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注解伤寒论教程:15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
来源:15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诸不可汗、不可下,病证药方,前三阴三阳篇中,经注已具者,更不复出;其余无者,于此以后经注备见。(医统本作“于此已后,复注备见”)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寸关为阳,脉当浮盛,弱反在关,则里气不及;濡反在巅,则表气不逮。卫行脉外,浮为在上以候卫;微反在上,是阳气不足;荣行脉中,沉为在下以候荣;涩反在下,是无血也。阳微不能固外,腠理开疏,风因客之,故令汗出而躁烦;无血则阴虚,不与阳相顺接,故厥而且寒;阳微无津液,则不能作汗,若发汗则必亡阳而躁。经曰∶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者,筑筑然气动也。在右者,在脐之右也。《难经》曰∶肺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肺气不治,正气内虚,气动于脐之右也。发汗则动肺气,肺主气,开窍于鼻,气虚则不能卫血,血溢妄行,随气出于鼻为衄。亡津液,胃燥,则烦渴而心苦烦。肺恶寒,饮冷则伤肺,故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 。

《难经》曰∶肝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肝气不治,正气内虚,气动于脐之左也。肝为阴之主,发汗,汗不止,则亡阳外虚,故头眩、筋惕肉 。《针经》曰∶上虚则眩。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难经》曰∶心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心气不治,正气内虚,气动于脐之上也。心为阳,发汗亡阳,则愈损心气,肾乘心虚,欲上凌心,故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中国卫生人才网节苦疼,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难经》曰∶肾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肾气不治,正气内虚,动气发于脐之下也。肾者主水,发汗则无汗者,水不足也;心中大烦者,肾虚不能制心火也;骨节苦疼者,肾主骨也;目晕者,肾病则目KT KT 如无所见;恶寒者,肾主寒也;食则反吐,谷不得前者,肾水干也。
王冰曰∶病呕而吐,食久反出,是无水也。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赵本作“微”)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咽门者,胃之系。胃经不和,则咽内不利。发汗攻阳,血随发散而上,必吐血也。胃经不和而反攻表,则阳虚于外,故气欲绝,手足冷,欲蜷而不能自温。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赵本注∶“一云小便难,胞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动数之脉,为热在表;微弱之脉,为热在里。发汗亡津液,则热气愈甚,胃中干燥,故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根本虽有表里之异,逆治之后,热传之则一,是以病形相象也。
脉微(赵本作“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弦在上,则风伤气,风胜者,阳为之运动;微在下,则寒伤血,血伤者,里为之阴寒。外气拂郁为上实,里有阴寒为下虚。表热里寒,意欲得温,若反发汗,亡阳阴独,故寒栗不能自还。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 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肺寒气逆,咳者则剧;吐涎沫,亡津液,咽中必干,小便不利www.med126.com/hushi/;膈中阳气虚,心中饥而烦。一日一夜,气大会于肺,邪正相击, 时而发,形如寒疟,但寒无热,虚而寒栗。发汗攻阳,则阳气愈虚,阴寒愈甚,故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厥而脉紧,则少阴伤寒也,法当温里,而反发汗,则损少阴之气。少阴之脉,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肾为之本,肺为之标,本虚则标弱,故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瘥;剧者言乱、目眩者死,(赵本注∶“一云∶谵言目眩睛乱者死”)命将难全。
不可发汗而强发之,轻者因发汗重而难瘥;重者脱其阴阳之气,言乱目眩而死。《难经》曰∶脱阳者,见鬼,是此言乱也;脱阴者,目,是此目眩也。眩非玄而见玄,是近于盲也。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肺经虚冷,上虚不能治下者,咳而小便利,或失小便。上虚发汗,则阳气外亡。四肢者,诸阳之本,阳虚则不与阴相接,故四肢厥逆冷。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赵本无“中”字)懊 如饥;发汗则致 ,身强,难以屈伸;(赵本作“伸屈”)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伤寒当无汗、恶寒,今头痛、发热、微汗出,自呕,则伤寒之邪传而为热,欲行于里;若反下之,邪热乘虚流于胸中为虚烦,心懊 如饥;若发汗,则虚表,热归经络,热甚生风,故身强直而成 ;若熏之,则火热相合,消烁津液,故小便不利而发黄;肺恶火,灸则火热伤肺,必发咳嗽而唾脓。

相关文章
 生化汤
 伏暑
 为什么奶水会流入心脏?
 罗布麻叶
 金匮要略 疟 上课笔记
 橘红与橘皮之不同功效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