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鹅脚草、红泽兰、天仙草、臭草、钩虫草、鸭脚草、香藜草、臭蒿 、杀虫芥、藜荆芥、臭藜霍、洋蚂蚁草、虎骨香、虱子草、狗咬(疒黄)、 火油草、痱子草、杀虫草、大本马齿 苋 |
汉语拼音 | tu jing jie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藜科植物土荆芥的带果穗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80cm,有强烈气味。茎直立,有棱,多分枝,被腺毛或无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外形,长3-16cm,宽达5cm,先端短尖或钝,下部的叶边缘有不规则钝齿或呈波浪形,上部的叶较小,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有腺点,揉之有一种特殊的香气。穗状花序腋生,分枝或不分枝。花小,绿色,两性或雌性,3-5朵簇生于上部叶腋;花被5裂,果时常闭合;雄蕊5;花柱不明显,柱头通常3,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完全包于花被内。种子横生或斜生,黑色或暗红色,平滑,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 地,北方各地常有栽培。 |
生态环境 | 生于旷野、路旁、河岸和溪边。 |
药用植物栽培 |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干燥气候,在高温高湿地方,药材质量较差,挥发油含量较低。对土壤要求以肥沃疏 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宜选向阳干燥地区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3月中旬将 地翻松耙平作畦,宽1~1.4m,每1hm2施堆肥或厩肥750~900kg作基肥。种子繁殖,春播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直播:按行距30cm在畦上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插入沟内,薄覆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约经10~15d即可发芽。苗齐后间苗1-2次。每窝留苗1~2株,保持株行距0.5m。育苗移栽:在苗床内 按行距10cm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播入,盖细土一层,灌水湿润。出苗后,待幼苗高至12~16cm时,即可移植,按株、行距各30-36cm开穴,每穴栽植1~2株,覆土镇压后,灌水。 田间管理 在幼苗生长期中宜勤除杂草,并须间苗1~2 次。定植成活后宜松土除草2~3次。施追肥1~2次,以人粪尿或硫酸铵为宜。 |
采收和储藏 | 8月下旬至9月下旬收割全草,摊放在通风 处,或捆束悬挂阴干,避免日晒及雨淋。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 全草黄绿色,茎上有柔毛。叶皱缩破碎,叶缘常具稀疏不整齐的钝锯齿;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可见散生油点;叶脉有毛。花着生于叶腋。胞果扁球形,外被一薄 层囊状而具腺毛的宿萼。种子黑色或暗红色,平滑,直径约0.7mm。具强烈而特殊的香气。味辣而微苦。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①上、下表皮均有囊状腺毛,头部单细胞,略呈矩圆形,长100-140μm,直径40-56μm,柄1-4细胞。②气孔甚密,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③非腺毛1-7个细胞,顶端细胞长而钝圆,壁薄多扭曲,基部细胞膨大,有纵向角质纹理。④叶肉组织中有草酸钙砂晶、簇晶及方晶。此外,偶见头部为2细胞,柄6-9细胞的腺毛,其基部细胞亦膨大呈锥状。 |
中药化学成分 | 含挥发油其中有:松香芹酮(pinocarvone),土荆芥酮(aritasone)[1]。叶含山柰酚-7-鼠李糖甙(kae-mpfrol-7-rhamnoside),土荆芥甙(ambroside)[2]。果含山柰酚3-鼠李糖- 4’-木糖甙(kaempferol 3-rhamnoside-4′-xyloside),山柰酚3-鼠李糖-7-木糖甙(kaempferol 3-rhamno-side-7-xyloside),山柰酚(kaempferol),驱蛔素(ascaridole),异鼠李素(isorhamnatin),槲皮素(quercetin)[3,4],4-O-去甲相思子黄酮-7-O-α-L-鼠李糖-3′-O-β-D-吡喃木糖甙(4-O-demethyl abrectorin 7-O-α-L-rhamnoside-3′-O-β-D-ylopyranoside)[5]。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除去杂质及根,切细。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土荆芥油为一种杀肠虫药(主成分驱蛔素,其效较油强2倍),对蛔虫先兴奋,后麻痹,最后产生不可逆性强直;对钩虫也有效,但略差;对阿米巴痢疾亦有效,可用于慢性或带虫者;对绦虫之效颇差。 土荆芥油在肠内易被吸收,吸收后一部分经肺排出,使呼气中有特殊臭气。本药有剧烈刺激性。土荆芥油对鸟型结核杆菌在体内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对真菌(如发癣菌)则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弱于麝香草酚而强于水杨酸)。土荆芥油中所含驱蛔素对蛔虫有先兴奋后麻痹的驱虫效果,对钩虫亦有驱除作用。 |
药理学 | 对肝肾也有毒性。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配红花:辛温散通;配桑枝:辛散温通;配苍术:燥湿健脾;配芜荑:杀虫 |
药性 | 辛;苦;性微温;大毒 |
归经 | 脾经 |
功效 | 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消肿 |
功效分类 | 驱虫药;祛风药 |
主治 | 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头虱;皮肤湿疹;疥癣;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鲜品15~24g,或入九、 散;或提取土荆芥油,成人常用量0.8~1.2ml,极量1.5ml,儿童每岁0.05ml。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
用药禁忌 | 。急救可用泻剂、兴奋剂。虚弱、营养不良者应慎用或减量。小儿较成人敏感。有肾、心及肝脏疾病或消化道溃疡者禁用。《福建民间草药》:凡患神经衰弱、心脏病、肾病及孕妇等忌服。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大剂量时引起恶心、呕吐,吸收后能麻痹肠肌而引起便秘,还能引起耳鸣、耳聋和视觉障碍。中毒剂量则产生昏迷、呼吸迟缓,偶发惊厥。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1.《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止痛,宜煎水洗,小儿麻痘脱靥后洗之,胜过蚬水。2.《岭南采药录》:能除风热,杀虫,健胃,止痛。煎水洗皮肤疥癞。3.《贵州民间方药集》:可驱肠中寄生虫。外用治蛇虫咬伤。4.《江西中药》:适用于钩虫病,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月经闭止,痛经。 |
考证 |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Herba Chenopodii Ambrosiodis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
科属分类 | 藜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