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carbuncle complicated by septicemia(TCM) |
拚音 | DINGCHUANGZOUHUANG(ZHONGYI) |
别名 | 西医:全身化脓性感染,或为头面部痈,蜂窝织炎,颅内化脓性感染。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医病证 |
西医病名定义 | |
中医释名 | 以原发病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周围扩散,并有寒战高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等全身症状的疔疮类疾病。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疔疮走黄是因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未能及时控制,或回挤压等,使邪毒走散入血,内攻脏腑所致。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多发生于疔疮的早、中期。尤以面部疔疮早期被挤压、碰撞、切开排脓,或滥用艾灸之后,容易发生。 2.原病灶处由红活高肿,忽变为陷黑无脓,肿势迅速向四周扩散,或见红丝走窜。 3.有明显的高热、头痛、烦躁口渴、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4.若毒入营血,可见胸腹斑疹隐隐;毒入于心则神志昏迷,入于肝则面赤痉厥;入于脾则腹胀腹泄;入于肺则胸痛咳喘;入于肾则尿少目暗,手足冷。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外周血自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血培养为阳性。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
中医治疗 | (一)辨证论治: 1.气营两燔证:寒战高热,头痛烦躁,汗出口渴,肢体发麻,便结溲黄,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而大。清热凉血解毒。白虎汤合情营汤。 2.毒入营血证:壮热个退,或身热夜甚,躁扰不宁,或神识昏蒙,或痉厥抽搐,或皮肤发斑,舌质红绛少苔,脉细数。清营凉血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3.热毒内闭证:面青唇焦,神识恍惚,四肢发厥,胸腹灼热,气喘,舌质红绛,苔黑有芒刺,脉沉伏。清热凉血、解毒开闭。紫雪丹合玉枢丹。 4.亡阴证:身热烦躁,汗出味咸而粘,四肢温,呼吸气粗,渴喜冷饮,口唇燥裂,舌质红苔干,脉细数无力。滋阴通脉、凉血解毒。清营汤。合生脉散、五味消毒饮。 (二)外治及其他治疗: 1.药制苍耳虫10~15条捣烂,外敷患处,外盖黄连膏,或疔疮二虫散(苍耳虫、青蒿虫、百草霜、冰片)外敷,以收束疔毒。 2.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3.可内服安宫牛黄丸、琥珀蜡矾丸、紫雪丹等中成药。 4.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静脉输注液体。必要时可用人工冬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时给退热剂。 5.其他见疔疮外治法。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疔疮走黄之名出自《疮疡经验全书·疔毒》,曰:"疔疮初生时,红软温和,忽然顶陷黑,谓之'癀走',此证危矣。"《外科正宗·疔疮论第十七》说:"凡见是疮,便加艾灸,殊不知头乃诸阳之首,……再加艾灸,火益其势,逼毒内攻,反为倒陷走黄之症作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