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infectious erythema
|
拚音 |
CHUANRANXINGHONGBAN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传染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是可能由病毒引起的红斑样皮肤损害。损害多仅见于面部,为略带水肿的大片红斑,对称分布于双面颊部,其次是眉间、前额与下颌部,鼻部不累及。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可能是由病毒引起。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多见于冬春季,具流行性。
|
地区 |
|
人群 |
患者大多为2-10岁儿童,在大流行时成年人亦可罹患。
|
强度与传播 |
多见于冬春季,具流行性。患者大多为2-10岁儿童,在大流行时成年人亦可罹患。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潜伏期约5-14d。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损害大多仅见于面部,为略带水肿的大片红斑,对称分布于双面颊部,其次是眉间、前额与下颌部,而鼻部则照例不累及。有时面下部边缘为一条颜色鲜明的红线,其内为一狭窄的正常皮肤带,再向内侧为颜色较淡而不均匀的大片红斑。少数病例,继面部损害出现之后2-4d,四肢可出现多环性、轮形或花纹样红斑,可从手蔓延至肩,或从足至臀,以屈侧最为鲜明。在气温低时红斑若隐若现,高时则很鲜明。仅偶有微痒和烧灼感,间有低热,白细胞早期略有升高,而淋巴细胞比例下降,晚期则嗜酸粒细胞比例上升。病程约为7-10d,愈后不留痕迹或暂留网状色素沉着。患病后似有免疫力,两次发疹者约占10%。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本病在诊断上应与丹毒、猩红热、接触性皮炎等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由于病程有自限性,主观症状轻微,一般不须治疗,必要时可外搽炉甘石洗剂等。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