为1,8-桉叶油素(68.56%),相对较高的有葛缕酮(l4.67%),α-松油醇(10.82%),γ-蒎烯(1.39%),金合欢醇(farnesol)6.80%,α-蒎烯(1.63%),芳樟醇(1.41%),对-聚伞花素(1.11%)[1]等。
|
药理作用 | 爪哇白豆蔻挥发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能增强小剂量双红链霉素的治疗作用[1]。
|
性味 | 味辛、苦,性温。效轻、燥、腻、锐。
1.《金光注释集》:“味苦、辛,消化后味辛,性温,效腻、燥、锐、热。”
2.《蒙药学》:“味苦、辛,性温,消化后仍性温,效轻、燥。”
|
功效 | 祛肾寒,镇赫依,温中,消食,开欲,止吐。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陆碧瑶,等.广西植物,1986,6(1~2):131
药理
(1)Laszlo K,et a1.C A,1959,53:9452b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