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胰腺脓肿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常继发于胰瘅之后,邪毒蕴胰,气血败腐。以腹痛发热,上腹包块为主要表现的内脏
痈病类疾病。
发病原因:  
常发于重症胰瘅,湿热邪毒未获清利,积聚于胰,热壅血瘀,气血败坏,肉腐化脓,蕴酿成
痈而成。病性初期及成痈期以实证为主,迁延不愈,气阴耗损,邪毒未尽,呈正虚邪恋。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若误治、失治、并发症多,可现正虚邪实,则预后较差。
诊断要点:  
发病前2-3周常有重症胰瘅的病史。
高热不退,可有寒战,持续性上腹痛和左腰、背部牵扯痛,或有黄疸等症。
常于上腹部偏左侧触及一囊性包块,固定不移,表面光滑,有波动感,压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血、尿淀粉酶持续增高。
X线腹部检查:平片可显示胰腺部有液平面之脓腔影。钡餐造影可见十二指肠弯度扩大,胃
、十二批肠或横结肠受外界囊肿压迫而有移位和缺损。
B型超声波检查可确定包块为囊性。
疾病辨析:  
肾痈:以腰痛、脓尿为主要表现。X线摄片见腰大肌阴影,患侧横膈上升,活动受限,患侧
肾区密度增高,肾脏轮廓不清。
胰癌:呈进行性消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上腹压痛,或可触及质硬肿块,无波动
感。血清癌胚抗原阳性,B型超声波扫描、X线钡餐造影、CT等检查可资鉴别。
胃癌:无胰瘅病史,常有胃病史,以进行性胃脘痛,食少,消瘦,便血等为主要表现,X线
钡餐、胃镜及CT等检查可以确诊。
胆瘅:突起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常向右肩及背部放射,常有发热,黄疸,
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明显,可触及肿大之胆囊,X线腹部平片可见肿大之胆囊或结阴影,B
型超声波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的毛草现象,或有结石反射液。
治疗方法:  
中焦实热证
证候:左上腹持续疼痛拒按,可触及肿大包块,高热不退,口渴欲饮,恶心呕吐,大便秘
,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沉实或弦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苦寒通下。
主方:清胰汤
用法:
加减:常加银花蒲公英等;有黄疸者,去木香,加茵陈栀子黄柏
热盛酿脓证
证候:左上腹持续疼痛拒按,可触及有波动感的囊性包块,局部有灼热感,发热,口渴,舌
红,苔黄腻或腐,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排脓。
主方:大黄牡丹皮汤
用法:
加减:脓毒蕴结,加银花、黄芩、败草、紫花地丁、蒲公英、赤芍生地皂刺;舌红、
口渴,加麦冬玄参花粉
正虚邪恋证
证候:左上腹疼痛拒按,发热不退,或夜热早凉,五心烦热,食少,神疲,消瘦,自汗或盗
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主方:托里消毒散
用法:
加减:烦热、口渴,加麦冬、生地、花粉、玄参;舌红、苔黄腻,去白术桔梗,加黄连
藿香、栀子、茵陈;脓毒蕴结,加蒲公英、败酱草、黄连、丹皮
其他疗法:  
积极治疗胰瘅。
选用有关抗生素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单方验方:
★ 生黄芪6g,炒白芍金银花当归各4.5g,香附3g,皂刺、甘草各1g,生
1片,水煎服,每日1剂。
虾蟆皮,外敷;蓖麻子,捣烂外敷。
野菊花、蒲公英、败酱草各30g,煎汤内服,每日1剂。
评   介: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X线腹部检查及B型超声波检查正常。
好转:症状、体征好转,X线腹部检查及B型超声波检查有改善。
未愈:症状、体征、X线腹部检查及B型超声波检查等均无变化。
相关文章
 很有意思的一则医案
 异物入目
 风寒犯头证
 至宝丹(《嵩崖尊生》卷九)
 胃底癌,累及贲门及食管下段
 冰箱里的孩子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