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
年份 | dangh zaanv dorn
|
别名 | |
来源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细长,被短柔毛,节上生不定根。单叶互生,圆形或肾形,长5~10毫米,宽8~15毫米,顶端圆钝或微凹,基部心形,边全缘。花黄色,合生,萼、冠5裂;单生于叶腋。蒴果近球形,较花萼短;种子1~2粒,外被毛茸。花期4月,果期7~8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草地、田边、路旁湿地上。产于广西靖西、罗城、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台湾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苦、辛,性凉。
|
功效 |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散瘀止痛,拔异物。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或配猪瘦肉炖服或蒸服;外用适量捣敷。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
药理参考文献 | [1]《四川中药志》协作编写组:《四川中药志》(第1卷),第1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42。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