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3):165-166 |
剂型 | 合剂 |
药物组成 | 生大黄、生牡蛎、制附片、党参、白术、丹参、川芎、白茅根、茯苓、山楂等。 |
加减 | |
功效 | 温肾健脾,活血祛瘀,通腑泻浊。 |
主治 | 慢性肾衰竭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瓶分3-4次口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陈望善等,观察了肾衰合剂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随机分为两组,均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降压等,并用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本组并用肾衰合剂,对照组用包醛氧淀粉每次10g,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增加>30%,Scr降低>30%。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增加>20%。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的标准,治疗后自觉症状和体征未减轻或加重,BUN、Scr无明显改善或较治疗前升高。结果:本组30例治疗1个疗程,显效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25例,显效1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52%。本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8项(面色萎黄、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颜面及下肢浮肿、头痛、头昏)本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本组在降低BUN、Scr,提高血清Alb,改善贫血及调整脂质代谢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