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本草纲目 1578年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黄芩(酒炒) 3g,黄连(酒炒) 3g,当归(酒洗) 3g,生地(酒洗) 3g,栀子(酒炒) 3g,蒲黄(隔纸炒) 3g,槐花(炒)3g,积雪草15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呕血、便血、妇人崩中。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1.止血效果:本方可非常显著地缩短正常及造型动物的凝血时间(玻片法),P<0.01,两个剂量组有显著的量效关系;其作用强度大剂量组显著优于安络血[1.5mg/(ks·天)]组,P<0.05。与云南白药无显著差异,P>0.05。非常显著地缩短造型大鼠贫血小板血浆(PPP)的复钙时间(常规法),P<0.01。两个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云南白药无此作用。对正常大鼠复钙时间与安络血天显著差异,P=0.05。九仙驱红散对应激性胃出血模型大鼠,有非常显著的止血作用,P<0.01;对炎症的发生、展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与云南白药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方对新抗凝造型大鼠脾脏出血,外用止血观察,非常显著地缩短出血时间,P<0.01;与等剂量的云南白药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2.对雌性幼鼠激素水平的影响:取SD系雌性幼鼠,每日以九仙驱红散灌胃,以乙烯雌酚为阳性对照药,7日后杀鼠,取血清以放免法(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药盒,批号S16004),测定雌二醇含量,同时分离子宫以扭力天平称重,并计算子宫占体重百分率。实验证明九仙驱红散[5.1g/(kg·天)]组显著的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P<0.05;0.9g/(kg·天)组有提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但与乙烯雌酚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及乙烯雌酚[0.1ml/(kg·日)]。 3.止血作用机制: (1)对凝血因子的影响:九仙驱红散显著地缩短正常大鼠PT及对纤维蛋白原含量无影响,P>0.05。因此认为九仙驱红散对正常大鼠的止血作用,主要影响内源性凝血因子,可能与凝血活酶前质(因子VI)及因子皿等被激活,以及抗凝血酶物质被抑制有关。给大鼠双香豆素类药物新抗凝,4日总量为 5ml/kg,可使 PT,TT、 KPTT显著延长,主要与竞争性地抑制凝血酶原合成有关。给九仙驱红散,则PT、TT、KPTT的延长被显著抑制,其作用强度与维生素K4[0.72mg/(ks·天)]无显著差异,P>0.05。故认为九仙驱红散有维生素K样作用,竞争性地促进血酶原的合成。而云南白药则无此作用。 (2)对血小板系统的影响:九仙驱红散对血小板数无影响,P>0.05,不同于安络血。对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性亦无影响,P>0.05。但对新抗凝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性降低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与同剂量的云南白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对纤溶系统的影响:九仙驱红散对优球蛋白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对纤溶抑制物无作用。 (4)对血管系统的影响:九仙驱红散对离体兔耳毛细血管有非常显著的收缩作用,P<0.01。作用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与安络血(2.5mg)比较天显著差异,P>0.05。 (5)九仙驱红散对纤维蛋白原血液粘度无影响。P>0.05。 4.胃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用九仙驱红散干浸膏粉,广东潮州宏兴制药厂提供,批号900301和云南白药,云南文山州制药厂生产,批号890502,两种药物以1%的阿拉伯胶配成混悬液,使每组1次给药体积均为1ml/100g体重,对照组给同体积的阿拉伯胶溶液。九仙驱红散大剂量组为5.1g/(kg·天),常用量组为0.9g/(kg·天),云南白药组为从0.9g/(kg·天)。实验方法:急性胃溃疡实验模型的制备,按文献(徐叔云等,药理实验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方法,观察出血点。九仙驱红散2个不同剂量组及云南白药组实验结果表明,给药后均有非常显著的止血作用,并对炎症及溃疡的发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各给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05。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