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
拚音 WEIXUEGUANBINGXINGRONGXUEXINGPINXUE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微血管尤其是小动脉的血管壁病变引起血栓形成,或腔内纤维素沉积引起部分阻塞,导致红细胞撕裂而发生的溶血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在动脉压的冲击下,红细胞被纤维素丝绊住而割裂,发生血管内溶血。有些破碎细胞则在脾脏或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破坏。不少疾病可伴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例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恶性高血压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皮质坏死、肾移植被排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其他部位的小动脉炎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坏死性肉芽肿、过敏性血管炎及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也可导致微血管病性溶血。此外,胎盘早期剥离,伴有休克败血症以及促凝性蛇毒中毒等也可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基础上,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临床表现除原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外,严重溶血骤然出现,可有血红蛋白尿,脾脏偶肿大。血液中出现各种形状的破碎红细胞为本病特征。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疾病。如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基础上发生的,肝素治疗可能有效。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撞击伤目
 动脉
 蝉花散(《扶寿精方》。)
 总护养法(三)
 荡鬼汤(《傅青主女科》卷上。)
 消炎药是什么
  2019医学职称考试题库
  免费试用>>
 
  85514人已试用
  客服咨询:13588130315
立即试用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