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肾痈是因热毒壅滞于肾,使血败肉腐,形成痈脓。以高热、腰痛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痈病类 |
疾病。 | |
发病原因:
|
过食肥甘酒热,或寒温不适,或下阴不洁,均能酿湿生热,内蕴于肾。热盛则肉腐,血肉败 |
坏而成痈脓。其他如肾瘅、肾著、肾痨、石淋等失治或治不及时,复感热毒,亦可发展为肾 | |
痈。 | |
本病病情较重,若能积极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 |
诊断要点:
|
高热、寒战,腰痛,或有原发病的表现。 |
患侧腰部压痛及肌紧张明显,局部饱满。 | |
实验室检查: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一般有脓尿。 |
X线摄片见腰大肌阴影消失,患侧横膈上升,活动受限,患侧肾区密度增高,肾脏轮廓不清 | |
。 | |
膀胱镜检或见病侧输尿管有脓流出。 | |
疾病辨析:
|
肾瘅、肾著急性发作:尿频、尿急、尿痛明显,肾区疼痛、压痛、肿胀不如肾痈明显,X线 |
摄片或膀胱镜检可资鉴别。 | |
治疗方法:
|
湿热蕴肾证 |
证候:发热,口苦口粘,肾区疼痛,胸脘痞闷,呕恶,大便秘结,小便黄浊,或有尿频、尿 | |
急、尿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 | |
主方:仙方活命饮合八正散 | |
用法: | |
加减:热毒炽盛,加黄连、黄柏、黄芩。 | |
脓毒蕴肾证 | |
证候:高热、烦躁、口干思饮,面红目赤,肾区胀痛、灼热、拒按,尿浊,大便干结,舌质 | |
红,苔黄腻或腐,脉滑数。 | |
治法:排脓解毒。 | |
主方:大黄牡丹皮汤 | |
用法: | |
加减:可加败酱草、鱼腥草;热毒炽盛,加黄连、黄柏、黄芩。 | |
正虚邪恋证 | |
证候:低热不退,或夜热早凉,五心烦热,腰痛,食少,神疲,体瘦,自汗或盗汗,舌红, | |
少苔,脉细数无力。 | |
治法:养阴益气、清热解毒。 | |
主方:托里消毒散 | |
用法: | |
加减:烦热、口干,加麦冬、生地、白薇、地骨皮;自汗、盗汗,加五味子、麻黄根、浮小 | |
麦。 | |
其他疗法:
|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食物应清淡,忌食辛辣厚味,鼓励饮水。 |
配合西药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抗菌消炎。 | |
局部理疗、热敷,有大量脓液时行手术引流。 | |
体针疗法:肾俞、委中、局部俞穴或阿是穴,用泻法。 | |
单方验方: | |
★ 蛇霉60g,乌柏根9g,水煎,每日1剂。脓肿形成加皂角刺。 | |
★ 鲜薏苡仁根适量,捣汁,炖热服,每日3次。 | |
双黄连粉针剂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 |
评 介:
|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血象、尿液恢复正常1个月以上。 |
好转:症状、体征减轻,血象、尿液好转。 | |
未愈:症状、体征、血象、尿液无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