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concealed conduction
|
拚音 |
YINNIXINGCHUANDAO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循环系统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隐匿性传导是指冲动进入某一传导组织,又阻滞在该组织中,未能使心房或心室除极,但由于传导组织被隐匿性地除极影响了下一次激动的形成或传导并在心电图上的显现,故隐匿性传导的本质是传导阻滞,可能属递减传导范畴。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隐匿性传导可发生在心电图上正常传导表现的任何潜在的交接延迟区,如窦房连接处、房室结、束支、异位-心室或异位-心房交接处、房室副束等处,其中以房室交接处组织为最常发生的隐匿性传导部位。造成隐匿性传导的激动可来源于窦房结或各种异位节律点。
隐匿性传导可发生于各种心律失常中,不仅使其更为复杂,而且使规则的自律性被打乱、轻度的传导阻滞突然变成严重的传导阻滞、产生与不应期规律不符的室内差异性传导、持续的差异传导、超常传导,以及造成不典型文氏现象和并行心律等。因此辨别隐匿传导有助于分析复杂的心律失常。
隐匿性传导是继发于其他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现象。随着各种心律失常的消失而消失。房室传导阻滞伴有隐匿性传导可使阻滞程度加重,心室率异常缓慢,甚至心室停搏,引起心源性昏厥,这时适当加速或减慢心房率可改善传导使心室率增加。但如房室传导阻滞不伴有隐匿性传导,心房率的加速可加重传导阻滞,心室率更减慢。故判断有无隐匿性传导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心房颤动转为心房扑动时,隐匿性传导的机会减少,心室率大都增快。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由隐匿性传导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可体现为下列一种或多种基本形式:①传导延迟。②传导中断。③房室交接处起搏冲动延迟释放。④房室交接处起搏冲动释放加速。⑤引起传导易化或加速。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须针对原发心律失常和原发病。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